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珍惜此刻的团圆,在岁月的轮回中期待下一次团圆

诗词人柳月青 2024-09-17 14:26:35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

中秋的由来其实与四季息息相关。

四季中,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正好在这三个月的中间,所以叫做中秋。这个在宋代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有记载,书中还说:“此夜月色倍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此时逢十五,月亮正圆,称为“望”。格外明亮、圆满的月亮让人想起“团圆”二字,故而也有了“月圆人也团圆”的寓意。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些流传已久的习俗。比如赏月、看花灯,饮桂花酒,吃月饼等等。

一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对着天上的明月,吃着美味的月饼,阖家团圆,其乐融融。久而久之,中秋节也成为了我国除春节外最大的团圆节。

苏轼在诗中写过: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表达出中秋有赏月的习俗。他还写过: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写得是吃月饼的习俗。到了清朝,这个习俗更为普遍,比如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清代沈兆褆的《吉林纪事诗》中写了: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

当然,因为中秋节的历史悠久,从上古时期的秋夕祭月,到汉代的普及,唐代的定型,两宋以后的盛行,所以也有了许多经典的传说以及文学作品。比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李商隐的诗中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说的便是嫦娥奔月的传说,

文学作品中也围绕着月亮这一意象产生了许多佳作。比如杜甫赋予了月亮“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张九龄赋予了月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思念之情,唐文圭直接道出了朗月当空的团圆意境:“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也是中秋”。苏轼则借月之圆缺比喻人间的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是啊,月圆容易,人间团圆却不易,有缺憾才是人生常态,故而“团圆”格外的让人珍惜。

月照人心,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轮明月。这轮明月,从新月到弦月再到望月,每一次轮回就是一次阴晴圆缺。月终会圆,满了会缺,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那就珍惜此刻的团圆,在岁月的轮回中期待着下一次团圆!

在此,也祝愿所有的朋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 阅读:37

诗词人柳月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