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市场迎来了一场令人瞩目的暴涨行情。10 月 8 日,A股开盘直接“涨停”,沪指涨超 10%,创指涨超 18%。虽然早盘两市一度回落,但午前重返升势,午后维持高位震荡,尾盘涨幅略有扩大。
最终,上证综指涨 4.59%,报 3489.78 点;科创 50 指数涨 17.38%,报 1023.97 点;深证成指涨 9.17%,报 11495.1 点;创业板指涨 17.25%,报 2550.28 点。
两市及北交所共 5024 只股票上涨,291 只股票下跌,平盘有 34 只股票。沪深两市成交总额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34519 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增 8588 亿元。
回顾历史,在 2015 年牛市之前,全国房地产库存积压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央行在 2014 年下半年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楼市和释放流动性的举措。
例如 2014 年 9 月 30 号,银监会联系多部门,住房信贷宽松大幕徐徐拉开,认房不认贷政策出炉,释放出大量的购买人群。随后央行不断降准降息,楼市逐渐回暖。
到了 2015 年下半年,随着股市资金的流出,大量资金疯狂涌入楼市。深圳、上海等一线城市率先领涨,随后厦门、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也遍地开花。
2016 年,北京和环京地区也迎来了房价的暴涨。不过,在房价快速上涨的过程中,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比如上海在 2016 年 3 月 30 日新政紧急出台,宣布购房资格“二改五”,使得大部分购房者顿失楼市入场券,这一波楼市才逐渐偃旗息鼓。
那么,此次股市暴涨后,楼市能否回暖呢?有以下几个观点值得探讨:
观点一:政策支持是关键。当前房地产市场也迎来了诸多利好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可能会降低购房门槛,刺激购房需求的释放,从而为楼市回暖创造条件。
观点二:资金流向的影响。股市暴涨可能会使一部分投资者将资金从股市转移到楼市,增加对房地产的投资,进而带动楼市回暖。
观点三:市场信心的提升。股市繁荣会提升整个市场的信心,使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更乐观,这也有利于楼市的回暖。
观点四:楼市自身状况的限制。尽管政策利好,但房地产市场仍面临库存压力大、调控政策严格等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阻碍楼市的快速回暖。
观点五: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楼市的回暖还需依赖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如果经济增长乏力,楼市回暖也可能面临挑战。
国庆期间,多地爆出新闻,因为股市暴涨的情绪,部分业主认为股票暴涨之后,楼市一定会回暖,部分业主连夜涨价。
尽管出现了部分居民上调二手房挂牌价的现象,但楼市能否真正回暖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这些上调挂牌价的行为或许只是部分业主的个体行为,并不能代表整个市场的趋势。
在南京,尽管要求调涨房价的二手房增多,但降价的房源依然不少,国庆期间降价挂牌的房源数量每日维持在 700 套至 900 套之间,最多的一天 10 月 6 日有 1007 套二手房源调降价格。
另一方面,楼市的回暖还受到整体经济形势、政策的持续力度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房地产市场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库存压力,且调控政策依然在发挥着作用,“房住不炒”的定位没有改变。
综上所述,股市暴涨为楼市回暖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楼市能否真正回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不能简单地认为股市暴涨就一定会带来楼市的持续回暖,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更好地判断楼市的未来走势。
个人观点:从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价值观以及市场环境来看,楼市已经不具备投资价值。当代年轻人,尤其是 00 后,消费观愈发理性和多元。他们不再盲目跟风,更注重消费带来的实际体验和自我满足感。在他们看来,把大量资金投入到楼市中,可能意味着牺牲当下的生活品质,这与他们追求的“精致省”“悦己”消费观念背道而驰。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提升自己、旅游、购买电子产品等能够立即带来快乐的事情上。
用户10xxx85
打回原形了还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