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当年“闯关东”,为啥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方

昌润社会趣事 2024-11-22 22:43:14

现在的东北,新建的高楼大厦如钢筋混凝土铸造般直冲云霄,马路也变得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每个有理想的人,都渴望往高处走,但是,有时候,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种奢望。清末民初的山东人,就面临着这样一个生存的难题。

你可能会问:既然是为了活命,为啥不去江南水乡?那可是"鱼米之乡"啊!这事儿说来就有意思了。

奉天一个省在1920年的财政收入就已经达到2300万大洋,而那时还有很多人纠结着要不要去东北。

这数字究竟有多大?比当时的浙江还多!到了1920年至1930年之间,东北的现代工业产值更是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之多。

然而,在这波经济腾飞之前,东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极其寒冷,冷得让人感到人生充满了寒意。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如同“冰箱”一样的地方,成为了众多山东人的“生命方舟”。

“闯关东”,这个名字听着一点也不温柔,而“闯”字更是使用的恰到好处,这更是一种既不体面又不稳定的迁徙,而是一场要豁出命去的冒险。

"关"指的是山海关,"东"则是关外的东北。这一"闯"字,无疑道尽了无数的无奈与辛酸。

有意思的是,在这场迁徙潮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穷人闯东北,有钱人南下。

在这个看似不合理的选择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对于那些没有资本的普通农民来说,与其去南方做佃农,倒不如选择去东北赌一把。

清政府为防东北偷渡者增多,不得不每年都实行"禁海"政策。但有些人仍执着地向往更高的地方,于是想出了新的办法:绕道河北,从陆路进关。

这一招不仅让更多山东人有了生计,还吸引了一批河北的乡亲们一起北上。

这并不是浪漫的移民潮,而是一场生存保卫战。然而,正是这样的选择,为后来东北的崛起埋下了伏笔。那些只为生存的山东人,可能也没想到,他们的选择会让东北在短短几十年间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然而在历史长河中,山东人为了活命,选择了背井离乡,却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可能是每个山东老乡睡前都在纠结的问题。

南方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江浙一带的水网密布、土地肥沃,令人心驰神往。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想去南方?那让我给你算一下账吧:

第一笔账就是语言关。“听不懂、说不来”,仅仅是方言这一关,就能让人急出一身汗。

在第二笔账上,南方人习惯以细致精耕为主,这与他们种植水田的习惯有关。

然而,最致命的问题是第三笔账——生存关。南方土地大多被地主们占据,即使你去了,能分到一块好地吗?在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不是闹着玩的。

东北的气候确实冷得让人牙齿打颤,但也有其优点,那就是地广人稀,再者东北的文化和语言与山东相似,不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有人说山东人宁愿去严寒的东北,也不去富饶的南方,虽然这听起来好像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实际上,这是他们在生存压力下做出的理性抉择。

山东当时的情况可谓是困难重重:一方面频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另一方面人口的迅速增加也加剧了社会资源的紧张。

虽然东北冬天非常寒冷,但是仍然可以生活得很有尊严。那句“插根木棍当年就能挂果”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从侧面体现了东北土地的肥沃程度。

因此,在"冻死"和"饿死"之间,山东人选择了前者。因为至少在东北,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机会。

山东人的这波操作堪称清末民初版的"逆向思维",有时看似最艰难的选择反而是最好的。

在清朝时期,东北地区被视为龙兴之地,被皇族尊为"祖地"。最初,清政府对这片土地十分重视,甚至达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

清朝政府运用了大招——设立了"柳条边"。"柳条边"是一道由柳条编成的栅栏,在关内外之间划定了一条"三八线"。

可谁知世事难料,风云突变,日本人和俄国人对东北虎视眈眈,一副要来"砸场子"的架势。

形势逼人,清政府政策一度大转弯。原本戒备森严的"闲人免进",变成了"全民开放",甚至开始鼓励关内百姓去东北开荒定居。

这就相当于把原来的"万里长城"变成了"欢迎来战"。

特别从河南、河北、山东地区征集"流民",他们的美名是"充实人口戍边"。实际上,就是需要更多的人去东北充当"人肉盾牌"。

然而,对于当时的山东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原本是偷偷摸摸去的,现在竟然"官方认证"了。

政策放开之后,无比便利:不用再偷渡,不用再绕道,直接光明正大地去就可以了。这让那些原本想去东北但担心被抓的山东人终于吃下了定心丸。

有时候,命运真是太神奇了。看似是清政府被迫无奈的选择,却无意间成了山东人改变命运的转机。这或许正是人们常说的:天无绝人之路吧。

也许这就是历史最为有趣的地方:在看似最糟糕的时刻,它总能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希望。

在东北,你一定听过许多意想不到的生存故事。

"棒打狍子,瓢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虽然听起来像是在吹牛,但在过去的东北地区,这是很常见的事情。

东北这个地方,就像个性格分裂的人:冬天冷得能把人冻成冰棍,但到了春天,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特别是那片黑土地,肥沃得让人无法相信:"插根木棍当年就能挂果",虽然这话有些夸张,但也差不多。

到了东北你可不能躺平,因为在这片土地上,山东人过的是“白天拼命干,晚上拼命冻”的日子。

然而这帮山东老乡始终有一股子不甘示弱的劲头:天再冷,他们也得干活;地再荒芜,也得种粮食。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辛勤耕耘、努力创造,将原本的荒地变成了良田,将野外变成了温馨的家园。

最厉害的是啥呢?就是这些山东人成功地带动了东北的经济发展!

来看看这组数据:1920年的奉天省(现在的辽宁),光是财政收入就达到了2300万大洋,这个数字比当时的浙江还多。这说明我们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再过十年,东北的工业发展更是异常惊人,直接占到了全国的半壁江山,由此可见,从"一贫如洗"到"工业宝地",这一转变之迅速。

山东人在东北站稳脚跟,关键就在于他们能吃苦、能受罪、能干活。

南方人做生意的本领有目共睹,但说到开荒种地,就得看北方人的表现了,尤其是山东人。他们骨子里就有一股"硬干"的劲儿,在东北这种充满挑战的地方,反而成了他们的优势。

而且在东北,只要你愿意努力工作,就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不像南方,要么只能做小买卖,要么只能给地主种地,选择的余地很小。

所以,你看当年那些被逼无奈"闯关东"的山东人,反而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最初他们是为了逃荒,谁又能想到,最后却成为了一段传奇呢?

今天走在东北的大街小巷,你能处处感受到关东文化的气息。豪爽的性格,实在的做派,还有那口地道的东北话,都蕴含着山东元素。

山东人能在东北"混"得这么好,绝不仅仅是靠一把子力气,关键在于两地的文化非常契合。

北方人说话都直来直去,都很重感情,很看重哥们义气,连过日子的方式都非常相似。

当年那些山东老乡,拖家带口背井离乡,来到东北,在这里扎根,开枝散叶。他们这是不仅仅是换个地方住,更是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开始。

现在的东北人,有很多人的家谱都能追溯到山东。这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当年的那场"闯关东",早已超越了简单的人口迁移,已经形成了一段深深印刻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共同记忆。

历史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记录过去,更在无形中塑造着未来。山东人和东北人之间的“情缘”,终究变成了一段说不完的佳话。

0 阅读:0

昌润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