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脾气好

叶文稿的文字世界 2024-09-20 16:01:40

记得爷爷还在世时,经常和我提起之前和他一个村的一位老头。

每每提到他,爷爷总是赞不绝口。

他说,那是个极好的人,对人很和善,从不抱怨生活,从没对人发过脾气。

最让爷爷印象深刻的是他吃饭,如果一道菜炒咸了,老头会说:咸了有味道。

而如果一道菜盐放少了,他又会说:淡了少喝点水。

说到这里,爷爷总忍不住要感慨,多好的人呀,和这种人呆在一起何愁生活没有盼头。

可惜,那时我年幼无知,只觉老头好笑,看不透他谦虚平和背后的智慧。

现在想来还真是如一句诗偈所言:慧根多则脾气柔,障门开则嗔念起。

若不是有足够的智慧,能看透生活的本质,又怎会对人生之不如意那么坦然与平和。

性躁者一事无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在面临难题时,性情暴躁往往会大发雷霆,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一股脑的倾倒出来,而忽视解决问题本身。

反观是那些好脾气的人,总能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地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发泄自己的情绪。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被刻画成一个虽有才华,但气量狭小、容易动怒的形象。

小说中,赤壁之战后,周瑜顺势进攻荆州,与曹仁数番大战,自己还受了箭伤,好不容易占得上风,

而诸葛亮却顺势不费吹灰之力取了荆州,周瑜因为嫉妒导致箭伤复发、金疮迸裂。

此后,周瑜几次三番与诸葛亮斗智,都处于下风。

还引出了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的典故。

自始至终,周瑜都没有反思自己的策略失误,而是一味地对诸葛亮心怀怨恨、大发脾气,最终被 “气死”。

虽然在正史中周瑜并非如此形象,但这一文学形象也是无数脾气暴躁之人的写照。

听过这样一句话“愤怒就是愤怒,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当我们把所有的精力、能量都用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便会被愤怒蒙蔽双眼,失去了解决问题的理性与智慧。

鲁迅说: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 —— 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开始的不幸。”

没有人一开始就有包容万千的胸襟,都是通过突破一次次磨难而练就的。

而遇事只知道发脾气的人,永远学不会静下来解决问题。

如此,何担大任?

性缓者功有所成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里说:

“真正的智慧,是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远离了偏激的淡漠。”

在面对他人的刁难时,脾气好的人能够做到不被他人的行为或言语轻易激怒,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这正是智慧的表现。

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叫做《晏子使楚》:大概就是讲一位使臣名叫晏子代表齐国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他身材矮小,便故意让人在城门旁边挖了一个狗洞,想让晏子从狗洞进城,以此来羞辱他和齐国。

晏子没有生气,而是冷静地说:

“只有到狗国访问才钻狗洞,我现在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从这里进去。”

楚王见此计不成,又在招待晏子的宴会上,让人押着一个齐国的犯人经过,说齐国人不遵纪守法。

晏子则巧妙回应: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如此看来,当晏子面临楚王的羞辱时,如果只顾眼前之际,大发雷霆,逞一时口舌之快,那就正中楚王下怀,反倒还落了一个齐国人蛮横无理的坏名声。

而晏子就是想到这一层面,沉着应对,凭借自己高超的语言艺术,既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又让楚王自讨没趣。谦逊平和,却不失大国风范。

《菜根谭》有言: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难以取得成就。

而心态平和、脾气好的人则会有诸多福气聚集。

懂得控制情绪、保持平和心态的人更易获得成功和幸福。

用成长扩宽心胸

浅薄之人,易躁易怒;博识之士,平和宽厚。

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心境平和谦逊温良的人无疑不是见过世界万千,经历过风风雨雨,才修炼出一颗宽广仁厚的胸襟。

甘地一生致力于印度的独立运动,他曾在英国留学,接触到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也深刻体会到印度在殖民统治下的苦难。

他带领印度人民通过非暴力抵抗的方式与英国殖民统治进行长期斗争。

在斗争的过程中,他被监禁、被打压、被通缉……

整日在巨大的压力下与强大的英国殖民统治作斗争。

因为深知民生疾苦,也知道推翻殖民统治对于印度人民的意义所在。

甘地有着超乎常人平和与宽容,他坚信非暴力的力量,用爱和理解去感化敌人。

他经历的非人待遇让他明白,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以爱和宽容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

一直很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经历过大是大非的人会走向两个截然不同的轨迹:

一是被生活打败,变得喜怒无常。

二是经过苦难的打磨,体会过人情冷暖,对内宠辱不惊,此心光明。向外,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温柔与善意。

唐代禅宗青原行思大师的语录:

“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生命是一场修行,阅历浅薄者遇事只知发泄情绪,终难成事,是为无知。

而见多识广者,面对变故则处变不惊,静下心来寻找破解之道,是为大智慧。

所以如果有一天,那些曾经不堪忍受的各种人与事,已不再能左右你的情绪。

那不是你的性格变好了,而是你已经到达更高的层次。

1 阅读:35

叶文稿的文字世界

简介:心理,情感,拆解、拼合。世界无温度,唯有心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