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苏联的第四代领导人,苏联在勃列日涅夫的手中走向了巅峰,也在勃列日涅夫的手中走向了衰亡,某种程度上而言他就是苏联的掘墓人。如同赫鲁晓夫一样,勃列日涅夫实际上也是通过政变上台的,那么勃列日涅夫的政变过程又是如何?在那之前他又经历了些什么呢?
转危为安勃列日涅夫是在1952年正式进入了苏联的权力中央,当时是苏共十九大会议上,斯大林提出了一个相当庞大的主席团名单。其中有一部分“新鲜血液”,这里面就包括勃列日涅夫。当时斯大林对勃列日涅夫的评价很高:“多么魁梧英俊的一个乌克兰棒小伙啊!”
但是斯大林的这些“新鲜血液”,在他去世之后却大多都没有保住,斯大林扩大到36人的主席团被缩减到了14人,中央书记处也缩减了三个名额,勃列日涅夫就此被打入冷宫。很快勃列日涅夫又被扔到了国防部坐“冷板凳”,但是他却借着这个机会和军队建立了联系。
事实上勃列日涅夫在卫国战争期间,就已经建立了和军队的联系,只是这个关系变得更加的固化了。而军队在苏联的那个政治环境中,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后来都是通过军队的帮助,才得以成功上台的。
而勃列日涅夫和军队的特殊联系,也使得他在赫鲁晓夫后来和其他“老同志”的权力斗争中,成为了一个非常有用的角色。在1956年获得了和马林科夫“反党集团”斗争的胜利后,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勃列日涅夫也被赫鲁晓夫重新带回中央。
1957年10月,赫鲁晓夫又通过各种手段剥夺了朱可夫在军队内的权力,并且将其撤销了其所有职务。我们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赫鲁晓夫在这次斗争中,首先取得了军队的支持,而赫鲁晓夫不可能红口白牙就说服了军队,在这个过程中,勃列日涅夫其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在三次帮助赫鲁晓夫之后,勃列日涅夫也正式成为了赫鲁晓夫的“圈内人”。
“宫廷政变”1963年4月,苏共中央的二号人物,长期主持苏共中央书记处工作的科兹洛夫突发脑淤血丧失了工作能力。而在科兹洛夫住院之后,赫鲁晓夫就把勃列日涅夫调入了中央书记处担任中央书记,其实这个工作理论上而言等于西方国家的总统,只是在苏联这实际上等于是个虚职。
但是赫鲁晓夫当时做出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那就是为了防止科兹洛夫的离场引发苏联内部政局发生震荡,所以扩大了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权力,增加了克格勃的权力。而当时作为监察会主席的克格勃头子谢列平的权力就此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虽然谢列平理论上来说并非克格勃的最高长官,但是时任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却是他的老战友,所以两人实际上是共进退的。而当时赫鲁晓夫制定了苏联最高权力层的轮换制度,对于苏共中央的高层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因为领导们是不希望换江山的,他们希望一直坐江山,这也就是后来苏联“老人政治”严重的原因,赫鲁晓夫其实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是对于那些被替换的人而言,他们才不在乎这个,比如伊格纳托夫,比如和勃列日涅夫同时调入书记处的波德戈尔内,比如可能在之后被替换的谢列平和谢米恰斯内,比如勃列日涅夫自己。
而一个潜在的政变集团就这样形成了,而这个政变集团远比马林科夫当年的团队要更加的隐蔽,因为团队内的所有人事实上全部都是赫鲁晓夫自己当年提拔上来的。赫鲁晓夫并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会密谋反对自己。
这个团队内的阴谋分子,也几乎囊括了苏联高层的方方面面。勃列日涅夫和波德戈尔内利用书记职务和苏联高层谈话拉拢,谢列平监控高层动态,谢米恰斯内控制秘密警察,伊格纳托夫则前往乌克兰克里米亚。
因为苏联的军队高层每年都会前往克里米亚进行带薪休假,伊格纳托夫此行就是来争取军队的支持,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也是政变团的一员,他为伊格纳托夫提供了部分的帮助和掩护。
乌克兰实际上就是赫鲁晓夫的基本盘,而伊格纳托夫此举就是意在摧毁赫鲁晓夫的权力基础。这个计划本来应该很顺利的,但是波德戈尔内的警卫长加柳科夫却在1964年9月初,将消息透露给了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
谢尔盖将消息透露给了父亲,但是赫鲁晓夫却并没有当回事,他不相信这些人有胆量这么做,于是他直接前往克里米亚度假去了。克格勃则很快得知了情况,政变团体决定立刻动手,于是勃列日涅夫联系了苏斯洛夫,最终苏斯洛夫也被成功说服。
10月初,勃列日涅夫争取到了柯西金的支持。随后中央主席团在未经赫鲁晓夫允许的情况下召开会议,苏斯洛夫打电话要赫鲁晓夫来开会,赫鲁晓夫勃然大怒,单手对方却表示如果他不来,那么就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会议。
唯一还支持赫鲁晓夫的人就是米高扬,但是在赫鲁晓夫被迫乘飞机返回莫斯科后,赫鲁晓夫给米高扬打电话,告诉他:“我放弃了,随便他们吧。”勃列日涅夫的政变其实并不复杂,赫鲁晓夫的下台是苏联高层的“众望所归”,而勃列日涅夫能够上台,则是因为他足够的“温和”。
参考资料:
《赫鲁晓夫下台的前前后后》 谢尔盖.赫鲁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