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去清华找个人!”这句话从一位开国元勋的口中说出,让人不禁浮想联翩,是不是一个权贵子弟走后门的事情?然而,他们想错了,这不仅不是走后门,而且还在日后造就了一段传奇的佳话。
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他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贺龙元帅一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即便是对待自己的家人,他也始终保持着严格的要求,不允许他们搞特殊。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便是贺龙元帅严格要求子女的一个故事。
贺鹏飞高考落榜1963年,贺龙元帅的独子贺鹏飞参加了高考,希望能够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然而,成绩公布之后,贺鹏飞却发现自己没有被录取。他的心一下子就沉到了谷底,但是说起来也可惜,因为贺鹏飞的成绩比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差了那么几分。
这对于一直怀揣着清华梦想的贺鹏飞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感到非常沮丧,但又不甘心就此放弃。于是,贺鹏飞决定向父亲求助,希望父亲能够出面,帮他实现进入清华的梦想。在那个年代,高考对于每个年轻人来说都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像贺鹏飞这样出身显赫的“官二代”来说,更是被寄予了厚望。
贺龙元帅得知儿子考试落榜后,内心也十分复杂。他深知贺鹏飞的才华和努力,也理解儿子对清华的向往。然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高级将领,贺龙元帅深知自己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取私利。他明白,如果这次为儿子开后门,那么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找他开后门,这不仅会损害党的形象,也会让儿子陷入不义之地。
因此,贺龙元帅并没有直接答应儿子的请求,而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鹏飞啊,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清华大学固然很好,但如果没考上,也不要灰心丧气。你可以考虑其他的学校和专业,或者再复读一年,继续努力。记住,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由他上的哪所大学决定的,而是由他的能力和贡献决定的。”
然而,贺鹏飞却并没有完全听进去父亲的话。他依然对清华大学念念不忘,甚至认为只要父亲出面,就一定能够帮他实现梦想。于是,贺鹏飞再次找到了父亲,请求他出面帮忙。这次,贺龙元帅没有直接拒绝儿子,而是说:”好吧,我去清华找个人!”
贺龙元帅拒走后门,勉励儿子自立自强几天后,贺龙元帅亲自来到了清华大学,见到了校长蒋南翔。他并没有直接提出让校长录取贺鹏飞的要求,而是先向蒋南翔介绍了贺鹏飞的情况,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期望和关心。
然后,贺龙元帅诚恳地说:“我知道清华大学的录取标准很严格,我也很尊重你们的选择。我今天来,并不是要求你们录取我的儿子,而是请你给我说明一下贵校的招收比例和分数线等报考情况。”等蒋南翔将清华大学的报考情况向贺龙元帅作了说明后,贺龙会心的一笑说到:“我知道了,蒋校长就不用出门运送了。”
但当贺龙回来后对贺鹏飞说的话却出人意料,贺龙面对儿子不紧不慢的说到:“按照你的成绩,复读一年肯定能考上,你在努力一年吧!”但贺鹏飞听到这话很不理解,不知道父亲的用意何在。紧接着贺龙看出了儿子疑惑的神态,又补充道:“我这一趟去没有为你开后门,而是我在尽一个父亲的责任。但你要明白,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要接受它,并继续努力奋斗。”
贺龙的这番话使贺鹏飞大受震撼。在那个特权盛行的年代,一个高级干部的孩子竟然没有走后门,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正是这种不可思议,才彰显了贺龙元帅的高尚品格和教育理念。
可能到这,有的人会说贺龙元帅太不近人情,对自己的孩子都那么狠心,但殊不知,贺龙却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论。他认为,作为一个革命家庭的孩子,更应该学会吃苦耐劳,不能娇生惯养。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才能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
贺龙元帅“严父”教育,铸就贺鹏飞坚韧品格贺龙元帅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是典型的“严父出孝子”。早在贺鹏飞中学时期,在一次学校举办的足球比赛中,他的小腿不幸摔伤,需要打石膏休养。然而,贺鹏飞后来仅仅休息了一周,父亲就要求他尽快返校,以免影响学习。
贺鹏飞希望自己能多休养几天,但贺龙元帅却以战争时期受伤的战士为例,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并坚持让儿子返校,贺龙对儿子说:“你看看那些在战场上受伤的战士,伤筋动骨一百天,他们哪有那么多的时间休养,不还是咬着牙坚持战斗嘛,你这点小伤算什么?”
这番话听起来有些严厉,但却体现了贺龙希望儿子能像革命战士那样坚强的心愿。当贺鹏飞请求使用贺龙的专车上学时,贺龙断然拒绝了,他认为专车只能用于公事,不能用于私人事务。最后贺龙帮助儿子租了一辆三轮车载他上学。
贺龙这种公私分明的态度,在今天看来依旧让人肃然起敬,一个拄着拐杖的学生,每天坐着三轮车上下学的场景,这在当时那个年代一定引起了不少人的侧目,但贺龙元帅却认为,这是锻炼儿子的好机会,他希望儿子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体会到普通人的生活,增强自己的意志力。
贺龙不是一个溺爱孩子的父亲,可以说他的教育方式是相当严厉的,但这种严厉中却隐藏着深深的爱。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一个能够独立面对困难,不畏艰险的人。在父亲的鼓励和要求下,贺鹏飞咬牙坚持了下来,他埋头苦读、废寝忘食,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贺鹏飞再次参加高考,这次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
在之后,贺鹏飞被清华大学机械系录取,当贺鹏飞拿着录取通知书站在父亲面前时,贺龙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贺鹏飞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到:“看到了吧!只要你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这次的成功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在大学期间,贺鹏飞努力学习各种机械制造的专业知识,希望自己在以后能够投身到祖国的发展建设当中去,而且贺鹏飞通过自己的辛勤钻研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不朽的成绩,还在此期间内入了党,他立志要向父亲一样为国家的军事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汽修厂到海军战略规划的卓越之路在大学毕业后,贺鹏飞凭借自己过硬的知识与专业技能进入到了一所大型汽修厂里工作,由于当时我国的汽修环境还不够完善,需要大量的汽修人才来从事工业生产,因此这就给了贺鹏飞这样高校毕业的学生大展宏图的机会。
最初贺鹏飞进去工作的时候,上级领导并不知道他的“特殊”身份,也没有给他安排什么高技术的工作,只是让他去从事一些基础部门的岗位,而贺鹏飞也没有就此抱怨,它只是在一旁勤勤恳恳的做好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从不喊苦喊累。
正是贺鹏飞这种踏实肯干,一丝不苟的精神,被一些革命先辈看在了眼里,后来他被调到北京的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参加工作,而做出这一安排的正是当时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
可以这么说,刘华清的这一决定也是改变了贺鹏飞的人生历程,成为影响他一生的重要人物。刘华清司令员做出这一决定并不是因为他是贺龙元帅的儿子,而是他看中了贺鹏飞身上的那股子的拼搏向上的精神和品质。
到达新的工作单位后,贺鹏飞也从不向他人透露自己的身份,而刘华清也没有对他进行特别的照顾,贺鹏飞依旧勤勤恳恳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力拼搏着。
1977年,由于贺鹏飞在工作上表现优异,上级将进入部队深造的机会给予了他,至此,他终于能够像父亲一样在军队中从事工作了。
随后,贺鹏飞在军旅中正式任职,他曾先后担任过总参装备部的参谋和副处长。在军队期间,他先后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并以高标准的要求严格对待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贺鹏飞在工作岗位上展现出的卓越才能及他对国家军备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力,引起了刘华清将军的注意,并令将军倍感欣慰,表达了期望有机会能与他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意愿。
1987年3月,这一愿望得以实现,刘华清将军终于见到了这位他长久以来颇为关注的青年才俊。同样,初次觐见刘华清将军的贺鹏飞,内心充满了激动与崇敬。两人一见如故,似乎有种“忘年交”的感觉,刘华清将军关切询问贺鹏飞工作生活后,向他探讨中国海军未来的发展规划。
贺鹏飞指出,海军发展应聚焦新型装备技术,关键在组建航母舰队,并详述叙述了实施细节。其前瞻战略令刘华清将军赞赏不已,认为他未来必将在海军大有作为。
为祖国添加了第一艘航空母舰1992年11月,贺鹏飞调任海军副司令,正式开启海军生涯,分管装备建设。他将昔日的构想付诸实践,肩负重任却满怀喜悦,终于有机会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海军装备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航母建造,但技术复杂且难度极高。当时,仅美苏具备独立制造航母能力。
当时,美苏两国由于对我国的敌对政策,拒绝为中国提供技术援助,而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无法自主建造航母,计划后来随之搁浅。航母建造及维护费用高昂,泰国曾重金购得美方轻型航母,但因无法自主制造,后期维护费用庞大,零部件采购费用沉重,同样未能有效加强海防。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航母编队建造计划重启。贺鹏飞将军提出先买后研的思路,认为我国科研人才智慧不输他国,但需先有实物参考。然而,因忌惮我国国势和担心技术泄露,没有国家愿意出售航母。贺鹏飞将军虽面临困境,但仍持续关注航母买卖的消息。最终,他等来了机会。
1998年,贺鹏飞得知乌克兰将出售三艘未竣工的航母,贺鹏飞意识到这是中国组建航母的良机。这一切源于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船厂内留下了完成度不同的三艘航母:98%的库兹涅佐夫号、68%的瓦格良号以及17%的洛夫斯基号。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而瓦格良号和洛夫斯基号则归乌克兰。乌克兰因国力不支和经济低迷,决定出售这两艘未竣工的航母,这随即引发世界关注。拥有航母是强大震慑力,但维护费用高昂,让许多国家望而却步。我国则因经济腾飞能承担维护费用,且意在自主研发,故不受此限。正当乌克兰为航母处置发愁时,接到了挪威的大型油轮订单。
乌克兰船厂被两艘航母占据,空间不足以建造挪威订购的四艘油轮。为了完成订单,乌克兰政府决定拆解完成度较低的洛夫斯基号,重组后造出油轮并成功出售。后来仅剩瓦良格号停泊船厂。据传挪威购舰受美国指使,旨在减少全球航母数量,其试图购买瓦良格号未果。俄罗斯也曾提出收购,但仅以废铁价回收,此举后来遭到了乌克兰的拒绝。
当贺鹏飞得知洛夫斯基号已经出售,眼看最后一艘航母陷入了各国的争抢之中,他也是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在购买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过程中,贺鹏飞面临着诸多国际挑战。他巧妙地利用国际关系和外交手段,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将瓦良格号购买回国,后改名为辽宁舰。
这一过程中,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国际视野和协调能力,也为我国增添了第一艘航空母舰。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自主研发航空母舰的历程。这一壮举不仅填补了我国海军在航空母舰领域的空白,更为我国海军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擎旗自有后来人——记贺龙元帅之子、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少将》
——《贺龙元帅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