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词、大调的vivo为何做成了一件件大事?

趣写观点 2025-01-09 21:53:50

不管外界多么喧嚣浮躁,vivo的一些故事,我们可能会一提再提。

这家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走过30年风雨的科技企业,实在有点特殊。它从功能机穿越到智能机,发布了差不多100多款旗舰产品,但几乎没有出现过重大误判和重大业绩挑战,以非常平稳松弛的步态穿越了周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以至于“为何vivo很少犯错”成为了不少友商战略会的讨论话题。

它一年到头,几乎不会唱什么激昂、壮阔的大词大调,看起来默默无闻,但在一个又一个的季度节点,人们总是能在销售前五里看到这个蓝色品牌的身影。2020-2024年,在整个行业陷入低迷的语境下,vivo高端产品快速突破逆势增长,销量份额持续保持中国市场第一名,同时跻身全球TOP5。实打实的成绩,和近乎在热搜头条隐匿的半透明身份形成强烈反差。

一个朴素的话题被反复讨论:vivo到底做对了什么?2024岁末,在一年一期一会的vivo会客厅,一些被反复验证了科学性的老答案,也添加了新的注解。

本分永远不过时

“’本分‘这个词在中国,你说它是个褒义词吗?好像最多是个中性词。在部分群体看来,你说这个家伙很本分,就像是骂他,这家伙很笨。”这是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在访谈时抛出的问题。

而这家以本分作为企业文化最高纲领的公司,几十年的发展脉络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本分这个词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看似陈旧和不合时宜,但却是永恒稀缺的优秀品质。

2024年,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企业家卷入了让老板做大IP的逻辑里,各种上直播,不停起话题,找噱头,但事实上,靠话题、炒作是不能把企业家的形象立起来的,最终得靠几十年如一日的产品和服务来搭建产品力,进而强化品牌,企业做好了,业绩扎实,那么人们自然而然会感兴趣企业的掌舵人做对了什么。没有好的产品做支撑和对用户履约,勿谈IP。

这方面,vivo的掌门人沈炜可以说是行业最低调至极的存在了。翻翻网上的报道,可以说是鲜见。但事实上,这个低调的掌门人却在这些年,将vivo带到了一个又一个的远方。

这就是企业高管践行本分的最直接体现。到底什么才算vivo的本分?沈炜曾对本分有详细的表达,他提到:“本分是首先明辨是非对错而无利益导向的坚守,本分是凡事追求长远而不只争朝夕的态度,本分是所思所言所行高度一致的践行,本分是坚持独立深层次思考而不盲从大流的清醒,本分是不为果只埋头种因的执着,本分是清楚自我能力而时时必须聚焦的减法,本分是能够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的修炼,本分是有问题时首先求责于己的观念,本分是既能共苦更能同甘的利益分享”。本分像是vivo需要天天讲、年年讲的立业根本。

而本分文化已经被总结为一套系统的战略哲学体系:从 “本心而为”的平和心态出发,到“埋头种因”的行动落地,再到“用户导向型创新”的科学管理应用,以达到“雁行致远”的更健康更长久。

好的企业文化一定不能是空中楼阁,更不能只限于高管的运筹帷幄,而是全体员工思想和行动的合一。很多企业都面临着战略制定和实现的挑战,但大多数企业从战略到执行的价值创造之路并不清晰。

vivo的本分文化落地靠的是COO胡柏山提出的“ECR管理方法”,要求在做决策时先拷问是否做到“三个闭环”,即体验闭环,要求决策从用户需求出发,到用户利益点,再回到用户体验;商业闭环,要求考虑投资/产品利益点排序,并且重视品牌传播效率和支撑产品溢价等问题,最终达成商业结果正反馈;心智闭环,从产品利益点出发持续沟通落地到感知价值。这三个闭环几乎在任何管理层会议上都会被胡拷问,做到了才叫“本分”。

“文化管理+方法论”咬合齿轮,帮助企业跨越文化战略和实施的鸿沟,指导业务“少犯错”且不断获胜。

对内,本分理念已经深入每个vivo人心中,让vivo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无为而治”。

对外,vivo本分的形象已经清晰构建。有媒体做年终调研,访问600个vivo用户,35%的人认为本分这个关键词符合对vivo的印象,而供应商更多的选择是踏实。

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网上翻看诸多媒体报道,写到vivo时话术都非常克制和冷静,没有爆炸性的激进话术,一如这家企业的低调气质。冯仑认为,如果价值观对,你就埋头做,让时间证明。那些大词永远不要管,经济学家讲的大词,帮不了你几年。

当很多企业在不确定的和不连续的环境中,思考如何捕捉确定性,焦虑于如何追寻连续性的时候,vivo不紧不慢,一步一个脚印的做法实在优雅至极。

用户思维有永恒的商业价值

说个题外话,去年春节,我在朋友圈晒出了vivo X100 Ultra拍摄的灯会样张,有个评论说:“步步高现在拍照这么牛了啊!”是的,vivo的确是2012年从步步高音乐手机脱胎而来,前前后后vivo在手机行业经营也有30个年头了。

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vivo能穿越周期且活得这么好,在胡柏山看来第一就是用户导向。而vivo的用户导向最具概括性的就是“用户脑”、“同理心”和“产品心”这个总结。沈炜在内部发言中多次强调“用户是方向”,胡柏山对此多次解释为“高强度连接消费者决定手机终极价值和长期发展潜力”,这些表达都是对“用户脑”的阐述。从落地上看,“同理心”指的是从用户购买手机的功能点需求动机出发,要有同理心的分析用户想要的“利益点”是什么;“产品心”意味着在各个层级的产品中,要把这些功能价值和实惠释放的更加充分和完整。

“所有的决策,所有产品的方向,要回到用户导向,”胡柏山这样说,“我们要搞清楚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的使用场景、购买场景、生活场景到底是怎样。我们要清楚在这个场景下,我们好和不好的黄金标准是什么,从而清晰规划各个产品线以及赛道。”

在vivo内部,如果一个产品没有独特极致场景承载,往往会认为是不合格的。就比如vivo X100和X200旗舰就都打着“2亿长焦超清晰,山顶也是VIP”的广告语,瞄准疫情后市场演出会崛起的极致场景。由此也让vivo成为细分行业生产力工具,触及到了演唱会拍摄等租赁市场,一个可喜的数据是,目前vivo在租赁市场占到一半以上份额,这个之前主要由三星S23/S24 Ultra把持的市场进入了新的有力竞争者。对此,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的看法是,永远深挖一步,高走一步。相信客户永远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vivo的用户导向性思维是理念,是思维方式,是前瞻谋划,更是现实行动。

vivo和子品牌iQOO按照目标人群来区分的双品牌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vivo人群偏好影像和更好的人文设计,iQOO是极致的游戏性能;渠道角度来看,vivo偏线下,iQOO偏线上。2024年Q3,vivo以1250万部的出货量领跑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17%。得益于vivo X系列,S系列在高端市场的优秀表现,以及iQOO的数字系列和Neo系列的强势扩张,它们都对各自目标人群需求做了很好的匹配。

现如今,NPS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vivo也在4年前对每一款产品上市后第一个月,六个月,七八个月,三个阶段都会做NPS的监控。数据显示,vivo折叠机上市时NPS达到70,半年甚至12个月后还能在65,X数字系列NPS也在65左右。总结经验,如此出色的成绩胡柏山认为在于拉用户关注的长板。

无论产品的定义、设计,还是其他维度,vivo都在不断地拉长板,“拉你相对行业有显著领先的方向的东西。”当下续航、OS都已经成为vivo各自赛道的长板,以OS为例,目前达到了流畅,但是vivo要求这种流畅度保持得长一点,再长一点,争取做到一年,两年、三年持续流畅。

周掌柜总结认为vivo对于研发、创新和产品工程学、技术应用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用户导向型创新”的战略布局和方法论。并且,“耦合思维”被作为企业内部做技术决策的隐形标尺,只有做到了“强耦合”的技术控制点才可以“押重注”。比如,投入了1000多位高级工程师的耦合式机会点“影像研发”,既是用户极为关注的点,且这个机会点在硬件、软件和调优耦合协同发展之下可以沉淀巨大竞争壁垒;而投入近30亿人民币系统开发的AI蓝心大模型,这个机会点是用户需求、硬件趋势、软件迭代和场景应用的耦合之处,“押重注”可以带来巨大的生态泛化效应。

合作伙伴的温良好友

熟悉vivo的朋友应该也反复听过一个词:雁行致远。这是vivo企业文化的重要底色之一。

有媒体评论到,做企业不是个人英雄主义,雁行致远是希望能够有一群人,共同为一个伟大目标去努力。

雁行致远的关键词是“共”,共创、共享、共荣。想保持充分的创造力和活力,就要合作共赢,带动整个产业链、行业发展,该自己做的时候自己做,该合作的时候合作,相信市场会给予最好的答案。

在这种氛围下,和自己大手笔押注相比,vivo与生态伙伴共创、共赢的行为显然更多。

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些年vivo牵引整个国产产业链迈向了更高的平台。如汇顶的超声波指纹vivo是业内率先使用,并在后续产品上一次次“催熟”,接下来还会和汇顶就屏幕合作展开讨论;V系列芯片的IC设计公司也出自国内的一家专业公司。vivo的联合研发不看背景,主要看在某一方面的专注度和能力。

vivo选择合作伙伴的逻辑是:从思考的原点上,擅长的东西自己做,寻求合作伙伴则要选择“跟你文化最契合、做事理念最契合,也愿意跟你一起牵手走长路的”,并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获得成功。据统计,vivo所有合作的企业里面,合作十年以上的超过四分之一。vivo陪伴它们从十几亿,成长为上百亿、几百亿的企业,和合作伙伴一起成长,互相成就。

对于合作伙伴来说,vivo就像一个温良的老友。

一个很典型的事实是付款周期。vivo给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均不超过60天,大部分在30到45天。如果供应商资金紧张,甚至会提前付款。应该是全中国最好的之一。并且排产时计划多少量就跟供应商说多少,不会刻意盲目扩大计划,所以在供应链踏实的“人设”立稳了。

vivo内部文件多次强调vivo要做到“四个happy”,即追求用户、员工、股东和伙伴都满意。

陈为指出,面对竞争,什么样的心态至关重要,vivo的竞争观天然与众不同,vivo的竞争观是一种“生态观”、“共荣观”。

好企业让自己过的好,更好的企业是让更多人过得好。显然,vivo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好企业。

结语

刘东华看来,vivo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就是可以做到“自在从容的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我认为,看起来很轻松的vivo,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完整、科学、具有思辨性的普世方法论在做支撑,再加上几十年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努力。vivo这一套朴素的方法论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能获得持续回报”的基本经济学命题, 也解释了“企业为什么活着”,“企业如何活着”,以及“企业如何活得更好”这些基本问题。

被裹挟在消费电子的时代浪潮里的科技企业里,有人突围,有人被湮没,但任何时代永远需要vivo这样的企业的开拓和坚守。

0 阅读:2
趣写观点

趣写观点

我不一定赞同你的观点,但不能阻止你阐明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