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和30名将领打算出逃,南下闹革命,却因为事泄而被抓,告密者究竟是谁?
1937年4月1日的一天晚上,延安上空阴云密布,山雨欲来。许世友所居住的窑洞里,传出阵阵抽泣声。
低头悄声哭泣的,有詹才芳、王建安、吴世安等将领,他们全都来自四方面军。就在他们抽泣的时候,窑洞里传出“啪”的一声响,洞口处的一个小木桌掉下了一角。大家抬头一看,是许世友发飙了,他的铁砂掌果然厉害。
接着,许世友低声说了一句话,却犹如惊雷在大家心中炸响:“哭什么?像个娘儿们似的,有个屁用;依我看,三十六计走为上,还是离开这里!”
“走,去哪?”原红9军政委詹才芳问。
“我想好了,到四川去,投奔刘子才!”许世友这个平时大大咧咧平时从不说悄悄话的汉子,用平静的声音说道。
许世友的话把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大家全都睁大了眼睛注视着他。
“愿意走的,回去准备一下,明天晚上就出发,事不宜迟。”许世友用犀利的目光在窑洞里扫视一周说,“不愿意走的,老子也不难受你们,人各有志;但是谁也不要当小人,向组织告密。”
大家仔细一想之后,同意了许世友的决定。既然组织上不相信自己,在这里没有什么出路,还不如出去革命。
“会议”结束后,大家起身走出许世友的窑洞,向各自的住处走去。后半夜,一条黑影从一所窑洞出来,直奔延安抗大总支委员谢富治的窑洞告密。
许世友为何要逃离延安,告密者究竟是谁,他的出逃会不会成功?“全体集合,到操场开会!”1937年3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抗大的全体学员从大喇叭中接到一个通知。
他们不敢怠慢,三三两两走向大操场。这时候,校长林彪已经上了讲台。这个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将领,此刻正襟危坐,更显得气氛紧张。
从他严肃的表情中,人们猜想,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各位,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西路军在西北遭遇重创,2万将士血洒天山;现在只剩下3000来人,还处在马家军的追杀中。”
这消息太突然了,之前大家都认为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队伍的前景乐观,现在突然传出这样的消息,让人如何接受?
因此,林彪话音未落,会场上已经有人开始抽泣,继而这种情绪开始蔓延,台下发出一片哭声。
哭得最厉害的,自然是红四方面军的学员们,牺牲的毕竟是曾经跟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他们怎能不悲痛万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意志如铁石一样地许世友也哭了。
起初的时候,他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是一想到那些曾经在同一个战壕并肩作战的战友,再也见不到了,他怎能够无动于衷?
比如西征中全军覆没的红9军,就是许世友所在部队。他曾经是9军的副军长,军长孙玉清和政委陈海松都战死在沙场,孙军长的头颅还被敌人残忍割下。
想到此,许世友的心情无法平静,情绪像山洪一样爆发,开始肆无忌惮地宣泄。他号啕大哭,捶胸顿足,吸引了会场所有人的目光。
会议是在哭声中结束的,许世友则是被人搀扶着,一步步回到宿舍的。尽管大家走出窑洞的时候,对他反复劝说,但他还是无法走出悲痛。
许世友是1927年参加革命的,刚开始就在鄂豫皖根据地,跟红四方面军的将士建立了很深的感情,这是旁人无法感同身受的。许世友怎么都无法走出悲痛,当天晚上饭都没有吃,鞋子和衣服都没换下,就躺在了床上,蒙头呜呜大哭。
第二天早上,许世友没有出操,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整整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许世友的情绪略有缓和,慢慢地接受了战友离去的残酷现实。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场“风暴”悄悄向他袭来。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是对红四领导人张国焘的批判才刚刚开始,此前他曾经分裂党,分裂红军,自然是要承担责任的。
实事求是地说,在张国焘分裂中央的时候,红四的高级将领多数是持反对态度的,曾经跟张进行了坚决斗争。后来在无奈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这支队伍,选择了跟随,比如徐向前等人。
还有一部分中层将领对此并不知情,只是执行上级命令,比如许世友、王建安等。
至于下级干部,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冤有头债有主,账应该算在张国焘身上。可是抗日军政大学的某些人没有那样做,在批张的时候搞牵连,把红四的干部战士给带上了。
他们被整得灰头土脸,不敢抬头走路,更不敢在一起说话,唯恐被打小报告,扣上“对抗组织”的帽子。
许世友对此感到非常憋屈,就私下发牢骚说:“真后悔在张国焘手下干,简直是投错了胎,倒了八辈子血霉。”
不久,中央作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要求延安部队、机关和学校开会学习,以肃清张的影响。
主席专门强调说,批张要一分为二,张的错误固然要批,红四方面军指战员的成绩也不能抹杀。但是下面执行的时候,有人走样了,比如抗大的批斗会。这种怪象,出现在抗大第二分校的批斗会上,有人在批张的时候,把矛头转向红四的将士,说红四是“逃跑主义”。
听着听着,许世友就听不下去了,他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堵得慌,不吐不快。许世友站起身,瓮声瓮气地说:……怎么能说是逃跑主义呢?敌强我弱,换个地方再打,这在军事上叫战略转移嘛。再说了,红四撒到川陕也发展了……“他这么一说,就像一把盐放在了油锅里,引起强烈反应。红四原来的将领点头称是,纷纷鼓掌,觉得许世友说出了他们想说又不敢说的心里话。
而其他同志则义愤填膺,开始把矛头对准许世友:“你这是狡辩,是鸣冤叫屈,是托派分子。” 托派是托洛茨基派的简称,而托洛茨基则是分裂共产国际的头目。“老子实事求是说了几句话就成了托派?老子是大老粗,不懂这些,你们尽放狗屁!”许世友怒发冲冠,爆了粗口。
这下子可闯祸了,现场一片反驳之声。
“你哪里是红军,简直就是军阀!”
“连军阀都不如,就是土匪!”
“怪不得要为张国焘辩护,原来他们是蛇鼠一窝。”
……许世友当时年方32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再加上他本身就性格直爽,他对这劈头盖脸的批斗怎能忍受?
于是,许世友发作了。
“你胆敢骂我老子?俺当年参加敢死队冲锋陷阵的时候,你还在犄角旮旯里穿开裆裤……除了蒋介石,还没有人敢说老子是土匪,你小子竟跟国民党一个口气,你……”许世友突然说不下去了,只觉得血往上涌,天地旋转。他突然觉得胸口闷得慌,一股鲜血从口中喷出…… 抗大第二分校大队长詹才芳一见,脸色大变,急忙跟几个学生将许世友抬起来,送进了医院。
然而抗大的批斗会并没有结束,而是愈演愈烈。
许世友清醒过来之后,从探望他的红四战友口中,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小道消息,有人要对原红四高级将领周纯全等人下手。听到这个消息,许世友更加心烦意乱,坐卧不安。
他不怕死,但是军人应该死在战场上,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自己人手里,简直是太窝囊了。似乎是一瞬间,他产生了离开延安的想法。
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一幕,许世友背地里串联,跟红四的将领开“黑会”,商议要偷偷离队,逃往四川,找刘子才。
刘子才是安徽人,也是红四的将领,1935年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之后,他奉命留在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那里坚持游击战争。
许世友的想法得到部分红四将领的响应,时间定在4月3日凌晨2时。
可是就在“会议”结束后,有个黑影在后半夜溜出窑洞,来到谢富治那里,将许世友的“密谋”和盘托出。这个“告密者”不是别人,正是王建安。
王建安回去之后越想越不对劲,纵观我军历史,离开毛主席之后就会走弯路,连张国焘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因此,到四川去,怕是也干不出什么名堂。
再说了,搞株连并非党中央的决定,是下面和尚念歪了经。清者自清,党中央很快就会纠正下面的偏差,得出正确结论的。
王建安越想越不对劲,就起身向谢富治汇报了许世友的“密谋”。谢富治不敢怠慢,随即将此事告知了林彪。
王建安(开国上将)
事关重大,林彪当即向毛主席请示,得到的批示是,秘密采取行动,控制许世友等人。
对此,许世友一无所知。他听战友们说,一共有30来名将领同意出走,只等约定时间一到,他们就要离开延安,到四川去大干一场。然而还没有等到那时候,全副武装的战士出现在他面前,将他带走关押起来。
同时被带走的,还有5名军职干部、6名师职干部、20多个团职干部和2名营级干部。
私自出逃,这可是犯大忌的,无论哪个国家的军队都是无法容忍的。我军对私自出逃者历来是零容忍,处罚很严厉。
早在1933年12月,中华苏维埃政府就颁布了一条法令,名为《关于红军中逃跑分子问题的命令》,这是我军关于惩治逃兵最早的法规。该法令规定“持枪逃跑者一律枪决;组织逃跑者公审枪决……”
1934年,朱德警卫员杨世坤出逃被追捕,举枪自杀。新四军时期,团长叶道志出逃,被叶挺下令枪毙。而叶道志出逃的初衷,并非投敌,而是觉得在新四军“水土不服”,要到八路军那里找自己的老上司。
因此,无论有什么理由,许世友等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军纪,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军法的严惩。
作为曾经的红军高级将领,许世友明白此事的严重后果,所以他也没有打算活下来。被关起来之后,许世友也吃了皮肉之苦。他索性不吃不喝,眼睛一闭,就等着挨枪子。
这一天,牢门被打开,进来了一名战士。
许世友心想:完了,这是要送往我上路了吧。可是那名战士却对他说:“毛主席看你来了。”
许世友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毛主席怎么会来看一个犯了大错的人?
当主席那高大的身影真的出现在牢房门口,他弯腰来到牢房,取下头上的军帽,做出一个惊人举动,向坐在石炕上的许世友鞠了个躬,还亲手帮他解开了镣铐。
毛主席还诚恳地说:“我代表党中央向你道歉,还向红四方面军的干部道歉;他们都是党的骨干,不是他张国焘的干部,他的错误应该由他一个人负责,与你们这些同志无关。”
听了主席的话,许世友这个铁打的汉子感动不已,热泪夺眶而出。从此之后,许世友放下包袱,走上战场,开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成为开国上将。
对“告密者”王建安,许世友刚开始也有点小怨恨,之后见面时便握手言和,许世友对他还充满感激。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没有王建安的小报告,许世友就会在错误地道路上越走越远,就不会有后来的辉煌。
许世友要去投奔的刘子才,在1940年英勇牺牲,他领导的巴山游击队成为历史。
许世友是一员骁将,但不是独当一面的帅才,即使他到了川北,在险恶的环境下也很难立足。
而王建安当时那样做,首先是对党忠诚的表现,其次也是对战友的负责。
一滴水不汇入大海,肯定会瞬间蒸发,一个人如果没有党的指引,也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