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有天灾人祸他们就开心,因为又可以打着爱国的名义涨流量了

鄂南小伙 2023-12-21 14:10:12

这个冬天异常寒冷,我国北方多地遭遇几十年一遇的大雪严寒,与此同时,甘肃积石山地震的灾难更是牵动全国同胞的心,就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灾难时,却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出来浑水摸鱼,企图分裂我们的民族情感,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逼捐怪”。

首当其冲被这些“逼捐怪”折腾的就是很多明星和企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有一些网民会在我们众志成城的时候迫不及待地跳出来,逼明星逼企业捐款,真的让人特别反感。

不捐要骂:“一点良心也没有了。”捐少了也要骂:“才捐了这么点。”捐得多也要骂:“怎么没有上次捐得多?”捐了公示要骂:“就知道花钱买人设。”捐了不公示也要骂:“大家都捐款了,你怎么还不捐?”

比如博纳影业就遭到了“逼捐怪”的攻击,这些人不问事实,只求发泄情绪、胡乱扫射,逼博纳捐款的同时还不问青红皂白,造谣“博纳曾为日本地震捐款2500万”。

本来在这个悲伤的时刻,大家都不愿意占用公共舆论资源,但是博纳这样被架在火上烤,只能公开发布声明,反驳这些无稽之谈。事实上是2011年台湾组织艺人为日本地震捐款2554万台币,而博纳影业集团官方微博账号转载了这一新闻。

转载新闻什么时候等于成为新闻的主体人了?这些“逼捐怪”连小学阅读理解都不过关就来占据舆论场、带节奏,别太下作了。

其实这种事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这几年每逢天灾必有“人祸”,一些喜欢逼捐的营销号或者所谓个人IP,天天盼着中国有天灾人祸,中国一有灾难他们就开心,因为又可以打着爱国的名义薅一波流量了,人血馒头吃了一锅又一锅,恬不知耻的程度突破人性下限,受伤的却总是那些受灾的人和真正默默用心做慈善的个人或企业。

(以上为博纳影业集团部分公益慈善捐助项目)

可是当你去问这些咋咋唬唬向别人逼捐的人做了什么公益行动时,这些人肯定瞬间哑口无言。也不一定,因为他们相当会为自己脸上贴金的,在网上转发并配上蜡烛的表情包就是他们心中的慈善了,就觉得自己超级有爱心了,就觉得自己做好事了。

于是就在内心给自己颁发了“道德警察执照”:我可以心安理得地评价别人,并从评价别人中获得一种道德优越感。

“我收入这么低,都捐了100元,吴京赚了十亿,为什么捐这么少?赚这么多,捐这么点,太自私了。还说爱国,就凭这一点就不爱国。”

这种“道德警察心理”还有一个诡异的特征:就是即便没有做好事,仅仅是意淫一下,大脑也会认为自己做了,从而产生很强的自我认可,“我是不自私的。”“我是很爱国的。”很多一分钱没捐的人,就是靠着这种意淫获得了道德高潮,“我道德感肯定比明星高尚。”“我要是有十几亿,肯定捐它1亿。(但我不能捐车,因为我真的有一辆。)”

北大教授张颐武干脆直截了当地揭露了他们的阴谋,这群打着正义旗号的逼捐人士,真正的企图在于借逼捐之机给中国人抹黑,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制造混乱”,让我们在危难之时乱上加乱,这样正中了哪些势力的下怀,我不说,大家都知道。

在文明社会,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机构可以通过舆论绑架的形式威逼他人捐款。国内权威慈善媒体【公益慈善论坛】联合创始人、主编张以勋就曾公开发文抨击逼捐行为。

他援引国内外多条法律法规,强调无论是中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慈善法》,还是世界各国的法律,都会强调出于公益慈善目的的捐赠,必须是自愿的,即捐赠行为必须是完全出于捐赠人真实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然而,自愿——这一慈善的基本原则经常会被无视,各种形式的逼捐现象,层出不穷。

(以上为博纳影业集团部分公益慈善捐助项目)

其实我们仔细看下来,无论是那些在单位里阴阳怪气内涵你“工资那么高怎么才捐这么少啊”的人,还是网上键盘侠的言论,逼捐的实质,无非是通过某种权力,比如通过行政力量、道德评判、舆论等施加压力,迫使他人进行捐赠。

捐赠是一件公益活动,不是道德绑架的产物,如果威逼捐款,不仅不是正义之举,还会导致整个慈善生态系统注定会失去活力,最终走向崩溃与混乱。可以说,逼捐这种歪风邪气不仅与正义毫无关系,而且会打击社会公众参与慈善的热情,也将会严重影响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不自愿,无慈善,向逼捐说不!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清那些天天盼着中国发生天灾人祸的营销号的嘴脸,看清他们借爱国为名给自己涨流量的无耻行径,让这些营销号从中国网络上彻底消失,还网络一片清朗!

0 阅读:3

鄂南小伙

简介:钟表的时针可以回到零点,可惜已不是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