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依靠条约权益,开始在清朝境内展开大规模传教活动。教会给封闭的中国带来了全新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带来了对立和冲突。价值观的格格不入,造成底层民众与洋人、教会,特别是教民(当时被俗称为“二毛子”)矛盾重重。
在古代,宗族、乡里之间由于矛盾导致的群体械斗、仇杀并不稀奇。只要事态局限于矛盾群体内,不向外扩散,朝廷和地方官府大多不会去强行干预,任由他们自行结束。(例如震撼了戚继光的义乌群众大械斗)
但是民众与教民的冲突与过去的乡里冲突完全不一样,因为教民是个突破了宗族、血缘、乡缘的群体,所以矛盾不会只集中于某地。更重要的是在当时很多国人看来,教民是一群抛弃、背叛了传统和祖宗的人,这种仇视有时会超越矛盾本身......
注:基督教反对偶像崇拜,这与传统的祭祀文化有根本性的对立;基督教倡导的天父之下,众生平等,这也是对中国传统伦理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挑战。
价值观的对立冲突,导致教民与民众的矛盾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缘由,变成了无关对错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例如田地归属的纠纷不再是土地纠纷,而是洋教妄想侵吞我土。因此一旦发生冲突,民众第一反应就是“二毛子”又假借“大毛子”(洋人)意图欺压我们。
在这样氛围下,各地民众开始抱团对抗新兴的教会势力,原民间社团也纷纷借机发展,义和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和成长的。很快星星之火就燃遍山东,针对教民和传教士的攻击、仇日益增多。
这种情况下官府自然要干预,但是就像前文所说,这已经成了一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对于义和拳来说,事情的对错本身并不重要,官府不向着自己,就是投降了洋人和二毛子,就得一起惩罚。
随着义和拳攻击教会、府衙事件的增多,朝廷觉得山东有产生民变的可能,命令山东巡抚张汝梅予以清剿和镇压。张汝梅属于守旧派,仇视教会和洋人。他并不愿意镇压义和拳,反而建议朝廷“化私会为公拳,改拳勇为民团”(在清朝“团练”属于朝廷许可的地方武装)。
续任巡抚毓贤也是这个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义和拳得以迅速发展。因为义和拳攻击教民、教堂的事件越来越多,引起了列强的不满。朝廷怕激起教案等事端,将毓贤革职以袁世凯代之。
袁世凯上任后开始了强力镇压,义和拳这种乌合之众不是清朝新军的对手,很快被逐出了山东,向京津、河北、山西一带转移。
在山东失败的义和拳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 -- 打不过朝廷,那么现在该怎么生存下去呢?如同宋公明一样,想办法让朝廷招安,于是开始高举“扶清灭洋”的旗号。没曾想朝廷真的就招安了。
当时朝廷刚刚经历戊戌维新的动荡,虽然慈禧将光绪软禁于瀛台重掌大权,但是列强并不卖账明确表示支持光绪。慈禧废黜光绪另立新帝的计划,也正是因为列强的压力而取消。
而且此时皇朝不少实权仍然掌握在维新派和汉人手里(东南几省的督抚都是汉人、朝廷编练的新军也是汉人掌控),满族亲贵们也想找机会拿回权力。
庄亲王载勋
所以这个时候后党一些骨干(军机大臣刚毅、庄亲王载勋等)觉得可以利用“义和拳”这种编外力量,来实现他们夺权的目的。在他们的鼓动下,朝廷改剿为抚,义和拳也改称义和团,在直隶、天津一带站稳了脚跟。
对于这类起于民间的社团,快速发展是他们最拿手的。方法也不复杂,第一就是骗,除了各种喷火吞剑、上刀山下火海的江湖杂耍表演之外,最吸引人的就是喝符水后即可刀枪不入、身挡洋枪。这让很多人深信加入义和团就会有神灵庇佑。
第二就是以暴力来展示实力,诱人入伙。义和团开始大范围的攻击教会,他们焚烧教堂、攻击洋人和教民。因为之前一直都是朝廷被洋人(甚至东瀛倭寇)所击败,现在义和团却可以如此大范围的报复洋人、洋教,这在当时的很多国人看来是非常解气的。
义和团也由此声势大振。1900年,迅速壮大的义和团开始走向更大的舞台,入京。
进京的时候分为了三队:第一队全是12岁以下的童子军,加起来有上万人;第二队全是由农村妇女组成的红灯照,也有几千人;最后那就是义和团的主力。当时前前后后从全国各地赶过来的有几十万人之众。
进京后自然就要立威,立威的手段就是灭洋。此时的“洋”已经不单单是洋人和教民了,而是和洋相关的一切都要消灭。有洋火要杀、穿洋布要杀、吃洋药要杀、用洋货也要杀……这还不算完,还有更荒唐的事情。
《庚子记事》一书记载了义和团在京师的几种行径:
1. 拆铁路拆电线,大师兄们认为这都是洋人用来祸害我们中国的;
2. 大师兄会施法随机抛火把,落到谁家谁就是二毛子。跑出来的杀、救火的杀。不跑的能怎么样?除了被烧死也没别的选择了;
3. 杀教民,当时仅北京及周边就有近两万多人被杀;
4. 数万大师兄围攻西什库大教堂(内有43名法意士兵),不过一个月也没能攻下来。后来他们跑到前门大栅栏开始放火泄愤,结果大火失控近万民居被焚毁,被无辜烧死的不知有多少;
5. 义和团还扬言要取一龙二虎的首级:一龙那就是“汉奸头目”光绪皇帝;二虎是“大汉奸”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匡。(如果没有人背后支持,光是攻击皇帝的言语就必须剿灭了)
到这个时候义和团运动已经癫狂,为杀而杀,因杀而狂欢,仿佛杀光了洋人就可以解除所有的苦难。仿佛洋人到来之前他们都是真的生活在天朝王国里一样。
对于此满清朝廷自然不会去开导拳民,杀光洋人你们一样还是奴才,你们只是工具。他们需要他们保持愚昧。然而愚弄是相互的,朝廷愚弄拳民的同时,拳民也在不知不觉中愚弄了朝廷。看着声势浩大的义和团,朝廷也觉得自己掌握了战胜世间一切的力量。
义和团杀自己人,如果朝廷不管,列强可能也不会管。但是义和团杀洋人,不管朝廷管不管,列强都要管。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表示“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遂于1900年5月28日提出派出“使馆卫队”进入北京保护各国驻华人员。
卫队在东交民巷构筑的简易工事
清廷同意后,5月30日至6月2日联军四百余人进驻北京东交民巷,并且第二批二千余人也已在天津集结完毕。此时清廷内部经过讨论又认为联军的目的不是保护驻华人员,而是计划武力胁迫朝廷(扶持光绪重掌大权),清廷的态度由此转变。
6月19日,清廷向各国使馆发出了通牒。通牒上说,清廷已经不能再保护各国使馆,各国使馆安全自负,并限期24小时内离开北京。清廷的目的是阻止第二批联军入京,并赶走京师的洋人。
第二天德国公使去总理衙门交涉的路上被清军神机营的恩海击毙。同日义和团开始围攻东交民巷,参与围攻的还有清朝的正规军董福祥的甘军。这在事实上已经是宣战了。
因为有了义和团,清廷认为自己可以一扫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阴霾,重现天朝的荣光。慈禧于1900年6月21日,以光绪的名义向11国发布了宣战诏书。
结果如何呢?先说东交民巷,被数万义和团和甘军包围,按照大家设想的一人一口唾沫也把里面的洋人全部淹死了不是?但是围攻了56天也未能攻克。这样的战斗力去打八国联军是什么结果呢?
当时清军的武器装备实际并不比八国联军差,但是清军还没有从古代军队进化为近代军队(战斗纪律、训练、战术理念等差一大截),所以战斗力不如八国联军。义和团就更是乌合之众了,战斗时往往一窝蜂冲在前面,结果一阵排枪就崩溃了,转身而逃反而把后面的清军给冲散了。
八国联军在故宫举行阅兵礼
8月4日集结完毕的八国联军(英、俄、日、美、法、德、意、奥)自天津出发,14日攻克北京。当天,慈禧带着光绪仓皇逃出北京。
逃出北京的老佛爷也算是明白了大师兄们的无能,但是对于老佛爷而言这些拳民还有其最后的价值 -- 背锅。慈禧在出走后发布上谕,将战争的责任推到义和团头上,宣布义和团为乱民,并命令各地清军予以剿杀。
义和团可悲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为生存苦苦挣扎。在热血澎湃的口号、忧君忧国的崇高理想、无敌神功的忽悠下,被洗脑为暴民。最终却又被朝廷无情抛弃并血腥镇压,着实可怜。
将被行刑的拳民
但是他们的手段又让人愤怒。整个运动期间义和团消灭多少敌人?实际数量现在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是至少几十万是公认的。其中洋人仅仅231人,姑且不论这些洋人是不是无辜,剩下的几十万是什么人?实际上都是大清的臣民,是他们的同胞。
杀戮的理由有多么荒诞,只要与洋沾边(例如穿洋布制成的衣服、携带铅笔等)就是被杀的理由;杀戮的手段有多么残忍,文字难以描述,对于很多女性遇害者来说,死亡都是幸福的解脱。
古代屠城大多还刻意地放过小孩,以示不违天和。但在大师兄的眼中,哪里有小孩?只有斩之不尽的妖。
是什么导致原本被压迫的穷苦人,将自己的遭遇百倍千倍的施加于和他们一样穷苦的同胞?是因为民智未开,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掌握不了事实,只能被动接受,所知所解都是被告知。
挣扎于社会底层却又不知道真实的原因,愤怒只能转化为残暴压抑于心中。一个声音告诉他们,一切灾厄都源于“洋”,所以一旦有了发泄的机会,他们就相信杀光眼前的一切“洋”,就能换来朗朗乾坤。
随后一些洋人意识到了部分问题,他们不愿意为满清朝廷背锅,于是发起的庚子退款运动,帮助大清的臣民学习,让他们自己明白。学习的成果是什么,袁世凯、张勋最清楚,人们再也不想感受皇朝的关怀,也不愿意再跪俯于君父面前,叩谢他的恩赐了。
有肌肉无脑髓,有躯体无灵魂。六十一甲子,天道好轮回。
历史就是现代史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看来是要一付对外的窗户,清华就是
就是一群U型锁[捂嘴巴]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笑着哭]
不容易,能看到这样的文章
抵制日货美货,将本田丰田苹果富士康全赶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