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9.9的纪录片丨那些正在失传的“手尖上的中国”,再也见不到了

美术报 2020-12-11 15:21:39

很多东西消失了,再也不见!

很多人依稀还记得: 过去,小朋友身上穿的是家里人精心编的毛衣,花色图案都丰富好看,更有一份关爱织在其中;每逢过年过节,爷爷奶奶也会做各种各样的面点,栩栩如生的小兔子,活灵活现的小金鱼……让人看了都不忍心吃下肚。

现在,这些都不需要了。

需求量小,制作繁琐、不赚钱……任何一个理由都可以成为压死一门古老手艺的稻草。

从一个村子,到一个镇子,随着那些年迈手艺人的离去,一门手艺从这个地方暗淡湮灭,走向消亡,而这样的地方却在越来越多。

胡深泥塑

一部 火爆B站的 纪录片《寻找手艺》 正是拍摄了这些手艺人,让人不禁赞叹劳动人民无穷智慧的同时,也为众多手艺面临失传的现状感到无尽的惋惜。

这部纪录片目前总共出了3季。

导演张景

在2017年为了拍摄第一季,导演张静卖掉了家里的一套房子,与3名同伴一起走上了寻找之旅。他们从北京出发,先后去往了甘肃、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山东等地,足足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为观众带来了一部手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于2019年播出,第三季在2020年播出。 每一季都取得9.9的高分,口碑炸裂。

总有人认为手艺人是工匠,似乎与艺术家有着云泥之分。

但实际上众多手艺,都承载着人类文明与先人智慧,经过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性,让人叹为观止。

信仰

更难为可贵的是众多手艺人保持着纯粹。 在西藏,锻铜大师土旦次仁带领徒弟们一起制作佛像。虽然他年纪轻轻,却几乎可以代表业内的最高水准。

通过画稿、制模,锻压等工序,一块铜片成为了一尊佛像。在锻铜师稀缺的情况下,原本技艺高超的土旦次仁更是订单不断。

可他却并不富有, 因为他经常制作佛像捐赠给寺庙,土旦次仁说:有钱的时候就捐金子、捐佛像,没钱的时候就免费给寺庙制作,不要手工费。”

手艺对于来他说并不是敛财的工具,他只为自己心中的信仰, 而这正是他作为手艺人的匠心。

吐尔逊江·祖农抱怨陶器价格被人们抬高,销量反而减少。他不在乎赚钱多少,只想在活着时,多留点陶器给世人。

朱宣堂是方圆几十公里唯一的制秤人,他做的秤误差在千分之六以内。他不担心秤能卖多少钱,只是担心自己不做秤,那就就更没人用秤了。

正如片中所说:森林里的一棵树,不需知道自己是一棵树,但是没有他们,森林将不复存在。

这些手艺人们正是一棵棵树木。

绝响

在新疆,老人胡大拜尔地看似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牧羊人。实际上,他却精通多种乐器,热瓦普、都塔尔等很多人都叫不上名字的当地乐器,他都可以操纵自如。当老人在漆黑的夜晚,坐在火前弹唱时,仿佛这是穿越了千年时光的古老吟唱,在这片茫茫戈壁滩上回响。

而他还有一个拿手绝活,那就是制作巴拉曼。所谓巴拉曼,是当地一种乐器,其实制作方法远比想象的要简单,原料仅为芦苇。 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制作时需要手艺人边调试边制作,也就是只有先会吹该乐器才懂得制作,可是显然大部分的年轻人对于这不时髦的小玩意并不感兴趣。

老人胡大拜尔的儿子始终没有学会巴拉曼,吹不成曲调,更无法制作。目睹此现状,让人唏嘘,也许再过10年、20年,这如风低吟的巴拉曼之曲会在这茫茫 戈壁上成为绝响。

而这一天远比想象的到来的要快。在该纪录片导演再次来到这片戈壁时,胡大拜尔地已经因车祸而去世。

在这里,再也没有一个人会吹响巴拉曼。

80多岁的坎温一生都在做傣族油纸伞,所有的步骤仿佛都已经成为了肌肉记忆,仅仅是凭感觉,就可以做到刚刚好”。

可是唯有一点——岁月不饶人,年事已高的坎温老人也开始渐渐觉得力不从心。 在用线固定伞骨架的时候,他一次又一次失手,第一次线断的时候,他惊讶地发出咦”的声音,看起来自己也并未想到。

可是接下来他串了一次,断了一次,再串一次,又断一次,坎温老人的眼神怔愣,样子实在令人心疼。直到第8次终于成功。

在坎温老人的村落,原本有四位老人在做油纸伞,而在次纪录片拍摄时,却只剩下他一人。

而在几年前,坎温老人也离开了, 再也看不到他坐在墙角忙碌的身影,而这个村落也再无做油纸伞的手艺人。

一项项古老手艺成为了绝响,多么令人痛惜!

也许有一天,当一门门手艺面临失传,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纪录片里看到它们,而那时的手艺也丧失了最珍贵的温度。

共鸣

三个人的草台班子”,二手摄像设备,没有脚本走哪拍哪,导演自己配音,画面土得掉渣”,曾经被多家电视台拒播……

导演张景说,他本以为片子能够让一些和他有过类似经历的差不多年龄的人们所认同,没想到最喜欢的竟然是年轻人。

看这部片子,一定要看两遍,第一遍看作品本身,第二遍看弹幕,因为弹幕太多,因为弹幕一样动人。

也许它曾被一些专业人士”弃如敝屣,但在B站,这部非主流”的片子遇到了非主流”的90后,不套路遇到反套路,《寻找手艺》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得到了最好的反馈。

影片得到了B站网友的温暖回应

因为片中有他们的童年记忆,有爷爷奶奶做过的手艺。有质朴的人,真诚的交往,接地气的日常。有平凡生活的智慧,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人性的温暖,也有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精气神。

消亡不可避免,只是希望可以慢一点,再慢一点。

编丨ZYJ

来源丨综合整理自名利场艺术公号、中国手艺网、纪录片《寻找手艺》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