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
《决定》中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至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调整至55周岁、58周岁。
那延迟退休政策执行后,还可以选择提前退休吗?养老金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本文摘要
1、延迟退休改革完成后,还可以提前退休吗?
2、提前退休和延迟退休的养老金差距有多大?
3、延迟退休对企业劳动用工的影响
大家可以滑到感兴趣的地方查看哦~
01延迟退休改革完成后还可以提前退休吗?
按照文件规定,当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缴费也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时,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自愿选择,在一定的年龄范围之内选择退休年龄,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由个人自愿选择。
为了确保个人自愿选择的权益,文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采取任何方式强迫个人提前或延迟退休。
改革方案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
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那么,到2039年,15年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完成时,还可以弹性选择退休吗?
弹性自愿原则是延迟退休的机制,在15年的改革周期结束以后,自愿弹性的机制还是继续延续。当男职工退休年龄达到63岁,女职工分别达到55岁和58岁时,仍可以继续延续已经采取的自愿选择和弹性机制。
换句话说,女职工在55岁退休时,依然可以选择到58岁退休,也可以选择向前弹跳3年提前到52岁退休。男职工也可以在63岁的法定退休年龄达到时,选择向前提前3年60岁的时候退休,或者向后延伸3年到66岁退休。
有人问,早前规定的部分企业职工满足条件,可申请提前退休的规定还有效吗?
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部分特殊工种可以提前退休的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第八条规定:
国家规范完善特殊工种等提前退休政策。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以及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02职工选择提前或延迟退休养老金变化大吗?
养老金的领取金额跟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有关,当我们延长了退休年龄后:
一、 缴费年限延长
按照现在计发办法,每缴费延长1年,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可以增加1%。如果是延长5年,基础养老金的计发会增加5%。
二、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增加
增加以后,将来计发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同时,延长退休年龄以后,计发的除数也会变化,今后计发的个人养老金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总的来说,选择提早退休时,个人养老金不会打折。也就是说养老金水平,并不会因为职工选择早退休而降低,从而确保个人的养老权益。
03延迟退休对企业用工的影响
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执行,对于企业而言,这一制度的改变有什么是需要关注的?
一、员工法定退休年龄不再统一
随着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的实施,员工可以依法自主选择弹性退休年龄,员工法定退休年龄不再统一,这将导致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复杂性增强,企业需要根据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建议企业每年年初统计当年已达到或将要达到最低缴费年限且达到原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并初步确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需要通过延迟退休留用的职工,提前与该部分职工书面确认是否申请提前或同意延迟退休,以统筹确定当年的招聘计划、岗位与工作安排计划。
二、对劳动合同的影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即员工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其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终止。
因此,企业需要及时跟进员工是否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以便准确判断和决策。这要求企业在管理上建立相应的制度和信息系统。
企业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现有的合同条款,增加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员工的退休选择。例如,可以在合同中加入弹性退休条款,允许员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选择继续工作或按需续签合同。
最后,企业应定期评估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和适用性,及时更新合同条款,以适应政策变化和员工需求,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三、做好大龄职工工伤风险预案
由于延迟退休年龄,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大龄职工发生工伤的风险必然增加,尤其是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视同工伤的风险加大。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减少加班保证职工依法休息休假的权利,定期为职工安排健康体检尽早排查疾病隐患,做好相关工伤风险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