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淮南子》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春分后的十五日,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乙位,太阳到达黄经15°,便迎来了清明时节。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谓之“清明”。此时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繁盛,生机勃勃。
清明传统习俗
习俗一祭祖扫墓:清明节日,是人们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 表达了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逝者的一种文化传统。
文明祭扫小提示:
✦提倡严肃简洁的祭扫仪式。
✦倡导绿色祭扫,保护生态环境。
✦安全祭扫,预防火灾事故。
✦节俭祭扫,倡导新风尚。
习俗二踏青: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踏青推荐幸福古村:传统村落,适合登高踏青、周末游,可游览古迹、田园风光
习俗三吃青团: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同糯米粉拌匀揉和,并裹上细腻的糖豆沙为馅心。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格外重要。
此外,中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清明粿、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清明节融汇自然时节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民间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