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现哪些曾经流行的春节习俗正在消失?正在消失的春节庙会

文化辽阔有趣味 2025-02-11 02:08:07

我最遗憾的是我们这边的春节庙会。

小时候,每年过年,我们这边的街道上都会张灯结彩,举办各种有意思的庙会活动。那段时间,十里八乡的手艺人都会汇聚一堂,拿出自己珍藏的“绝活”。

我可以在集市上看到吹糖人、川剧师傅,还有各种平日里难得一见的民俗表演,热闹非凡。

最令我兴奋的要数那卖烟花爆竹、制作花灯的摊位。五彩斑斓的花灯挂满街头,形态各异。有传统的宫灯,灯面绘着龙凤呈祥的图案,熠熠生辉;有走马灯,里面的人物(多是历史名人或者神话人物)随着灯轮的转动;还有孩子们最喜爱的生肖灯,十二生肖轮番上阵,总有一款能打动你。每当夜幕降临,点亮的花灯将整条街道映照得如梦似幻。

糖画摊位前总是围满了孩子。我们攥着压岁钱,先在转盘上转出各种动物的形象(我喜欢龙,比较大),转出相应的图案后,糖画师傅就按照我们转出的图案作画。他手法娴熟,用小勺舀起一勺糖稀,在画板上挥洒自如,一会儿就画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或者是一朵象征着年年有余的锦鲤。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等糖画稍微冷却定型后,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来,小心翼翼地舔着,那甜蜜的滋味仿佛能一直甜到心里去。

而我们那边竹子多,以前逢年过节,竹编工艺品也是一大亮点。手艺人们用灵巧的双手,将竹子编织成各种各样的器物,小到水杯、蟋蟀笼、鞋子、凳子,大到背篓、簸箕,每一件都精美绝伦,充满了乡土气息。

只是这些年城镇化进程加速,乡村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后,很多东西已经见不到了。庙会上的摊位变成了连锁商铺,花灯换成了LED灯带,糖画摊前再没有孩子们期待的眼神,竹编艺人也不知去向。

那些曾经让春节变得鲜活的手艺,就像老屋檐下垂着的冰凌子,在暖冬里悄然消融。站在挂着二维码的许愿树下,我突然明白,有些年味,真的只能在记忆里回味了。

如今,春节庙会的热闹被商场促销的喧嚣取代,传统的手艺被现代化的商品淹没。那些曾经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和美食,如今只能在老一辈人的讲述中重现。我们这一代人,或许还能在记忆中找到那些温暖的片段,但对于下一代来说,这些传统习俗可能只会成为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

0 阅读:11
文化辽阔有趣味

文化辽阔有趣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