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还是情劫?你会爱上什么人,早就注定了

张德芬空间 2024-10-03 12:06:25

朱茵曾说过:如果可以回到20岁,她希望直接回去找老公黄贯中。

而在此之前,她曾与周星驰相恋,但这段关系充满内耗纠葛,缺少安全感。

直到遇见黄贯中,才感受到安定踏实和稳稳的幸福。

这令人想到:

很多关系一开始给人石破天惊的感觉,其连接之深刻,情感之热烈,很容易让人有真爱的错觉,最后却令人身心俱疲,黯然退场。

每个人都渴望爱和幸福,所以,长一双慧眼分辨一段关系是真爱还是情劫,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以为是真爱,其实是情劫

很多人都曾在某个刹那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爱。但遗憾的是,走到最后才发现这只是一场“情劫”。

很多人“不识庐山真面目”,或许首先是因为“情劫”的外表面是美丽的。

正如中年单身女性小夏,她曾遇到过一位称自己是离婚了但没离家的男性。在一起三年后,她越来越疲惫和自我怀疑,最终分手。

她回忆恋爱初期的美好,说道:

“我们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可以每天聊到手机发烫。”

“我发脾气的时候,他简直太会哄人了。”只要她稍微“作”一下,立马就会飞来一堆“1314”和“520”的红包,情绪价值爆棚。

“他非常有趣,我们总相约去各种地方,游乐场,酒吧,制造各种浪漫和奇遇。只要分开几天,他就会说对我的想念绵绵不绝,悠长而深刻。”

她曾坦言:“他简直把我的少女心都勾出来了。”

但渐渐的,痛苦开始浮现了。

当她开始认真考虑彼此未来的时候,才感受到他的若即若离。一谈到婚姻,他就回避。

他说:“你要理解我,我确实也很难离开家,孩子的成长需要我。”

后来她才了解到,他和前妻从来没真正分手,并一直有夫妻之实。

于是,关系的裂缝渐渐增大,开始充斥着或细碎或剧烈的争吵。

而“情劫”的结局是令人遗憾的。

直到彻底分手后,她这才意识到,她是一只大龙虾,是他偶尔想寻找的刺激和调味品。他的家庭才是他生存必须的白米饭。

但真爱的来临,往往不会惊天动地,却是“润物细无声”;

也许不会有电光火石,却是温暖美好、托举自己的力量,更是需要时始终在场、不用担心失去的那个人。

小周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女人。

当初男友追她的时候,觉得他有些其貌不扬,没那么多技巧和手段,但很真诚。

她一直觉得与他可谈不可谈,没什么特别心动的感觉。

但与男友确定关系后,两个人情感却越来越好、越来越浓烈。

她感受到踏实感和被支持的感觉。

有了他,小周的内心稳定多了,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变得更有力量。

最终两人修成正果。当小周生下第一个宝宝、在家坐月子的时候,朋友去看她,看到了这样的温馨一幕:她老公一遍遍帮喂奶的她擦去脸上的汗水。

如果有选择,相信很多人都会像朱茵一样,省去中间经历的“情劫”,直接奔赴真爱。

毕竟谁不愿意省却那些痛苦、直接走向幸福快乐呢?

可小夏却说:“可我从没有后悔遇见他呀!”

她说:“有的人是缘分,也是劫难。”

为何明知是劫难,却还是有致命的吸引力呢?这背后的原因也引人深思。

“情劫”的背后,需要看见什么?

观察周围,发现一些人似乎遇人不淑,容易反复遭遇“情劫”。

这或许是因为,在他们眼里,痛苦便意味着存在感。

对小夏而言,那些撕扯和纠缠,破碎之后的复合,打完架后的“抱头痛哭”,是热烈又难忘的体验。

就像也有人谈到自己的一段虐恋。

她和男友相隔千里,平时联系也不多。每当节假日,都是她主动奔赴千里,与男友相聚,然后匆匆赶回。

当朋友问她:“你的路费都是你自己出的吗?”“他从来没有主动来看过你一次吗?”

她都沉默不语,刻意忽略。

后来,两个人闹分手,结果她又打飞的去寻他,在他躲出去的时候,她寻遍他可能去的每一个角落,遍寻不着后蹲下来抱头痛哭。

她以为他是“真爱”,才值得她飞蛾扑火,却没有意识到:

自己对另一个人固执的坚持,可以使这段关系有牢固而深刻的假象。

这可以追溯到婴儿与养育者的关系。

在母婴关系中,深度的连接意味着自己可以真切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延伸到对方那里,是被接纳和欢迎的。

具备了这样的基本感知,才可以专注地投入到原初关系,并带入到成年后的其他关系里。

可是,如果在和妈妈的关系中,这种感觉没有充分表达,成年后与其他任何人的关系都会很单薄。

低情感密度的生活,是让人感受不到存在的。

而只有“痛感”,才让人感觉到自己是真正活着的。

不仅如此,有人认为痛苦就等同于爱。

有位已婚女性曾坦言:她老公对自己很好,她的婚姻可以说很幸福,但她总觉得缺什么,且经常梦到自己的初恋男友。

但其实初恋男友对自己一点也不好,反而经常冷暴力。但在她眼里,他才是她的白月光,她的“真爱”。

这听起来很盲目。但是,她像很多人一样,并不知道真正的爱应该是什么样:

他们以为痛感就是爱。 他们以为自己不断投入和付出就是爱。 他们以为得不到却掏空自己,就是爱。

这源于母亲对待她的方式。

她记得自己小时候就活在无回应的世界,母亲永远是一副冷脸,像一座冰山一样。

有次母亲出门,她也想跟着,于是追在她后面跑,还摔了一大跤。

她在她身后哭,可是母亲还是毫不在意,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缺爱的人,特别容易被回避型依恋模式的人吸引。

他们对关系的回避和不在意,往往会给人一种稳定、不依赖他人、内在有安全感的错觉,而这正是缺爱者自己缺少的东西。

缺爱的人也很容易被那些和养育者有相同特质的人吸引,其实是希望在相似的关系版本中找到不一样的结局。

不仅如此,有人以为绚烂的感觉就是爱。

有些人有光鲜的外表和工作、不俗的谈吐、受过不错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可信赖。

不仅如此,很多“渣男”恰恰出自这个群体。

有些人在关系最初,可以表现得非常柔情和绅士,但其“唐璜综合征”的本质,使他们一旦过了激情期,就会立刻从“深情”切换到“无情”模式。

有人很善于提供情绪价值,可以创造极度浪漫美好的体验,但一旦走进生活,才发现其自私的本性。

我们往往很容易理想化,但往往忘记了:外表过于美丽的东西,往往深藏剧毒。

如果过度迷恋绚烂、总是很容易理想化他人,就需要察觉,这其实是一种自恋缺陷的呈现。

是潜意识在表达:你只有无比完美,才能配得上我。

“情劫”只是在提醒你,你需要好好爱自己、修复自己,同时,以此为起点走向更美好的关系。

如何才能遇到真爱?

那么,如何才能遇到自己的真爱呢?

首先,要觉察并信任自己的感觉。

喜欢,就靠近,痛苦,就断舍离,你的感受,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保护自己的武器。

其实没有人会真的喜欢痛苦的感受,如果你在痛苦中“欲罢不能”,就需要学习觉察,再做自己人生的减法。

但很多人在感受到痛苦和伤害时,首先是会自我攻击的:

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

我该怎么提高自己,才能改善关系?

他一定有苦衷/他也不容易,我需要更多的体贴/忍耐/反思……

亲爱的,不要怀疑你的感觉,不要否定自己,不要在痛苦的关系中停留,要让自己拥有勇敢抽身的能力。

当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时候,就会越来越确定自己的感受。当别人给你一巴掌,你需要做的是还回去,而不是站在原地自我怀疑。

同时,要拥有对关系和异性祛魅的能力。

绚烂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诱惑。但是,极致绚烂,归于平淡,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正如有些人非常清醒,不会让自己踏入“情劫”。

林徽因在徐志摩热烈的追求面前急流勇退,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踏入婚姻,从此收获一生的安宁幸福。

因为她能看透这热烈之后的灰烬,激情背后的空洞。

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安宁、踏实、平凡美好的感情,才是真爱。时时有回应、因对方而得到提升的爱,才是真爱。

如果能放下自恋,对理想化祛魅,接纳自己、他人和生活的平凡,循着平淡的生活轨迹好好经营自己,就是收获真爱的起点。

最后,习得爱自己的能力,才能吸引正向的关系。

走近那些情路坎坷的女生,发现她们往往都缺少爱自己的能力:

爱自己,意味着珍惜自己的边界,有及时抽身离开的能力。

爱自己,意味着不让自己委曲求全、不让自己“低到尘埃里”。

爱自己,意味着相信自己配得上善待和珍惜自己的人。

但是,还没习得爱自己的人,往往内化了很多被错误对待的体验。

在成长过程中,她们或许大有量被忽略、入侵和漠视的体验。

这种施虐性的体验,会被内化成为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也会不自觉吸引大量负面关系。

只有被正确对待过的人,才能知道怎么正确对待自己、好好爱自己。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好的关系中获得“修正性的情感体验”,覆盖原来被内化的糟糕体验。

如果生活中没有这样的关系,可以找心理专业人士帮助自己。

在亲密关系领域,张德芬老师是华语世界讲述关系的名师,邀请您参加“3天亲密关系体验营”,跟随德芬老师一起在关系中成长。

当然,也有可能我们最终也没遇到真爱,但那时候,你已经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终身相爱。

*本文由南小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李绚彦

编辑|李小豆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