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禅文修
序言
你知道吗,一个真正实现了内心自由的人,是真正觉醒之人,他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仿佛身于尘世之外 ,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念。
无念不是不起念,而是念起不随心,不随境转,所谓“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我可以起各种念头,但内心不起波澜,始终保持内心如如不动。无念的境界是将内心修炼至一种超然物外,不为外物所动的状态。
在这样的状态下,虽然念头纷飞如落叶,但每一个念头升起时都能够迅速觉察,并且不被其带走,心、神不产生执着与挂碍,从而达到高度的觉醒与自由。
真正开悟觉醒的人都能做到不动心。心无杂念,不是对一切都无动于衷,而是有三不动。
第一“不动”,不被外物所动,不被情绪所左右,不被欲望所牵引.
不被外物与情绪所动,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别人无论和你讲什么,你不起情绪,不对抗,不执着,没有表达的欲望。你看问题看得很清楚,然后你也不会急于表达想说什么,你只是在听对方讲就可以了。
当你就以这样的状态去工作,去生活,去完善,日积月累,智慧就来了。你有一种飘然无外的感觉,烦恼什么都不存在了。
摆脱了关系的束缚,他不会盲目的攀缘,对待任何关系,不再制度,不再依赖。
你要知道对意识和精神独立的人了,他就不需要再通过攀求外在的关系来实现存在感,他内在的能量就已经可以实现自我平衡了。
所以,他一般周遭的关系也很平稳自然,基本上已经甩掉了纠结利益还有算计了。
第二“不动”,不被过去所困扰,不被未来所担忧,不被现在所迷惑。
这样的人,不被过往与未来所动,才能活在当下,把握此时,享受现在。
要知道,一个对过去频频回望的人,永远没有美好的未来。
一个人心情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太害怕失去现有的和太在乎得不到的。
我们总是跟自己过不去,对于那些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情,我们却反复的思考,反复的蹂躏自己,
有一句话说的好“今生已不想再见,只为再见时已不是曾经的你,曾经的你永不会再现,再现的不过是似水的流年和万世的沧桑。”
不必纠结,那个人早已不是那个人,那个事已经不是原来的事,有什么纠结,转身就走,该转身的时候就坚决的转身,人这一辈子,没有可能是完美的。
第三“不动”,不被自我所束缚,不被他人所影响,不被环境所改变。
不被他人与自我所动,才能超越自我,实现自我、成就自我。不动心,方能洞察真相,不动心,方能应对万变,此心不动,方能随机而动。不要自我设限,超越才是起点。
不想活成别人的样子,也就不会被别人道德绑架,一切都遵从于自己的本心,并不是说这种人没有道德,而是他的生命已经开悟了,知道此生何去何从,所以不盲从。
当你一开始就觉得自己做不成的时候,那你会永远也做不到,当你把某人设定为自己的榜样的时候,那你永远也超不过他,
当你画地为牢,故步自封,将自己永远绑定在一个认知、一个阶层、一个圈子、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那你将永远也看不到更高一层的风景,体会不到天外之天,云外之月、人上之人的自在和逍遥。
结语
真正的修行不是等待菩萨来救赎,而是需要自渡,去向内求,提升自己的内在认知,修正自己的贪、嗔、痴,满意利益他人,圆满自己。
修行不是让你什么都顺,而是让你知道为什么不顺。修行前什么都想要,修行后什么都不缺。修行前,错误都是别人的,修行后,因果都是自己的。
其实,生活原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你若天天关注的都是眼前的的小事,你就难成长。
所谓 厚德载物,人的德行都是被委屈撑大的,当你见过的大事够多,这些小事对你来说都无所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