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开始关注到小熊电器,是因为它每年第四季度的收入都比其他季度高很多。这跟其他小家电企业不一样,也跟我们默认的常识不一样:难道小家电这类消费品企业的销售收入,也存在季节性波动?
下图是从“同花顺iFinD”提取的2019——2023年Q3小熊电器每个季度的收入数据,其中黄色柱子表示每年第四季度的收入。以2022年为例:小熊电器2022Q4的收入为14.19亿元,远高于其他三个季度的9.77亿元、8.71亿元以及8.50亿元。那么,只有小熊电器这一家小家电企业,存在这种收入波动吗?
通过查看往年单季度的利润表,我们发现跟小熊电器规模接近的飞科电器并不存在四季度收入占比高的情况,但是九阳股份的收入集中在每年的第四季度。如下图所示,以2022年为例,Q4九阳股份的营业收入为32.52亿元,高于其他季度的23.29亿元、23.82亿元和22.15亿元。这像不像打工人年底被逼急了冲业绩的样子?
本着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基本原则,我从公司公告里查找小熊电器对收入集中在第四季度的解释。想必很多人已经猜到了,这跟每年的双十一促销有关。
2022年小熊电器线上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85.33%,而电商促销活动一般在下半年开展,如双十一和双十二,因此小熊电器每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金额大于其他季度。如下表所示,小熊电器线下经销占比仅为10.27%,且线下经销的毛利率只有25.82%,低于线上销售的毛利率37.87%。当然,线上销售销售费用率水平更高,随着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用户流量增长趋势放缓,以及抖音等新兴电商平台的分流,获客成本增加,小熊电器成本控制的难度也在增加。
虽然我们说的是小熊电器收入的季节性波动,但实际上我们是在聊小熊电器的销售渠道,以及公司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
今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明年才能公布,而今年的双十一和双十二都静悄悄的没啥动静,特别是最近公布的11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数据,叫人闻到了通货紧缩的味道。如下表所示,今年11月份只有衣着这个分类的价格是上涨的,其他品类中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下降0.6%,家用器具的价格环比下降1.1%。物价更低了,消费欲望被空空的钱袋扼杀了,在这样的环境下:①小熊电器还能靠产品提价来增加收入吗?
②小熊电器会不会通过价格战来抢占市场?
③降价促销的话,小熊电器能打得过别的企业吗?
小熊电器的商业模式本身存在一些软肋,可能会影响到公司接下来的业绩增长。第一点,公司的很多商品是非刚需小家电。京东官网上列出了小熊电器在售的主要商品,这里面电饭煲、电压力锅、烧水壶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其它的电器,如养生壶、咖啡机、面条机等产品,它们不是刚需。不是刚需意味着可买可不买,不买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基本生活。在目前消费紧缩的大背景之下,小熊电器这些非刚需产品的增长,可持续吗?如下表所示,2022年锅煲类收入只占总收入的24.40%,壶类占18.28%。
第二点,小熊电器的产品其他企业也能生产。刚才说到电饭煲、烧水壶等刚需类小家电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想到美的、九阳或者苏泊尔?众所周知,小家电业务也是美的集团的强项。2022年美的多个小家电的销售额排在行业前三。电热水壶、电压力锅的江湖小熊电器还没有站稳脚跟,但是美的集团早就遥遥领先了。小熊电器就像《天道》里面的格律诗,它跟乐圣这样的行业老大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所以,它像是在夹缝中寻找出路,靠更低的生产成本、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质量来抢占市场。至于小熊电器能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不好说了。
这就要说到小熊电器的第三个软肋,60个品类500多个产品,产品质量怎么保障?格律诗能够活下来,是因为它的音箱的质量确实做得好,低价不等于低质,格律诗音箱给顾客带来了超值体验。可是那个小熊打蛋器,几十块钱的东西用了几十次以后,它就坏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计划性报废。大家用的是哪个牌子的打蛋器,质量也是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