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因任期届满即将离任,并于12月9日在驻法使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离任招待会。此次活动吸引了超过500名旅法各界代表参与,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在即将告别法国之际,卢沙野大使对中法关系进行了深入评价,并为未来双方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的独家专访时,卢沙野大使表示,中法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两种独立自主的内涵却各有不同。
中国在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同时,始终尊重他国的独立与主权,这体现了中国在独立自主与尊重他人之间的平衡。
相比之下,法国及西方国家由于近代史上的领先地位,往往习惯于以一种俯视的姿态看待其他国家。卢沙野大使强调,发掘中法两国从个人到国家层面的共同点,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文化工作,这是政治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回顾过去五年,卢沙野大使自2019年起担任驻法国大使以来,见证了中国的崛起与西方国家的态度转变。中国的强大使得西方国家再也无法以俯视的心态来审视中国,这是一个需要双方共同适应的过程,直到新的国际平衡得以形成。
卢沙野大使呼吁法国及欧洲国家应摒弃一厢情愿的单边心态,以更加务实和现实的态度与中国打交道。
在中法贸易纷争的背景下,卢沙野大使指出,法国方面需要审视自身的心态,根据中法经济的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对话方式。
作为一位拥有25年非洲外交经历的外交官,卢沙野大使对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殖民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曾就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和中国驻加拿大大使,这些经历使他更加敏锐地洞察到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去年4月,卢沙野大使在乌克兰危机中针对立陶宛等国的指责进行了有力回击,指出了苏联解体期间相关国家独立存在的法律程序问题。这一言论不仅引发了立陶宛等国的强烈反应,也客观上提升了波罗的海国家对中国的警惕。
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卢沙野大使的敏锐洞察力和坚定立场,也为中国在未来参与东欧政治变革提供了有力的筹码。
今年3月,卢沙野大使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坦言,当前的中国已经难以再继续实施外交上的韬光养晦策略。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无法忽视的存在。卢沙野大使指出,中国此前实施的韬光养晦策略是符合当时国力状态和国家利益需求的。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这一策略已经失去了继续实施的空间。相较于西方阵营的其他国家,法国在中国外交中拥有更大的发声空间。
作为欧洲大陆的重要国家,法国不仅是欧洲文化、技术和思想的发源地之一,还在欧洲近代的思想解放和革命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法国拿破仑时期对美国国家体系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如今法国也是北约框架内政治和军事主权最完整的欧洲国家之一。
在多极化时局中,中法两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协同关系。卢沙野大使认为,从文明的角度来看,西方体系的扩张既有其物质研究层面的优势,也存在扩张过度和被物质裹挟的弊端。
因此,中国同法国的交往可以成为中西方之间了解对话的典范,促进双方在不同文明背景下的相互理解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