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大旱无收成,隔壁寡嫂送来一筐玉米:该还了

涧下说商业 2024-12-11 06:12:56

我叫柳川生,是湘西石门村的一个农民。说起1983年那场大旱,就像是在我心上划了一刀,虽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但那道伤疤依然清晰可见。

那年的天气邪乎得很,从春耕开始就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雨。我们石门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祖祖辈辈都过着看天吃饭的日子。往年这个时候,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稻田,空气里飘着稻谷的清香。可那年倒好,田里的禾苗蔫头耷脑的,就跟蔫了的韭菜一样,看得人心里直抽抽。

“老天爷啊,你就给咱下场雨吧!”我爹整天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一边踱一边抬头看天。可那天上的太阳跟个火球似的,烤得地里的庄稼直冒烟。我娘说,我爹这是“跟老天爷耍脾气”,可有啥用呢?这老天爷又不是我们请来的“脚夫”,哪会听我们这些泥腿子的话?

我媳妇小兰那时候刚怀上,整天吃不好睡不好,人都瘦得跟根竹竿似的。我心疼她,可又无能为力。每天早上,我都要去村里的祠堂里上上香,求祖宗保佑下场雨来。可到了晌午,太阳就跟烙铁一样烤着大地,把我那点小小的希望烤得一丝不剩。

村里人都说,这是五十年不遇的大旱,把我们这些庄稼人的心都晒干了。往年这个时候,村里的稻田里都是一片金黄,空气里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可今年呢?你瞧瞧那田里,龟裂的地缝能把你的脚趾头夹住。

我家隔壁住着个寡嫂,叫张月娥。她比我大四岁,长得那叫一个俊俏。要按我们这的话说,就是“水灵得能掐出水来”。她男人原本是隔壁杨柳村的能人,会木工,会泥瓦,手艺好得很。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三年前修房子的时候从房梁上摔下来,撒手人寰了。

张月娥没有改嫁,一个人带着个五岁的闺女过日子。她在村口开了个小卖部,卖些油盐酱醋茶,日子过得还算红火。我媳妇常说,这个张月娥啊,不光长得俊,心肠也好,经常接济村里的穷苦人。可我那时候觉得,这话里带着点酸溜溜的味道,就跟我们腌的萝卜咸菜似的。

那年八月十五,是个特别的日子。按往年,这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中秋,可今年,连个月饼都买不起。我记得那天晚上,天上飘着毛毛细雨,可这雨就跟挠痒痒似的,根本解不了旱。

我正躺在床上发愁,突然听见院子里有动静。我寻思着这么晚了,谁会来我家?莫不是贼?我赶紧拿起门后的扁担,蹑手蹑脚地往外看。

“川生,是我!”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我定睛一看,是张月娥!她撑着把破油纸伞,在雨里站着。那把伞年久失修,漏了好几个洞,雨水顺着伞骨往下滴,打湿了她的衣襟。

“嫂子,这么晚了,有啥事?”我赶紧放下扁担。

“我那还存了些玉米,给你们送来。”张月娥说着,把肩上的箩筐往下一放。借着昏暗的月光,我看见箩筐里满满当当的全是金黄的玉米。

那一刻,我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这。这咋好意思!”我结结巴巴地说。

“都是邻里,见外啥?”张月娥说着,就要往外走。

我媳妇这时候也出来了,非要写个借条。张月娥推辞不过,最后答应了。我媳妇颤颤巍巍地写下:“玉米五筐,今借明还。”

看着张月娥的背影消失在雨夜里,我心里暖暖的。那一夜,我梦见满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玉米,在风中摇曳,就像是在向我招手。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后来天气好转,地里有了收成,我媳妇也生下了个胖小子,我们给他取名叫小海,盼着他能像大海一样宽广。日子渐渐好起来了,我们家添了新家具,盖了新房子。可每次我想起那个雨夜,心里就暖得发烫。

张月娥的日子也不错,她闺女考上了师范学校,她的小卖部生意越做越大。虽然我们来往不如从前密切了,但逢年过节,她总要给我们送些东西来,我们也会回礼。

转眼就到了1993年,我儿子小海参加高考。这孩子争气,考上了省重点大学。全村都轰动了,毕竟我们石门村几十年都没出过大学生。我和媳妇忙着张罗学费,愁得睡不着觉。

就在这时候,张月娥来了。

她还是那样,背着个箩筐,不过这回筐里不是玉米,而是一个破旧的布包。

“川生,还记得这个不?”她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张发黄的纸条。

我定睛一看,是当年我媳妇写的那张借条!

“嫂子,你。你这是?”我心里咯噔一下。

“不是来要你还玉米的。”张月娥笑了,“我是来还一个承诺的。”

原来,她男人临终前留下遗言,要她多帮助有困难的邻里。这十年来,她一直记着这个承诺。

“你知道吗?当年我男人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上大学。”张月娥说着,眼圈红了,“现在小海考上了大学,就是最好的还债了。”

那天晚上,我和媳妇抱头痛哭。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感动。

小海临走那天,张月娥给他包了个布包,说是她闺女上学时用过的。我们都知道,那不是普通的布包,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期望。

现在,小海已经大学毕业,在城里找到了好工作。每次回来,他都要去张月娥家坐坐。有时候我在想,到底是那五筐玉米救了我们一家,还是人心里的那份善良温暖了我们?

这些年,我时常梦见那个雨夜,梦见那个朦胧的身影,撑着把漏雨的油纸伞,在雨中默默走远。那个背影,就像是我们村里最美的风景。

有人说,这世上最难还的债是人情债。可我觉得,这人情债还不还的,重要的不是那五筐玉米,而是心里的那份温暖。就像我们田里种的庄稼,你播下一粒种子,到头来收获的可能是满仓的粮食。

前些日子,我去城里看小海。路过一个玉米地的时候,我突然站住了。金黄的玉米在秋风中摇曳,就像是在向我招手。我摘了一个,掰开,金灿灿的玉米粒就像是记忆里的那个雨夜,温暖而明亮。

你说,这世间的恩情,要怎么才能还得清呢?

现在,我常常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有时候我在想,我们这些老人经历的事情,就像是这老槐树的年轮,一圈一圈,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而那五筐玉米的故事,就像是这年轮中最特别的一环,永远刻在我的心里,温暖着我的余生。

人们常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可有些恩情,比水还清澈,比泉还深远。就像是张月娥给我们的那五筐玉米,不仅养活了我们一家,还种出了一个大学生,这才是最好的报答吧?

夕阳西下,老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我望着天边的晚霞,想起了那个雨夜,想起了那个撑着油纸伞的身影。你说,这人世间的情分,是不是就像这晚霞一样,看似短暂,却永远留在记忆里,温暖着我们的心?

0 阅读:0
涧下说商业

涧下说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