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是贾府的四个小姐之一,虽然住在荣国府,实际上她是宁国府的小姐。惜春这个人物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在第七回,当时周瑞家的薛姨妈那里拿了宫花送到各个小姐手里,到了惜春,却有不一样的表现。
当时惜春正在和小尼姑玩,看到宫花,就说了莫名其妙的话。
原文【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可戴在那里?”】
这一段不仅埋下伏笔,也为以后惜春出家做铺垫,到后面惜春冷血无情轰走自己的丫环,怼嫂子也就是顺水推舟。
惜春的母亲是谁书中并没有交代,她的父亲是贾敬,哥哥是贾珍(也就是秦可卿的公公),所以不难发现惜春也是庶出,和迎春,探春一样都不是太太生的。贾珍,贾琏,贾宝玉,探春,惜春都是同一辈份,贾珍的年纪最大,惜春最小(比林黛玉还要小)。
但就是这么一个年纪小,又是庶出的惜春,也敢轻视尤氏,不把尤氏放在眼里。
◎大观园查抄事件
惜春顶撞尤氏发生在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幕后策划查抄大观园,这一事件让晴雯等许多丫环离开了贾府,晴雯更是直接病死。
而惜春在这里表现得很特别,用她神奇的逻辑撵走了自己的丫环。
但王熙凤并没有马上撵出去,她自己一想也对,自己的丫环都是宁国府的,不归荣国府管,王熙凤不表态也是情理之中。
◎惜春嫂子尤氏出场
这个时候尤氏出场,一出来就被年幼的惜春怼的半死。
原文【你们管教不严,反骂丫头。这些姊妹,独我的丫头这样没脸,我如何去见人。】
先是说尤氏这些人管教不严,让她丢脸。
原文【还有一句话:我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
其实惜春这样说也真的是糊涂,冤枉了尤氏,尤氏何尝不想好好的,但宁国府的事情又不是她能够决定的。
原文【怪道人人都说这四丫头年轻胡涂,我只不信。你们听才一篇话,无原无故,又不知好歹,又没个轻重。虽然是小孩子的话,却又能寒人的心。】
所以尤氏也是莫名其妙被怼,但惜春年幼又打不得骂不得。
最后尤氏只能说惜春是: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尤氏
尤氏为何这样的好性子,惜春怎么敢这么不把尤氏放在眼里,这就不得不说尤氏的家庭背景了。
尤氏是贾珍的妻子,但实际上只是续弦,并非原配。
尤氏的父亲也并非普通人,尤氏继母被称为尤老安人,可以推理尤氏父亲至少是六品以上的官员,不过父亲死地早,尤老娘和她的两个女儿人生依然没有走出困境。
尤氏本来娘家就弱一点,再者父亲死的早,更是势单力薄,而宁国府的贾珍都是穷奢极欲的纨绔子弟,祖上还是武将,少了诗书气质,尤氏在这样的家族气场就更弱了。
◎尤氏的性格
尤氏性格和善,虽然身为宁国府的大奶奶,但事事都不敢违抗贾珍,虽能持家,但威严不够,没有王熙凤那么泼辣狠毒。书中就说尤氏和邢夫人是典型的顺夫,一点也不会违抗丈夫。
在贾敬死的时候,刚好赶上了老太妃的国孝,宁国府的男人都不在家,所以尤氏处理了贾敬葬礼,控制了道观,贾珍回来后大加赞赏,可见尤氏也是具有持家的能力,不过就是性格弱了一些。
尤氏的软弱也让贾珍父子从未重视过她,就在葬礼期间,继母的两个女儿,尤二姐,尤三姐也住在宁国府帮忙,却不想被贾珍父子玩弄。
不得不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娘家支撑,尤氏也只能如此了。特别是和贾府这样的武将家族十分不搭,贾府行事粗鲁,生活奢侈,教育子女就是棍棒,女性在贾府地位不高,虽然王熙凤强势,但人不能改变贾琏休妻的命运,更何况是尤氏。
再者尤氏并没有给贾珍生育一男半女,古代十分讲究母凭子贵。
所以说尤氏善良,老实,恪守三从四德,软弱。
时间管理大师
也不尽然,东西府哪一个是善茬,尤氏能在贾家活的下去,自然有自己的独特手段,后四十回遗失,不知道尤氏有什么作为
秀秀
惜春是嫡出
荒玉
尤氏性格很好,算是东府里(甚至是两府里)最好的主子了,看看她去李纨那里净面,就看出二人的云泥之别
荒玉 回复 我不是药神 05-02 04:14
嗯,对赵周凑份子一事很是体现细心关照
我不是药神 回复 05-01 23:28
她对赵姨娘也很人性化
用户16xxx85
万千蝶与蜂,花红醉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