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来越多人搬离大平层?房产中介说漏嘴,这些缺点太明显!

蝉说春秋 2025-01-03 02:39:07

元旦聚会,听我一个房产中介的老同学说,之前热度很高的大平层,最近降价50%都没人买。

从连夜排队到无人问津,为什么大平层不“香”了?

什么叫“大平层”?

很多朋友觉得,只要套内面积超过150平,就能称为“大平层”。

其实是错的。

首先,大平层的面积通常需要超过200平方,且客厅、餐厅、厨房、卧室、书房等功能区在同一平层。

其次,住宅区需要在城市核心地段,拥有优质的景观资源或学区资源以及社区配套资源。

也就是说,你在郊区买一套200平的大房子,严格意义上并非真正的大平层。

大平层的优点显而易见,设计时尚、物业优质、交通便利,没有密集型小区那么吵闹,周边配套设施多,例如电影院、购物中心、医院、学校等。

同时,大平层又不像别墅区一样“孤独”,小区内仍然充满着烟火气,让人有种安心感。

大平层为什么不受欢迎了?

1.生活成本高

首先是物业费,一般在2.5~3元/平/月,就算取最低值2.5元,以200平方计算,每年物业费6000元。

据我所知,大平层的物业费都在8000左右,再加上公共管理费(部分小区)、车位管理费等,每年综合支出超过1万元。

大平层普遍有一个超大客厅,情景模拟一下,夏季开空调,25平的客厅一会就凉快了,而大平层的客厅面积往往高达50~75平,大功率空调那电费,基本都在1000元以上,再加上卧室也要开空调。

冬天开地暖也是同理,所以仅仅每年的制冷、制暖费用,可能都要6000元以上。

有人说,咱不开空调地暖行不行?

我只想说,大平层一般都有老人和小孩,大人为了省点钱,抗冻抗热也就算了,老人小孩咋办?

所以有些费用还真没法省。

2.空间浪费率高

或许有人羡慕200平的大房子,但根据大量真实居住体验来总结,40%的面积都用不着。

这还是在一家5口,有老人有小孩的情况下,如果一家3口或者一对年轻夫妻居住,房屋利用率有50%就不错了。

房子大,意味着每次打扫卫生,都是一场痛苦折磨,好不容易休息一天,结果半天都在搞卫生……还累的气喘吁吁,根本没心思出去玩。

此外,住在大平层也有很多尴尬的地方。

吃饭要人喊,找人要一个个房间找,每天走路步数动辄超过1万步,所以很多人直接在客厅放张小床……

找东西就更不方便了,例如手机、钥匙这种不起眼的小物件,一旦忘记放在哪,200平的房子够你找半天的……

3.噪音特别影响生活

或许有人说,大平层能有什么噪音?

其实,大平层才是所有住宅类型中噪音最严重的。

高层商品房,居住人数基本不超过3~4人,老年人占比偏低。

别墅就更不用提了,独门独户完全没有噪音困扰。

大平层的居住人口一般都超过5人,涵盖祖孙三代人,又或者夫妻俩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生活。

这就导致你会天天听见楼上各种噪音,拉椅子、玩具、蹦跳声、吵闹等,早上你还在睡觉,楼上老年人开始活动了,晚上你准备睡觉,楼上小娃娃还在闹腾。

于是你想去解决问题,私下沟通、找物业调节、报警处理等,最后换来一肚子气,影响生活的同时还影响工作。

同理,你家楼下,也在遭受噪音困扰,大家都在“互相伤害”,邻里矛盾激化后,居住体验感急剧下降。

4.二次销售难度大

在行情好的时候,很多人兜里有点钱,并且工作稳定,于是掏出所有积蓄购买大平层。

结果在行情不佳的时候,很多年薪几十万的公司中层,收入直接降到几万,甚至失业。

银行贷款要还,工作收入锐减,还要担负一家人的生活开销、老人医疗开支、子女教育开支,怎么办?

只能咬牙忍痛卖掉。

结果房产中介说,市场上最难卖的就是大平层,别墅库存量少,属于真正有钱人的消费品,但是大平层不同。

大平层是中产阶级的消费品,而这些中产阶级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会主动降低购买欲望。

也就是说,经济好的时候,大平层有的是人抢购,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会纷纷抛售,真正的富豪又看不上大平层,属于典型的“砸手里了”。

以杭州举例,大平层月成交量超过5套的小区,仅有6个。

你忍痛降价,其他卖家也在降,归根到底,大平层并不是刚需,二次销售难度大。

0 阅读:0
蝉说春秋

蝉说春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