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升起。戈尔巴乔夫目睹此景,心情复杂。苏联,曾是世界最大帝国,能抗衡美国的唯一国家,一夜解体。许多人指责戈尔巴乔夫“自残式”改革导致苏联解体,却未看到,当时苏联经济已病入膏肓,解体势不可挡,他不过是尽力延缓这艘破船沉没速度的修补匠。
苏联解体后,欧美国家欢庆,中国亦松一口气。过去20年,苏联被视为比美更危险的敌人,今已消失,我国北部边境防务压力大幅减轻。追溯中苏恩怨,始于1958年,赫鲁晓夫向中方提要求,毛主席怒斥为侮辱并拒绝。此事标志着中苏长达半世纪对抗的开端。
【中苏关系恶化是历史的必然】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基础薄弱。朝鲜战争后,美西方全面打压中国。为此,毛主席决定“一边倒”,加强与苏联友好,我们亲切地称苏联为“老大哥”。苏联与中国的联系始于“十月革命”后,该革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首次伟大实践,标志着苏俄成为首个无产阶级政权。
“十月革命”成功后,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经验,马列著作被进步青年如李大钊、陈独秀、王尽美、邓恩铭及毛主席等首批传播者所研读。1924年1月,孙中山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虽次年病逝致政策未全落实,但仍显苏俄革命成功对中国早期革命者的启蒙影响。
既然“老大哥”曾是中国革命导师且给予诸多援助,为何中苏关系恶化成必然?简而言之,根源在于大国沙文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即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宣扬俄罗斯民族至高无上,非俄罗斯民族应受其支配,此观念成为俄罗斯近代频繁对外扩张的托词。
极端思想在沙俄时期成型,追溯俄罗斯历史,可见其民族内心深藏不安,此不安感早已融入民族基因,成为崇尚武力扩张的根源。公元862年,为避免战乱,北欧一支族群迁徙至乌克兰、白俄罗斯区域,创立俄罗斯首个王朝留里克王朝,定都基辅,故又称其为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曾极盛一时,却常遭维京人、日耳曼人侵袭。其君主虽努力融入欧洲文明,但因东正教与天主教差异,遭抵制。最终,在蒙古人征服下,基辅罗斯分裂。十七世纪,俄罗斯民族创立了罗曼诺夫王朝。经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等杰出君主统治,俄罗斯帝国逐渐强盛,并最终位列世界强国之中。然而,欧洲此时已历经资产阶级与工业革命,反观俄罗斯帝国,仍固守落后的农奴制,因此,即便其综合国力雄厚,在欧洲人眼中仍被视为蛮夷。
俄罗斯人回应西方鄙夷的方式被视为战争。自十八世纪起,沙俄向西与多国交战,向东清除蒙古、鞑靼残余,逐步奠定了现今俄罗斯辽阔的疆域。沙俄扩张时与中国利益冲突,康熙时期,沙俄殖民军与清军发生雅克萨之战,后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名义平等,实则不然。清末,沙俄加速侵吞中国领土,签《瑷珲条约》等,共占中国588万平方公里。至1904年,其东扩与日本冲突,日俄战争中惨败,东扩遂止。
审视俄罗斯古代两大王朝,可发现历代君主普遍将对外扩张视为执政的首要任务。俄罗斯民族历经众多流血牺牲,且东欧多平原,防御艰难,故每次外族入侵损失惨重。为求安全,他们竭力扩张领土,形成更大战略纵深,逐渐形成了扩张性的大国沙文主义。“十月革命”后,列宁任苏俄首任领导人。1917年11月,苏维埃政府颁布《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倡导民族平等,使苏俄的大国沙文主义在此期间有所缓和。
斯大林执政后,受权力欲望及国际形势影响,苏联内部重又确立了“以俄罗斯民族为主导”的观念。纳粹德国扩张后,苏联深感不安,先与德国瓜分波兰,再入侵芬兰,后于雅尔塔会议推动外蒙古独立,斯大林之举,皆如沙俄君主,旨在扩大战略纵深。二战后,华沙条约组织诞生,苏联为对抗美国加剧对卫星国掠夺。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需迎合苏联利益,违者如1956年匈牙利事件,苏联不惜诉诸武力镇压。
因此,苏联与其被视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更像是个汲取资源的“吸血鬼”。中国坚持独立外交,不会依附他国,对苏联而言,中国只是个不愿顺从的伙伴。此外,中国独具潜力,与东欧小国迥异。中苏边界绵长,无论中国社会制度如何,均对苏联构成潜在威胁,故中苏关系恶化乃历史必然。【“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事件】尽管中苏关系恶化是历史趋势,但恶化前必有触发点,中苏就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谈判破裂,是直接导致了双方关系恶化的原因。
1958年初,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致函彭德怀,提议在海南岛共建长波电台并共享,细节由驻华大使尤金向毛主席说明。长波电台发射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因其波长越长,穿透力和信息传递能力越强,故在军事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957年12月,苏联成功打造首艘核动力潜艇,成为对抗美国的关键筹码。彼时,美国在导弹与轰炸机技术上领先苏联,战略核打击能力亦稍强。核潜艇因高度隐蔽性,始终作为二次核打击的核心力量。基于此,苏联方面得以在某种程度上挽回劣势。
然而,苏联当前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如何与太平洋远航的核潜艇通讯?解决之道在于,于海南岛设立长波电台作为联络手段。当时,中国已组建潜艇部队,虽均为常规动力,但长波电台的建立对中国潜艇部队的发展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尤金向毛主席提议:长波电台建设由中苏合资,其中苏联承担7000万卢布,中国负责4000万卢布,实现两国共同投资建设。毛主席明白“无付出则无收获”的道理,因此他敏锐地询问尤金:“关于那电台,它的所有权究竟归属于谁?”
尤金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关于所有权,自然是依据各自的出资比例来进行分配的。”简而言之,苏联因拥有更多所有权比例,将对该电台拥有更大支配权,并会派遣部队驻扎,以确保其权益。这关乎敏感的主权问题,中国作为独立国家,绝不容许外国军队在本国驻扎,这是不容置疑的原则。1955年,中国刚收回旅顺港,此事自新中国成立前夕便与苏联谈判。现旅顺苏军已撤,苏联却欲驻军海南岛,这无疑触碰了中国的底线。鉴于中苏关系未彻底破裂,毛主席提议调整计划:中国全资建设电台并拥有所有权,苏方提供技术支持并获使用权,双方共享情报。
这实为中国能做的最大妥协,因中国海军正处初创期,潜艇部队仅限于近海活动,对长波电台的需求并不迫切。对刚结束朝鲜战争的中国,建设长波电台资金庞大,维护费高昂,还需建多座发电站供电。然而,尤金拒绝了此提议,导致双方首次谈判失败。7月,尤金携赫鲁晓夫新方案再访中南海见毛主席,提议组建中苏联合舰队,并考虑越南加入,中方可派员赴莫斯科详谈。
尤金明确表示:“中国关心的舰艇技术,苏联若拥有,必会分享给中国,无需中国自行研发。”毛主席敏锐察觉苏联的陷阱,虽名为联合舰队,但中国海军实力远不及苏联,实则苏联将掌握该舰队的绝对指挥权。更为关键的是,若两国组建联合舰队,苏军舰艇将获准使用中国沿岸港口,这实为赫鲁晓夫扩张思想的体现,虽未诉诸武力,但其提案已侵犯中国主权。若中国沿岸港口变为联合舰队补给站,美苏冲突时,它们将成美军首要攻击目标,类似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军对古巴的态势。
赫鲁晓夫转嫁危险于他国的行径极其狠毒,其恶劣程度相较沙俄侵略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毛主席听完尤金之言,情绪激动难掩:“此乃侮辱,断不可接受!”会谈终以不快告终。此次事件致中苏关系恶化,两国蜜月期终结。赫鲁晓夫屡公开指责我党决策,双方矛盾激化,苏联断援并撤回全部技术专家。
【结语】审视中苏四十年交锋史,可见毛主席当年决策之明智。两国关系破裂后,中国军工确曾历经艰难岁月。这可视为上天对中国的试炼,若接纳赫鲁晓夫的“长波电台”与“联合舰队”建议,中苏关系或延缓恶化,但中国将失军工自主权,恐成美苏角力的牺牲品。
“授鱼不如授渔”,中国军工人员明此理,无苏援亦坚毅前行。七十载后,中国海军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而昔日苏系装备在俄乌冲突中显露疲态。斯拉夫人骨子里的扩张思想依旧存在,对这个崇尚武力的民族,应采取何种态度,不同人有不同看法,难以一概而论。#百家说史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