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科学家弃中国籍入美籍!人才流失问题,怪教育还是怪经济?

怡馨最快乐 2023-05-04 15:59:26

近些年,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欧美国籍,似乎成了很多名人富人的大趋势。有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3.2万华裔科学家宣誓对美国效忠、自愿加入美国国籍,这对于本就科技薄弱总被卡脖子的中国来说,实在是损失惨重,令人扼腕叹息。

大量科研人员流失,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说,人才流失的原因是教育。

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足以每年产生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科技人才。美国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有约77000名理工科(STEM)博士毕业生,而同时美国相关数据为39959人,美国本土数据(排除留学生)为23256人。即便是加上来自全世界的留学生,美国的理工类博士,也仅仅是中国的二分之一多一点。

研究指出,中国每年7.7万理工博士中,45%的博士毕业生来自双一流高校,约有80%的博士毕业生来自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相对于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实在是太牛了。我国博士培养元年为1978年,这一年全国10亿人,仅仅招录了18名博士生。2020年这一年,我国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了6.5万人,中国博士人数,累计达到了94.53万人。如果算到2023年毕业季,中国博士累计总人数已经远超过100万。

相对于以前来说,中国博士人数从无到有,突破100万,这是中国教育人和科研人的重大功绩,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教育正在推动中国从劳动力强国发展到人才强国。相对于美国来说,我们的人才相对数量还有很大赶超空间。数据显示,美国约有1%人口拥有博士学位,即3.3亿人,拥有330万名博士,而中国,14亿人拥有100万名博士,占比不到美国比例的十分之一。

有人质疑,中国重视理工教育,轻视人文教育,导致清华北大这些顶级学府,成了美国预备人才基地。清华北大很多高端人才,有的本科毕业到美国留学不回来了,有的获得硕士学位后到美国深造获得美国国籍,还有一些获得博士学位到美国做几年博士后工作获得美国国籍。

这一点,中国老百姓都很担忧——中国顶级学府源源不断向美国输送高端人才,这一定是爱国主义教育出了大问题!

可是,事实可能是,在中国,博士毕业后,也找不到太好的工作。此前北京大学核物理博士考上北京街道办城管,引发大量讨论,有人说这是浪费人才,有人则说月薪两万、一万多优惠买房这才是高层次人才应有的待遇。但实际情况可能是,很多博士根本找不到研究性工作,有的人文类博士,甚至只能获得月薪五六千的低端工作。

就这,还有人抱怨中国年轻人不努力不奋斗。

可是如果,此时大洋彼岸的美国投来橄榄枝,起薪20万元人民币,五六年博士后工作后就能排队获得美国国籍。别说一个陌生人要求他以爱国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留在中国安于清贫,哪怕父亲和祖父拿出祖训来都不顶事——就是要去美国获得高收入、获得更好工作条件。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整体低端化,一本毕业的优秀学生都被迫去送外卖、打螺丝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无法为高端人才提供更有创造性、收入更高、更有发展前景空间。不管是谁,都不能用爱国主义道德来绑架优秀学子,不让他们到美国去学习和做研究,不让他们去为美国科技发展做贡献。

当然,我们也相信,大多数的中国优秀人才,会因为故土难离、亲友难分、以身许国等原因留在中国、安于清贫,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浇灌中国的科技发展之树。

对于高端人才来说,能够提供教育、住房、医疗、收入、上升空间等待遇,才是留住人才的根本。而我们现在,这样一些适合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岗位,实在是太少了。

比如被誉为“国之重器”的贵州天眼FAST望远镜,招聘公告上显示,要求科研人才能够长期在FAST现场工作、英文水平良好,有部分岗位还要求能够胜任夜班工作。这样艰苦的岗位,在数年之后可以给编制,年薪(加上加班补贴)约10万元。按新的个税计算,10万年薪意味着,每月税前七千出头,税后到手五千多一些。

贵州山区收入低,在北京能好很多吗?并没有。

此前出现了“中科院90人集体辞职”的风波。一位中科院青年员工2008年参加工作,第一个月到手工资6600元,享受周转公寓每月租金仅1700元的待遇。十多年过去了,他的工资也仅仅涨到了9000开外。

如果离开祖国,到国外去工作,能够获得20万一个月,做得好三年住别墅七年开跑车,谁愿意留在中国继续工作。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大量中国科技人才留在中国,甚至因为爱国忍受更低的收入、更小的房子。这里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的科技产品,比美国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比如我国海军最新列装的055型驱逐舰,造价大约为60多亿元,而美国在拥有很多成熟技术研发压力很小的情况下,制造同类型同级别的军舰,可能需要250亿人民币左右。

站在个人的角度,科研人员到美国工作,可以获得10倍甚至更多收入。站在国家或科研机构角度,中国付出十分之一的成本,雇佣了差不多的优秀人才。

这时候,也许有人想说,就应该把娱乐明星、网红主播的收入打下来,给踏踏实实搞科研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科学家手里。但是,我们要尊重经济规律,现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不足以支撑科技人才的高收入,这里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当然,我们还要看到,越来越多科研项目建立起来,让中国的优秀科技人才有了留在中国的机会。比如日本的国宝级科学家藤岛昭、诺奖得主中村修二纷纷来到中国组建科研团队、进行科研实验。这背后的原因,也许有中国科研人员收入低待遇差的“价格优势”,也有科研政策放开、人才政策解绑带来的“改革优势”。

数据显示,中国去年一年的科研投入达到了2.8万亿元,折合4180亿美元,占全球科研投入资金的25%。而同时期美国投入了7000亿美元经费,欧盟投入3000亿美元(还不如中国呢)。

可以预见,将来中国科研投入水平与美国持平时,中国有多少科研人员到美国去,就能吸引来多少美国科学家到中国工作。

说到这里,我有个建议。当年中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历经20年艰难困苦,实现了从2%到4%的飞跃。现在中国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仅有2%,将来要提高到3%左右,与美国日本持平。

中国用不到全球25%的科研经费产生了全球28%的顶尖科研成果,美国用全球41%的科研投入产出了全球26%的顶尖科研成果。中国科研工作低投入高产出的背后,是中国科研人员在为科技强国事业负重前行!

再次向爱国科学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0 阅读:11

怡馨最快乐

简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