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计划购买导弹、美乌矿产协议取得新进展,以及俄乌战场上激烈的交锋,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让我们深入其中,探寻这些事件背后的复杂脉络与深远影响。

泽连斯基求购导弹,美乌关系出现波折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乌克兰媒体透露,乌克兰计划以150亿美元的价格从美国购买十套爱国者防空系统,并且表示其欧洲朋友可能会参与其中,为这笔交易提供资金支持。

回顾去年泽连斯基对爱国者防空系统的需求,当时他希望获得25套,如今再求购十套,数量仅相当于去年需求的40%。即便如此,考虑到当前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之间的关系,乌克兰想要顺利获得这十套爱国者防空系统,面临着诸多难题。
从美国方面来看,其完全有拒绝出售的可能。特朗普曾表示,泽连斯基领导下的乌克兰向比自身强大20倍的国家发动攻击行动,却要求美国提供导弹,这一行为缺乏合理性。
再者,特朗普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与言论,使得如今大张旗鼓地向乌克兰出售武器,与他此前的表态相悖。此外,这笔150亿美元的资金来源尚不明确,究竟是通过众筹集资,还是多国联合出资,目前仍是未知数。
然而,在美乌矿产协议取得新进展的背景下,这一情况似乎又出现了变数。4月18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尤利娅・斯维里登科证实,美乌双方已就乌克兰矿产开采协议签署了意向备忘录,迈出了达成协议的第一步。
接下来,协议文本将进一步确定,随后交由两国议会批准。需要注意的是,意向备忘录并非正式协议,它仅仅是签署双方做出的一种承诺。

在此期间,泽连斯基向特朗普喊话,希望其能够访问乌克兰。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并非单纯的邀请,而是泽连斯基对美国表达的一种不满,其核心诉求仍是希望美国能够在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上回心转意。
一直以来,乌克兰在停火问题上始终坚持,在未获得安全保障之前,绝不停火,并且极力希望将美国纳入到安全保障体系当中。为此,泽连斯基在安全保障问题上做出了一定让步,他同意国际维和部队进驻乌克兰,但前提是美国必须参与其中。
在细节方面,泽连斯基提出,若美国能够保护乌克兰领空,为其提供防空系统,那么美国只需出动空中力量,无需派遣地面部队。这一系列让步,充分显示出泽连斯基已经意识到美国无意向乌克兰提供更多支持的现实。
泽连斯基抛出多种折中方案,一方面是为了吸引美方的关注,另一方面则试图试探美国的底线,以促使美方做出回应。

毕竟,从当前形势来看,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军事层面,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泽连斯基领导下的乌克兰将难以与俄罗斯继续抗衡。同时,失去欧洲方面的支持,乌克兰不仅在政治成果上会付诸东流,在军事上也无法实现与俄罗斯的停火。
因此,在美乌矿产协议上,乌克兰不得不做出妥协,但同时也在为欧洲盟友争取利益,力求在维护与美国关系的同时,为欧洲创造参与的机会。

美乌欧三边互动,矿产协议藏玄机
就在美乌达成意向备忘录的前两天,美国、乌克兰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的代表在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了会谈。在此次会谈中,马克龙与美国国务卿卢比奥还进行了单独沟通。
会谈结束后,马克龙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乌欧在法磋商乌克兰问题取得了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成果。法国外交部长巴罗也激动地表示,这是美国、乌克兰、欧洲首次坐在同一张桌前磋商乌克兰问题。
根据已公布的意向备忘录文本,其中几个核心要点值得关注。首先,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其次,美乌双方承认乌克兰自愿放弃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库。
第三,美国尊重乌克兰加入欧盟后在与国际金融机构及其他官方债权人达成协议时所承担的相关义务。通过这些条款,欧洲人获得了在美国保障下收回对乌克兰前期投入的权利。

尽管有消息宣称美乌矿产协议与之前版本基本相同,但实际上,迫于现阶段的各种压力,特朗普已经对乌克兰和欧洲做出了让步。对于欧洲,特朗普不再将其排除在瓜分乌克兰的利益之外,承认了乌克兰对这些债权人的还款义务。
而对于乌克兰,特朗普也降低了泽连斯基的还款金额。特朗普曾表示,乌克兰从美国获得的援助款高达3500亿美元,后又增加到5000亿,但泽连斯基坚决否认,称最多仅为1000亿,且强调拜登此前承诺的是无偿援助。
特朗普随后将还款金额降至3000亿,如今又进一步减少到10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与泽连斯基的心理预期基本相符。
结束巴黎之行后,卢比奥向乌克兰和欧洲发出了最后通牒。他表示,虽然过去三年美国一直在给予乌克兰军事援助,但美国并非这场冲突的挑起者,这不是美国的战争,因此美国不会一直持续推动俄乌和谈。
若未来某一天能够达成共识,美国会加入;若不可行,美国还有其他优先事项需要关注。这表明,美国在矿产协议上做出让步后,试图安抚欧洲,让其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并暗示乌克兰签署所谓的“卖国协议”,以便美国从中斡旋。

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一向独特,他通常会先对对手施加高压,观察对方的反应。若对方不反抗,他便能获得超预期的收益;若对方反抗,他则会适当做出让步,而后伺机报复。
在这份美乌矿产协议中,尽管表面上美国做出了一些让步,但在核心问题上,美国仍然能够通过协议条款继续拿捏欧洲和乌克兰。

俄乌战场激战正酣,局势走向扑朔迷离
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局势依旧紧张激烈。在捷尔任斯克西南方向,双方围绕H20防线的争夺愈发白热化。
俄第68坦克团与南下的乌第93机械化旅正面交锋,经过48小时的激战,4月17日凌晨,俄军成功突破了乌军沿公路构筑的临时防线,并继续向北推进了约1公里。截至20日,俄军已控制了苏哈巴尔卡至H20公路线上的两处关键节点。

与此同时,攻入瓦伦蒂尼夫卡的俄军将乌军赶入苏哈巴尔卡后展开追击,顺利拿下该据点的大部分区域。目前,虽然双方仍在村内进行巷战,但进出该村的通道已被俄火炮和无人机封锁。
借助这波攻势,进攻东线西侧的俄军也收复了这段H20补给线,并且有继续向西挤压乌军防线的趋势。按照当前的推进速度,乌军事观察员预计,不出一个月,俄军便能够形成对康斯坦丁诺夫卡的进攻态势。
在扎波罗热方向,4月18日,根据美国战争研究所情报,俄军在库班正面西起斯捷波韦、谢尔巴基东至小托克马奇卡一线,发动了大规模装甲突进,这是近一个月来俄军在该地区发动的第二次成规模的装甲进攻。
俄军在此次进攻中采用了独特的战术,他们没有出动大量坦克,而是主要依靠装甲车将步兵快速运送到前线,然后在战车掩护下组成30人左右的战斗小组分散冲锋。

乌克兰方面称,在俄军四十余辆战车、三辆坦克发起进攻时,其无人机已侦察到相关情况,并出动大量无人机辅助火炮予以还击。经过6个小时的激战,乌军宣称共摧毁俄军坦克三辆,装甲车29辆,击毙击伤俄士兵140余人,成功瓦解了俄军这波推进。
然而,俄军方面表示,此轮推进不仅给乌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在多个战线均取得了战果,特别是在库班东南方向,已将战线推进到小托克马奇卡村域,突击队也已攻入村内。
小托克马奇卡对于库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T0815公路不仅横穿小托克马奇卡,还直接通向库班。一旦俄军拿下这个据点,库班方向将失去防御纵深,结合谢尔巴基方向的进攻,很容易对库班形成钳形攻势。而库班又是乌军扎布罗热防线重要的防御支点,乌克兰方面势必不会轻易放弃。
因此,俄军对小托克马奇卡的进攻,极有可能逼迫乌军调动其他方面的部队增援,从而为俄军在其他战线创造进攻机会。
目前,红军村方向的局势尚不明朗,自五大企业至利西夫卡,长达70公里的接触线均有战斗发生,尽管战线变化不大,但战斗烈度极高,这也导致在某些局部区域,双方的战报存在差异。

例如,对于科特林控制权的描述,乌克兰方面称已完全控制该地区,俄军仅剩下东部工业区的一小部分,且增援部队已被乌军切断;但俄方及美国战争研究所的情报显示,俄军仍控制着科特林,乌军曾派出一支分队向科特林西部发起进攻,但被俄军击退。
与此同时,俄军沿T0406还向红军村西南方向推进了约2公里。对于皮什切内,乌军称已在村东北方向站稳脚跟,在舍普琴科西北方向取得了突破;而俄军则表示已击退乌军的反攻,并将乌军残部赶出了上述两据点。
对比美国战争研究所提供的情报以及第三方提供的战线动态,俄军的说法似乎更为准确。
此外,在美乌矿产协议谈判取得进展的同时,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谈判却并未取得明显成果。4月19日,美国务院表示,美国从基辅方面预计在本周签署的矿产协议与乌克兰的和解进程无关。

4月17日,特朗普表示正在等待俄罗斯方面的答复,认为双方正在接近停火;但一天后,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便对此泼了冷水,他表示,鉴于基辅未能遵守暂停打击能源设施的协议,现阶段在乌克兰实现停火并不现实。
实际上,俄罗斯不停火的主要原因是其停火条件尚未得到满足。对于特朗普威胁将要退出俄乌和谈不再斡旋的举动,4月18日,梅德韦杰夫发文称,美国官员表示一旦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毫无进展,美国将撒手不管,这是明智的选择,建议欧洲也效仿,如此俄罗斯便能更快地解决问题。
同一天,根据乌克兰最高拉达公布的信息,泽连斯基已签署法令,将乌克兰战时状态和总动员令从2025年5月9日延长90天至8月6日,这意味着不会出现所谓的复活节停火,更不会有延长30天的停火协议。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在持续演进,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将持续关注这一地区的动态,见证历史的发展。
文章来源:烁一不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