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远的昆仑山脚下,人烟稀少的新藏公路K324碑旁边,有一所独特又奇怪的小房子。
里面常年住着一位衣衫破烂,和乞丐一样的女子,她笑起来就会露出一口参差不齐的大黄牙,连头发都油的打缕。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如此邋遢的女子,却被来来往往的货车司机称为“昆仑女神”,路过的军人也会向她敬礼。
她为什么会在这里?她又做了什么让如此多人尊敬她?
昆仑山下的爱情悲剧
在新藏线上奔波的司机们,或许都曾与这位“昆仑女神”有过一面之缘,K324路碑旁,一间橙红色的小屋格外醒目,那是杨丽的家。
杨丽其实并不是本地人,但她已经待在这个地方二十多年了,她之所以会来到这里,事情就得从2000年开始说起。
杨丽的丈夫,是一位普通的筑路工人,为了修筑新藏线这条生命线,常年驻守在荒无人烟的昆仑山附近。
他们聚少离多,书信成为了维系他们感情的唯一纽带,薄薄的信纸,承载着他们彼此的思念和牵挂,也记录着他们平凡而幸福的生活点滴。
新藏线的修建,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这条公路需要跨越五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山,翻越16个冰川达坂,跨越44条冰河。
在那个年代,修路的条件非常艰苦,更何况是修新藏线,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
2000年初秋,一场突如其来的塌方事故,夺走了杨丽丈夫的生命。噩耗传来的时候,杨丽几乎崩溃了,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内心深处始终坚信着丈夫还活着,只是暂时失去了联系。
她找了许多人,但所有人都沉默的对她摇了摇头,示意她的丈夫确实在那一场塌方事故中遇难。
悲痛欲绝的杨丽,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她要亲自前往昆仑山,寻找丈夫的下落。
杨丽的寻夫之路
杨丽收拾了简单的行囊,带上几张丈夫的旧照片,踏上了前往昆仑山的漫漫长路。
一路颠簸,一路风尘,越来越荒芜的道路,都让杨丽的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她既渴望见到丈夫,又害怕听到任何不好的消息,到达昆仑山脚下后,杨丽没有地方可以去。
她找来找去,在K324路碑旁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木屋。这间小木屋,破旧不堪,窗棂摇摇欲坠,屋顶在风中发出吱呀的声响。
但这对于杨丽来说,这却是她唯一可以凑活住下的地方,她决定就在这里等待丈夫回来。
然而昆仑山的气候极其恶劣,这里海拔高空气稀薄,四季都十分的寒冷,这破旧的木屋根本抵挡不住寒风。
即使穿着厚重的棉衣,她也依然能够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从脚底一直蔓延到全身。
除了寒冷,木屋这边也没有水电,她只能依靠融化的积雪来维持生活,有时甚至不得不将雪化成水,用来生火做饭。
为了勉强糊口,她不得不去捡路人留下的干粮和泡面,或者去公路上拦车求司机给自己一些食物。
这也让许多来来往往的货车司机认识了这个女人,偶尔会有人给她带来一些米面油盐。
即使条件如此艰苦她依旧坚持了下来,她白天拾柴生火,清理破旧的小木屋,夜晚则借着昏黄的煤油灯,缝补衣物,思念丈夫。
雪域高原的艰苦生活
杨丽每天都盼着丈夫的归来,早上她站在山坡上眺望着蜿蜒的新藏线,希望路的尽头能够出现自己丈夫的身影。
每当有车辆经过,她都会站在路旁,用力地挥手,她想看一看车上有没有自己的丈夫。
一些好心的司机,听说了她的故事后,每次路过都会停车,与她聊上几句,留下一些食物和水。
有些军车路过时,士兵们会列队向她敬礼,杨丽每次都含泪致谢,这些来自陌生人的温暖,让她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
当地的牧民也经常来看望杨丽,给她送来一些青稞面、牦牛肉、牦牛奶等生活必需品。
他们敬佩杨丽的丈夫为修建新藏线所做的贡献,也心疼杨丽的遭遇。
2005年的一天,一位司机特地给杨丽带了两袋大米。他关切地问道:“你还打算等多久?这里条件太苦了。”
杨丽轻轻地摇了摇头,微笑着说:“他一定会回来。”这句话,她重复了无数次,仿佛已经成了她生命中的信条。
她心里明白,丈夫也许早已长眠昆仑,但她不愿承认,也不愿放弃,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杨丽没有等到自己的丈夫,但她的灵魂已经和丈夫在一起了。
二十年执着守候
杨丽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新藏线上传播开来。过往的司机、军人、游客,都被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所感动。
他们开始称呼她为“昆仑女神”,这个称号,并非指她拥有超凡脱俗的美貌,而是对她的坚守的一种赞誉。
在人们心中,杨丽的形象,早已超越了普通女性,她象征着爱、希望和坚守,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情的真谛,也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二十年的光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昆仑山的风雪,无情地雕刻着杨丽的面庞,也渐渐磨平了她内心的棱角。
如今的杨丽,年岁已过中年,头发斑白,面容沧桑。岁月的痕迹,在她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但她还是坚守在昆仑山脚下,那间红色的小木屋,依然是她唯一的家。
参考资料:因和丈夫的一个约定,她独守昆仑山20多年,从“女神”熬成了乞丐 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