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道关卡,面对不稳定的大环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目光转向体制内岗位,使得公考成为当下一大潮流,即便上岸率非常低,也没能抵消大学生的报考热情。
主要是公务员岗位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以及丰厚的福利待遇,不管市场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他们按时发工资,就连退休后也更有保障。
在公考大军中,普本生成为主力军,其实不只有普本生对公务员岗位感兴趣,很多名校高材生同样如此,不过他们加入公务员队伍的途径并不唯一,其中比较受欢迎的可谓是选调生,毕业后的起点就非常高,从事公务员的管理岗位,只要能力足够强,未来晋升并不是难事。
如今是个重视学历的时代,高学历者不管走到哪里都比较吃香,在公务员队伍中同样如此,名校高材生不仅能参加省考和国考,还可以报考选调生,未来的仕途之路,要比普通公务员更为顺畅。
众所周知,公务员不只有上岸难,被录取后想要晋升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基层人员,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职位和工作内容没有任何变化,毕竟公务员队伍庞大,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人才,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当然,如若他们学识丰富,工作能力强,也会迎来破格晋升,尤其是通过选调生升上来的公务员,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再加上独到的远见与出众的教育背景,未来发展不可估量。
比如江苏省南京市市长陈之常,就是选调生出身,在高考大省江苏,能够脱颖而出考上名校,可见学历能力不一般,作为标准的70后,可能在大学生看来,他并不年轻,但在公务员队伍中,此年龄能够晋升为市长级别,并不容易,而他也被称为江苏“最年轻”的市长,足以说明他有着过人之处。
大学生们看到陈之常的照片后,纷纷表示他样貌端正一身正气,不管走到哪里,都气场十足,在工作期间,更是兢兢业业,据了解,他在基层工作期间,为人十分随和,没有任何官架子,备受当地群众的好评,并在短时间内做出诸多成绩,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
陈之常1974年出生,四十几岁就能胜任市长一职,在全国公务员队伍中,都十分抢眼,而他坚毅的眼神,给当代大学生不少学习的动力,也让那些准备参加公考的大学生更有信心。
对于如此优秀的干部,网友们也比较关心他的教育经历,尤其是选调生出生,第一学历都不一般,陈之常同样如此,在1992年,他参加了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政法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录取,在那个年代,学历还没有被编制,大专生都备受青睐,何况这位名校高材生。
陈之常的专业是行政管理类,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专业技能有很大提升,这一专业在体制内非常受欢迎,他毕业后也如愿加入到公务员队伍。
毕业初期,他在北京崇文区工作,属于基层科员,之后工作岗位有所变化,但一直在崇文区任职,直到20017年,他以副领队的身份参加援藏工作,在援藏的三年时间里,他任职拉萨市副市长,在他的领导下,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他的工作能力和远见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
提到援藏工作,很多大学生并不陌生,几年来,有不少大学生选择报考西部计划或者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后,在报考公务员岗位时更具优势,不过很多有西部计划经历的大学生纷纷表示,两年的基层工作,让他们受益匪浅,同时也非常辛苦,不少大学生中途放弃。
而这位陈市长,在最艰苦的地方一干就是三年,而且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成绩,说明他不仅学识渊博、工作能力强,还很能吃苦,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标杆。
陈市长的工作态度,以及教育经历,都值得大学生学习,如今有很多大学生,选择公考无非看中此岗位的稳定性,部分人上岸后开始提前进入“养老”模式。
陈之常走上公务员岗位后,并没有满足于此,依然在不断学习,并对于工作全力以赴,即便已经有了不错的成绩,还主动申请援藏,这份勇气值得为其点赞。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速删)#一起创作吧#
LANDBRIDGE INTERNATI
繼續加油
用户10xxx37
希望陈市长以马晓磊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
Helloじ☆ Baby
行政管理专业,在公考里面,根本没有岗位,只能报考三不限!!!
外地人
不能忘记父母养育党的栽培
Helloじ☆ Baby 回复 06-22 22:19
跟群众无关…
海子
愿初心永葆,祝工作顺利。
老马识途
希望是为民办事的能人。
外地人
把南京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