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24年出口总额对比:日本7116亿,韩国6837亿,中国差距太大

科普10克 2025-02-20 16:20:05

评判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有很多,比如GDP、农业等等,但今天我们要来说的就是出口贸易,因为出口贸易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实力的标准。

根据数据显示,日本在2024年的出口总额达到了7116亿美元,而韩国这个靠着出口贸易发展经济的国家则达到了6837亿美元。

那中国这个如今的制造业大国,我们的出口贸易会是多少呢?

港口货物

日本出口总额创下新高

日本这个亚洲经济强国在2024年的出口贸易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数据显示,日本去年的出口额高达107.9万亿日元,这可是自197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细细梳理这份成绩单不难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日本对美国出口了21.3万亿日元,对中国出口了18.9万亿日元。

看来,美国和中国都是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或者说是日本的“金主”,毕竟这两个超级经济体的购买力不容小觑。

不过,日本的进口数据也同样引人注目。

日本制造工厂

2024年,日本的进口额达到了112.4万亿日元,其中从美国进口了12.7万亿、从中国进口了25.3万亿。

等等,好像哪里不对劲?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金额竟然比出口到中国的还多?

没错,这就意味着日本对中国存在贸易逆差,而且这已经是日本连续第4年出现贸易逆差了,这对于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个警示信号。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日本的贸易逆差?有分析指出,日本国内需求不足且经济增长乏力可能是重要因素。

日本超市

虽然日本拥有高端制造业和先进技术等优势,但如果国内消费市场不给力,再强的出口也难以支撑起整个经济。

另一方面,日元的汇率变化也对日本的进出口产生影响。

近年来,日元呈现贬值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的出口,但同时也推高了进口成本,对于依赖进口原材料和能源的日本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当然,日本政府也在采取措施应对贸易逆差,比如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降低贸易壁垒,为日本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创造条件。

日元

同时,日本也在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以缓解对出口的依赖,可以看出在未来,日本要维持出口优势还需在创新和技术升级上持续发力。

至于效果会不会将日本的出口贸易推向新的高潮,我们还有待观察,但相较于日本的成就,韩国那边的出口情况也不赖。

那在2024年,韩国的出口总额又是多少呢?

韩国国旗和三星

韩国出口额增长

说完了日本再来看看另一个亚洲“小老虎”——韩国,这个国家虽然面积不大,但经济实力可不容小觑,特别是在出口贸易方面更是有着傲人的成绩。

先来看看数据:2024年,韩国企业出口总额达到了6837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长了8.1%,这个增速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实属不易。

不过仔细分析这些数据,你会发现韩国经济的一些特点。

韩国内部的企业规模差距较大,数据显示,大型企业的出口增长了11.6%,而中型企业却下跌了0.7%,中小型企业的出口增长了4.7%。

三星企业

这说明韩国经济主要依赖大企业,特别是那些顶尖的企业集团,比如三星、现代、LG等,这些大企业不仅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在全球市场上也有着强大的竞争力。

再看看这个数据:排名前10位的韩国企业占据了全国出口总额的36.6%,创下了201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而排名前100的企业更是占据了出口总额的66.5%,同样也是2015年以来的新高。

这进一步印证了韩国经济的“大企业依赖症”,当然,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

现代

但这种“大企业依赖症”也给韩国经济带来了隐忧,一旦这些大企业出现问题,韩国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冲击。

比如几年前的“世越号”沉船事件,就曾导致韩国第一大企业三星的业绩大幅下滑,进而拖累了整个韩国经济。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韩国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太高了,数据显示,韩国出口额占GDP的比重超过50%,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半导体、汽车、石油化工等。

这意味着韩国经济的命脉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国外市场手中。

贸易港口

一旦全球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和国际市场需求萎缩,韩国经济就会首当其冲,这种“外部依赖性”无疑增加了韩国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当然,韩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

但要根本改变韩国经济的“大企业依赖”和“出口依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目前韩国的发展情况来看,至少短年是无法完成这些转型的。

那再说完了日韩两国的出口情况后,我们再来看看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在2024年的出口成绩又是多少呢?

进出口货物贸易港口

中国出口成绩亮眼

说完了日本和韩国咱们再来看看自己的“家底”,2024年,中国在出口贸易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出口额首次突破25万亿元大关,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已经连续8年保持增长势头了。

这些数字哪怕对于习惯了“大国重器”的我们来说也还是挺惊人的,要知道,25万亿元那可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把这些钱一元一元地叠起来估计能从地球叠到火星了吧?

贸易港口

当然,我们不能只盯着出口数据看,进口情况也同样重要。

2024年,中国进口额达到18.39万亿元,增长2.3%,虽然增速不如出口但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进出口贸易能保持增长实属不易,这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大基本盘也离不开广大外贸企业的艰苦奋斗。

他们积极开拓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为稳住外贸基本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仅如此,中国的出口总额高于进口总额也证明了中国制造已经彻底打入海外市场,并且站稳了脚跟。

中国汽车制造工厂

咱们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可不是白白坐的,出口大于进口本来都是彰显了一个国家的制造实力,而且我们还不是单单依靠出口贸易来发展经济的。

所以从某些意义上而言,我们的出口贸易和日韩还有区别,而且实力要远远高于他们这两个对于出口依赖性较强的国家。

另外从总体上看,2024年中国外贸不仅在总量上实现增长,在增速和质量上也有明显提升,这表明中国外贸发展正在向高质量迈进,新动能不断积聚。

那中国出口的“秘诀”是什么?我们主要出口的产品又是哪些呢?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

说到中国的出口就不得不提“中国制造”这个熟悉的词汇了,它既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分工的重要名片。

那中国出口的“主力军”都有哪些呢?

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服装、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产品充分发挥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

而且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国出口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玩具

高新技术产品,如计算机、集成电路等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新亮点,这反映了中国制造正在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迈进。

中国制造的优势究竟在哪里?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设施,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制造、从物流运输到售后服务,中国几乎能够实现全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这种“集群效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与此同时,中国还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所以劳动力供给充足,更重要的是中国工人以勤劳、智慧、敬业著称,他们的辛勤付出是中国制造的重要支撑。

厂里的工人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制造还面临不少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开始向东南亚等地转移。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这些举措必将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要增强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和优先选择和传播优质国货,通过我们的“用脚投票”推动中国制造品质提升,树立中国品牌形象。

同时,我们也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制造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既需要立足国内更需要放眼全球,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

厂里的工人

总结

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发挥自身优势也要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既要立足国内也要放眼全球;既要竞争也要合作。

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重要经济体,中国的出口贸易在全球地位和口碑不断升高,相信在未来,我们的努力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对此,您有任何看法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中国制造

0 阅读:10
科普10克

科普10克

世界小百科,国际知识趣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