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一觉醒来天塌了。
国务院突然甩出红头文件,教师准入门槛直冲云霄:中小学教师可能要求硕士起步,高校教师直接对标博士后。
社交媒体瞬间炸锅,冲上热搜,师范生哭成一片:"救命!我这本科证突然变废纸了?"

当学历焦虑撞上回忆杀,多少人想起了作业本上的火柴人。
那个把浮力公式套进滑轮组的午后,物理老师用红墨水画下戴眼镜的火柴人,举着放大镜质问"捞鱼用渔网还是滑轮"的画面突然清晰。当年让我们笑出眼泪的批改方式,在学历内卷的今天,竟然成了奢侈的"教学奢侈品"。

教育界正在经历魔幻时刻:某985硕士生连夜修改简历:"教培机构助教,求收留",县城中学紧急开会:"明年招老师预算要翻倍",家长群分裂成两派:欢呼"教师精英化"VS怒斥"学历歧视",当教育变成军备竞赛,那些用车标"牛/平方米"的鬼才老师,会不会被学历门槛挡在门外?

教育专家李明坦言:"2019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硕士教师仅占8.7%,一刀切可能让西部学校无人可用。"而某重点中学校长更犀利:"会画火柴人的老师,比只会发论文的博士更懂学生。"
我们在追求教师队伍"高大上"时,是否正在杀死课堂里最珍贵的烟火气?
当所有老师都顶着金光闪闪的学历走进教室,还能不能蹲下来,给搞错公式的孩子画个会吐槽的火柴人?

毕业十年的班长在班级群发问:"如果当年老爷子只有本科学历,按新规连当中学老师的资格都没有,我们还会记得牛顿定律吗?"群里突然沉默,十分钟后,满屏都是当年作业本上扫描的火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