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滇池出现大量鱼群跳跃,这两天又曝出滇池鱼群大量死亡。
这两个结合到一起,让人联想到是不是不祥之兆,会不会有坏事发生,比如:地震前兆。
但事实上,当地已经辟谣,鱼群大量死亡,是因为缺氧导致,鱼群集体跳跃,也是自然现象。
鱼群集体跳跃:已经不是第一次
如果你经常看新闻,你就会发现,鱼群集体跳跃这事并不稀奇,每年都会发生好几起,但是并没有发生地震。
比如:济南大明湖出现鱼群集体跳跃的情况,当地也没有发生地震,经过调查发现,集体跳跃的鱼群是白鲢,游船经过鲢鱼群上方的时候,惊扰了鱼群,导致鱼群跳跃。
长江武汉段杨泗港大桥附近也出现了鱼群集体跳跃的情况,跳跃的也是白鲢,原因是附近钓鱼人用鱼竿拍打水面,惹得鲢鱼集体跳跃。
这次云南滇池鱼群集体跳跃,也都是鲢鱼聚集,你发现了没有,每次出现鱼群跳跃的新闻,主角都是“白鲢”。
没错,白鲢非常喜欢跳跃,它们喜欢聚集在一起,生活在水体上方,同时又非常敏感胆小,一旦受惊就会跳跃。
刚开始,可能只有几条鲢鱼跳跃,但这就像引发了多米诺骨牌一样,几条鲢鱼会带动周围所有的鲢鱼一起跳跃,整个水面像是炸开了锅一样,热闹的不行,如果你距离鱼群跳跃的地方足够近,可能还会被鱼群误伤,当然这种场面也不常见,有很多人乐得享受。
滇池鱼群为啥会集体跳跃呢?
因为这群鱼聚集的地方,就在码头,周围快艇来来回回进出,惊扰了鱼群,这群鱼群又是白鲢,鲢鱼受惊就会跳跃,出现这种情况一点儿也不意外。
意外的是,鱼群集体跳跃之后,为什么又集体死亡了?
鱼群集体死亡:缺氧窒息
鱼群集体死亡的案例很少,这一次确实比较特殊。
官方解释是:滇池外海北岸调水通道出水口水域鱼群顶水聚集、密度较高,水域溶解氧较低,导致鲢缺氧死亡。
这几天,昆明连续降雨,昆明属于山区,海拔落差大,降水很快会汇聚到下游河道,河道的水注入到滇池,导致滇池局部区域出现水流变化大的情况,促使鱼儿聚集。
滇池外海调水通道出水口水域鱼群顶水聚集在一起,鱼群密度过高,导致水域溶解氧较低,鱼群出现缺氧死亡就很正常了。
事实上,鱼群密度过高,导致鱼群死亡的案例并不少见,最典型的就是养殖场,养殖场鱼群密度非常高,养殖场通常会往水中充氧,如果忘记充氧,就会出现鱼群大量死亡情况。
2017年,山东枣庄一个养鱼场,在短短3天时间里死亡了6万斤鱼,死亡原因是气温太高,导致鱼类缺氧死亡。
2017年,山东临沂一个网箱养鱼场,因为网箱养鱼密度大,天气又闷热,也导致了鱼群大面积缺氧死亡。
自然环境下,鱼群密度没那么高,轻易不会出现大量窒息死亡的案例,但是滇池水流变化,让鱼群过于集中,从而导致缺氧死亡。
这个案例其实给长江提了个醒,要注意鱼群过度聚集的问题。长江正在执行10年禁渔策略,鱼群规模已经有所恢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鱼满为患的场景。
鱼满为患,对生态来说并不都是好事,就好像一片山林里动物增多了,但是增多的动物都是野猪一样,野猪天敌却没有多少,就会导致野猪泛滥成灾。
鱼也一样,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食草型鱼类种群数量率先恢复,肉食性生物繁殖能力没有那么快,就像野猪繁殖能力强,恢复速度快,老虎繁殖能力没那么强,恢复速度没那么快一样,短时间内鱼群确实增多了,但是生态链还没有恢复,食草型鱼类会将水中的植物吃光,所以自然界中鱼群如果太多,尤其是某一种鱼类的数量,超过了生态最佳承载量,就需要进行生态捕捞了,否则鱼群过多,反而不利于生态保护。
老K
暴雨空报鱼遭殃定律:气象局的每一次暴雨空报,河里面的鱼虾就遭殃!证明:工厂憋了好久的废水,趁着暴雨之夜偷排腾空爽歪歪。暴雨下了一半却不下了,污水排到河湖里无法稀释消散。环保局在铁的事实面前,勉为其难地站了出来,渔政却视而不见溜了溜了!
用户15xxx70
有排污口!水污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