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这张图,知道这是哪里吗?没错,这就是也门。如今,中东大和解已然化解了诸多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各国得以携手发展经济。然而,在也门这个国家内部,局势却如同三国演义般错综复杂。

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聊也门为何如此混乱,其经济结构又是怎样的,还有胡塞武装在拦截行动中的一些令人疑惑的现象背后的原因。
并且,在北京召开的阿盟合作会议意义重大,它将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亚洲国家与欧洲之间的通运贸易,以及整个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和平与发展进程。

也门:混乱的内部格局
也门,看似一个普通的国家,内部却被不同势力划分得支离破碎。绿色部分代表的是胡塞武装,他们控制着相当多的人口,大约在2000-2200万左右,是三方势力中人口最多的。

红色部分是也门政府控制区域,这个政府是得到中国以及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也门政府虽然控制区域面积相对较小,人口不到1000万,但掌握着大量的国际援助以及重要的油田。
黄色部分则是南方过渡委员会,它由南方五省分离出来,其领导人是也门政府现在的副总统,目前已与也门政府达成合作意向,组建了过渡委员会。该部分大约控制着500万人口,背后有阿联酋作为金主,掌握着相当多的资源。
在也门,还有一股势力不可忽视,那就是白色部分所代表的极端宗教势力,他们企图恢复宗教形式的统治,不过势力相对较弱,却十分顽固。
蓝色部分是哈拉德毛部落联盟,倾向于支持政府。总体来看,也门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势,三方各有优势,这也是也门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三国时期,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地盘、人口和资源,相互制衡,使得局势异常复杂。

也门的经济结构:石油大国的困境
也门,本是一个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按常理来说,依靠石油出口应该能让国家富裕起来。但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也门的人均GDP仅为617美元,在世界排名中落到了倒数第三,只比索马里和苏丹略好一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也门有三个相对较大的油田区。马里卜是也门最大的石油区,截至2024年3月份最新更新的地图显示,这里仍归也门政府控制。

胡塞武装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便是收取这里石油开采出来向外运输的管道费以及码头输入的管道费。这有点类似于乌克兰与俄罗斯打仗时,俄罗斯向欧洲输送能源走乌克兰的管道,仍需向乌克兰交钱的情况。
第二大产区是哈德拉毛省,这片区域非常大,采出的石油都通过南部的港口阿尔木卡拉出海。第三大石油产区沙布瓦,面积更大一些,但石油产量对比前两者稍少。

南方过渡委员会原本想独立,如今却与也门政府有了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石油经济上的往来。这也充分说明了,不管各方有多大分歧,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往往能促使各方走向融合。
但长期的内乱,使得也门的石油产业发展受到极大阻碍,无法充分发挥其带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胡塞武装的拦截行动与各方利益诉求
在也门的局势中,胡塞武装的一些行动引发了诸多关注。例如,在与英美等国的拦截过程中,胡塞武装并不在亚丁湾最要紧的地方进行拦截。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到,那些区域并不归胡塞武装控制。亚丁湾的通行航道非常窄,只有两公里左右,如果胡塞武装控制了这里,货轮通行将面临巨大威胁,甚至用步枪都能对其造成影响。但目前,还是有很多货轮能够顺利通行。
从国际形势来看,沙特、阿联酋、也门政府,以及英美和东方大国等,核心利益都是希望也门地区能够和平稳定,并不希望也门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24年5月,胡塞武装释放了112名被其扣押的政府人员,这是在积极向中国示好,也为也门的和平进程释放了积极信号。

也门和解的关键:联合政府的成立
也门最终能否实现和解,联合政府的成立至关重要。但这里面临一个关键问题,联合政府的决策机制到底是按照人多投票说了算,还是以掌握更多资源和资金的一方意见为主?

在满足掌握权力更高人的利益的情况下,也门才更有可能实现和解。就如同在一个公司中,股东们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才能让公司顺利运营,也门的和平进程亦是如此。
在北京召开的阿盟合作会议,对于也门来说是一个重要契机。各方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充分沟通协商,解决分歧,为联合政府的成立创造有利条件。
也门的和平,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也对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以及中国和亚洲国家与欧洲之间的通运贸易有着深远影响。我们期待也门能够早日走出战乱,实现和平与发展,在中东大和解的浪潮中,迎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文章来源: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