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境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中秋,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团圆节。八月十五这天,家人围坐,赏着天上的月亮,吃着美味的月饼,共享团圆之乐。此刻,会觉得大半年的奔波都是值得的,漂泊的心在这一刻找到了归宿。
所以杜甫才感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明月,因为代表了团圆,带着乡愁的气息,才会觉得分外的圆。
所以李白才感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乡的游子,出走半生,最难过的一关,便是思乡,唯有故乡的月,能治愈万般思念。
而在王建的诗中,更是将中秋的思念,写的牵肠挂肚:八月十五夜的思念,又落入了哪些不得团聚的人家里呢?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
他出身寒微,没有过硬的家世背景,能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一席之地,全凭着自己积极向上的干劲儿。他的仕途也十分坎坷,年轻时为了入仕,曾一度从军,后来到了46岁才得以入仕。他前后担任过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来又做过陕州司马,故而世称王司马。
他的乐府诗成就颇高,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因为与底层百姓接触颇多,他十分同情百姓的疾苦,故而作品中的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便是如此。
这个中秋之夜,他对着月亮,想起了朋友杜郎中(即杜元颖),于是以月为核心,寄托了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及秋夜的淡淡哀愁。
而他的哀愁,不仅仅是单一的朋友间的思念之情,还将这份个人的情感推向了更广阔的空间,想到世间千千万万的人家,是否在中秋团圆夜里阖家团圆了呢?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一一赏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开篇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秋夜月下的静谧画面。
月光如水,洒满中庭,地面上顿时呈现出一种银白色的光泽,树木间栖息着乌鸦,显得格外的宁静。秋夜渐凉,清冷的露水悄无声息的凝结,打湿了开得正茂盛的桂花。后一句以冷露和桂花为元素,增添了秋夜的清凉与芬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感。
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冷而美丽的月夜世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后两句诗,诗人由景入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中秋之夜,明月高悬,人们纷纷仰望星空,寄托着各自的思念与情感。而诗人却不禁要问:“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也透露出一种对人间情感的普遍关怀。
安史之乱后,大唐国运逐渐走向衰弱,政局不稳,民不聊生自是常态。出身微寒的诗人自是有亲身体会。故而在万家团圆时刻,他不仅仅是担心着自己,更是担忧着天下所有渴望团圆的人家。炊烟袅袅,哪一家又有未曾归家的游子,不能享受阖家团圆的喜庆呢?
“秋思”二字也巧妙地呼应了前文的“冷露”和“桂花”,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连贯和统一。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在王建的诗中,还有许多反应田家、水夫、海人、蚕农、织妇等劳动者悲惨生活的作品,如《田家行》、《簇蚕辞》、《当窗织》、《织锦曲》、《促刺词》、《去妇》、《水夫谣》、《海人谣》等。
底层劳动人民备受残酷剥削、压迫,王建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唯有通过诗歌的形式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不知秋思落谁家”正是体现了诗人的这种担忧与同情。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诗意中秋,岁岁月明,又是一年中秋夜。月亮还是那一轮月亮,时光却已经从大唐流逝到了21世纪的新中国。伟大的祖国给了我们一个海晏河清的社会,我们得以在和谐的社会中快乐的成长,然而也有为了生活、理想不得不离家的游子。
中秋团圆夜,不知秋思落谁家,那些远在他乡的游子,可曾回家与家人团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