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与苏建:战场上的生死抉择与政治智慧

兜兜爱读书 2025-01-10 21:04:34

Hello,大家好,我是兜兜,开始阅读前点点“关注”,我会持续为大家分享有趣的奇葩故事,感谢支持!

成年人的战争,那可不是儿戏,特别是掺杂了政治因素的战争,更是复杂得让人头疼。战争年代,逃兵多得是,有的被将军一刀剁了,有的则溜之大吉。但你知道吗?汉朝大将卫青手下的苏建,却是个例外,他究竟是怎么逃过一劫的呢?

说起卫青,那可是匈奴的克星,多次出征讨伐匈奴,战功赫赫。有一年新春刚过,卫青又踏上了讨伐匈奴的征途。这次,苏建作为将军,也随军出征,却差点在这场战役中丢了性命。

卫青的部下是分别作战的,苏建和赵信合并了部队,率领着三千多人马,和匈奴大将单于硬碰硬。几千人对抗几万人,这仗怎么打?但苏建和赵信也是勇猛,前期竟然还占了上风。可惜,匈奴人多势众,很快,苏建和赵信的部队就伤亡大半。

赵信这家伙,本来就是个部落首领,后来投靠了汉朝。现在匈奴稍微一策反,他就带着剩下的八百来号骑兵,又投靠了匈奴。苏建呢?他一心忠于汉朝,即便部队全军覆没,也咬着牙、硬着头皮逃回了卫青的大本营。

苏建一个人灰头土脸地回来,议郎周霸一看,机会来了,赶紧劝卫青杀了苏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这周霸是怎么看卫青的呢?他觉得卫青这个大将军,掌握了兵权,却从来没杀过自己的部将,心太软了,没有立下自己的权威。

周霸这么想,其实也不奇怪。在战场上,将军的权威可是至关重要的。但卫青呢?他可不是这么想的。长史安听了周霸的话,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苏建这次带着几千人,抵挡了匈奴几万人,军部伤亡巨大。但他没有二心,还是回到了大营,理应不当斩之。如果斩杀了苏建,那就相当于告诉以后的将领,打了败仗可不要再回来了,是要杀头的。这样一来,谁还敢为汉朝卖命呢?”

长史安的话,说得在理。卫青听了,也点了点头,然后发话了:“我以皇上近亲的身份统率了大军,不怕没有权威。但周霸劝我杀了苏建以立军威,这实在是不符合作为一个下臣该做的事。作为大臣,地位尊贵,又深得皇上喜爱,我更应该谨慎行事。所以,这个事情,还是让皇帝自己来处理吧。”

说完,卫青就把苏建囚禁起来,送去汉武帝那里处置。这一招,可是高明得很。为什么呢?因为卫青知道,这个事儿,他自己处理不好,万一处理不当,就可能惹来麻烦。而送给汉武帝处理,那就不一样了。汉武帝是皇帝,他怎么处理,都是天经地义的。

那么,苏建后来的命运怎么样呢?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一个逃兵是送不到皇帝那里的,直接就被杀了。但卫青这么做,却看出了他的为人和手段的高明之处。他既没有直接杀了苏建,也没有放任不管,而是把问题抛给了汉武帝,让汉武帝来做决定。

这样一来,卫青既保持了自己的权威,又没有得罪苏建和其他的将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儿是汉武帝处理的,不是卫青处理的。所以,大家对卫青还是敬重的。而苏建呢?他虽然是个逃兵,但因为卫青的处理方式,他也得以保全性命。后来,汉武帝念在苏建往日的功劳上,也没有杀他,只是贬为庶人。

这个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里面蕴含了深深的政治智慧。在战场上,生死抉择往往就在一瞬间。而在政治上,说错一句话,可能就处于危险之地,随即断送了前途和性命。卫青能够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游刃有余,既保持了自己的权威,又没有得罪人,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所以说啊,卫青不仅是个勇猛的将领,更是个有政治智慧的人。他的这种做法,不仅保全了苏建的性命,也让自己在将领们心中树立了更高的威信。以后啊,大家更愿意跟着这样的将军打仗,因为跟着他,有安全感,有前途。

而苏建呢?他虽然经历了这场生死劫难,但也因此看清了卫青的为人。他知道,卫青是个有情有义、有智慧的人。以后啊,他更要忠心耿耿地为汉朝卖命,为卫青效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报答卫青的救命之恩啊。

总的来说呢,这个事情虽然看起来是个小插曲,但其实里面蕴含了深深的政治智慧和人情世故。它告诉我们啊,在战场上和政治上,不仅要勇猛善战,更要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复杂局面。只有这样啊,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立足和发展。

看完文章的您有何感想呢?

快到评论区来分享吧!

期待在评论区看到您的精彩留言!

0 阅读:7
兜兜爱读书

兜兜爱读书

95后理工男,热爱读书,喜欢分享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