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隐患大
一户人家起火,在烟囱效应的加持下,火势会迅速往上蔓延。
或许有人说,发生火灾就等人来救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国内绝大多数消防云梯只有50米,假设每层楼3米,也就是说一旦超过17层,消防云梯无法正常工作。
这时候咋办?
消防员需要背着沉重的救火设备,从一楼靠着双脚往上爬,楼层越高,火势蔓延越快,黄金救援时间越短,受灾居民死亡率越高。
况且在火灾中,绝大多数遇难者都是被毒气给毒死的,在清醒状态下,真正被大火吞噬没几个。
或许又有人说,咱国内有100米的消防云梯,你可别瞎说。
100米的消防云梯确实有,但配备的少,假设城西A小区30层着火,只有城东有一架100米的消防云梯,而城东到城西的交通耗时超过30分钟,你觉得意义大吗。
以上还只是讨论17层以上的楼房,而本文说的超高层楼房,动辄超过30层,有些甚至超过50层。
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可想而知。
生活不方便,破损速度快,维护难
以常见的2梯4户来算,50层共有200户,每户3人,一栋楼有600人,这比我们村子的人都多……
上下班最难受的就是等电梯,每次开电梯门都挤满了人,对于女性来讲,夏季有些不方便,其中不乏还有“咸猪手”。
如果11层住宅等电梯的时间是1分钟,那么50层住宅等电梯的时间动辄5~15分钟,因为你挤不进去呀……只能不断等下一趟。
所以住在超高层楼房的住户,非必要情况下,不太愿意出门,等电梯太折磨人了。
还有用水问题,就算装了增压泵,在用水高峰期,水流量也很小。
不容忽视的是,人越多,越密集,建筑的破损速度越快,例如垃圾乱丢、绿化变秃噜皮、健身器材破损、墙壁乱涂乱画等。
有业主提出要维护。
物业:“行啊,每户交200元。”
业主A:“凭啥交钱,谁要维护谁出钱,反正我不给,再烦物业费我都不给!”
业主B:“是啊!我都不住这!交什么钱!没门!”
“众口难调”在超高层住宅体现的淋漓尽致,就算某个决策往好的方面发展,也总有一大批人站出来反对,所以住户只能“被迫摆烂”。
过了20年,超高层楼房乱糟糟的不成样,而那些5层、11层的楼房依旧干净整洁。
到时候卖也卖不掉,咋办……
2.公寓首付门槛高
很多人冲着公寓便宜去买,但是公寓的首付需要50%,以总价100万计算,首付需要50万。
商品房的首付只要20%~30%,就算以30%计算,能购买165万左右的商品房。
公寓总价100万,首付50万。
商品房总价165万,首付50万。
有人说,咱要是有那么多钱,还至于买公寓吗?如果结合以下几点因素,你还觉得公寓好吗?
首先是产权问题,公寓只有40~50年,在产权到期后,公寓的续期条件是否会跟商品房一样,还是会被区别对待?这是一个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其次是落户难,成年人买房必需要考虑“书包”,除非你一辈子不结婚,或者有几套房,那当我没说。
最后是水电成本高,公寓水电标准按商业计算,用水单价3~5元/吨,用电单价1~1.5元/度,夏天开空调肉疼,冬季靠棉被取暖,用点水还精打细算,如果正常住宅一个月水电300元,那么公寓水电起码600元以上。
还没算上“鱼龙混杂”,因为公寓属于商住两用,没准你家邻居是一个美容美发工作室,每天音乐放个不停,这种居住体验真的好吗?
当下,正儿八经的商品房降价幅度高达50%都卖不掉,又有谁还会去买公寓…
3.商住一体房但凡在商住一体房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噪音”是真的特别烦人!
楼下大喇叭每天在播放促销活动,还有娱乐广场的音乐。
到了夏天,很多商铺在外面放几张桌子,一大群人喝着酒吵个不停,深夜都不得让人安宁。
过一段时间,楼下商铺转让后开始装修,又是一阵噪音!
如果商业街有酒吧,那就更糟心窝火了,凌晨3点发酒疯大吼大叫的,数不胜数,打电话投诉也没用。
做餐饮的店铺一多,周围环境也好不到哪里去,脏水乱泼,残渣乱丢,油烟呛到不敢开窗……
至于车位,就更别想了,特别是节假日,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车位……
苦不堪言的你找到物业寻求帮助,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勤劳的牛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