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南昌说了什么,许世友威胁知道的秘书:泄露出去杀头!

鲜衣怒马讲文史 2025-04-15 09:22:13

1971年夏天8月份,毛主席到南方进行考察,路上和遇到的各地党政军领导聊了很多,重点聊起了1970年前那次庐山的重要会议。他清楚地表示,咱们这儿有两个“头儿”,一个是他自己,至于另一个嘛,大家心里都明白。

8月31号那天,汪东兴主任在中办的秘书给许世友的秘书打了个电话,说很快有架专机要到南京,专门接南京军区的司令许世友去南昌。秘书传话让许世友坐飞机去南昌,这明摆着是毛主席的主意,大家心里都清楚。

许世友正巧哪儿都没溜达,一听秘书来报,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啥也没多问,啥也没多说,就让一个秘书赶紧上飞机去南昌。许世友那专车,好几个月前就整天待命,24小时随时准备出发。秘书呢,拎起一个随身的小公文包,还有许世友时刻带着的那杆猎枪,一溜烟儿上了车,直奔机场而去。

飞机刚触地,许世友就被汪东兴、韩先楚他们一伙人围着,直接带到了毛主席在南昌的家里。这次聊天可重要了,聊的时间也挺长。聊天的记录,得让那些参加的大佬们自己动手抄,自己存着,旁边不能有秘书啥的;还有啊,这些记录回去后,只能给几个特定的人看看。

许世友瞧着汪东兴,苦笑说:“你还不清楚我吗,字倒是认识一堆,可一写起来,那叫一个费劲,还慢得跟蜗牛似的。要不,你帮我抄一份算了,或者叫我的秘书来干这活儿?” 两人聊了好一阵子,谈话稿也跟着拉长了不少。汪东兴哪有闲工夫给许世友抄这些,他直接让许世友自己去找秘书搞定。

汪东兴没多说,许世友这个在风雨中革命多年的老将,也明白这份谈话稿的分量。许世友的秘书把汪东兴的谈话稿抄好后,就拿给了许世友。许世友匆匆浏览了一遍,然后严肃地告诉秘书,得好好保管,必须做到滴水不漏,还沉着脸说:“要是泄露出去,你的脑袋可就不保了!”秘书心里清楚,要是真泄露了,许世友绝不会手下留情,到时候谁来求情都没用。

南昌那次聊天的内容早就公之于众了,现在大伙心里都有数。那会儿,毛主席在那次谈话里说的话,那真是让人大吃一惊。他直接提到了林、黄、邱、李、吴这几个人,明确表示不相信他们能鼓动别人造反。从这事儿就能瞧出来,毛主席对当时的情况挺不乐观的,感觉事情不太可能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在这次聊天里,许世友也被毛主席好好地数落了一番,都是真心话。毛主席心里还是盼着许世友能更上一层楼,改掉那些坏毛病。因为事情挺重要,许世友在南昌没待多久,就一个晚上,然后就火急火燎地赶回南京,给一小部分干部讲了讲毛主席的意思。

就算是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同志,在听到毛主席的那些讲话后,心里头也免不了沉甸甸的,七上八下,满心的忧虑。该明白的人知晓了情况,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守口如瓶,等着命令。不过许世友从来就不是那种只会硬冲猛打的勇夫,他是个脑子活络、思路开阔的智将。

他直接跟军区参谋长肖永银说,打今儿起,上海到南京那段铁路,每一段都得有部队去看着,特别是那些容易藏人的涵洞,得多查几遍,盯紧了。他原本打算要去苏北看看的,现在也变了,就只去南京边上的扬州。到扬州的时候,他没把自己的贴身秘书带上,而是让他留在南京,方便随时打电话,好下命令。

那时候,大家觉得那些安排没啥必要,但“九·一三”事件后一看,嘿,太关键了!它们硬生生地把毛主席南巡回来路上经过江苏那段的风险,给压缩到了最小。

这就是老革命家那种处事不惊的风范,里面藏着“高手行事往往不显山露水”的智慧。他们宁愿平时多出力,哪怕有些是白费功夫,也绝不等到出了问题再去想办法补救。

1 阅读:44
鲜衣怒马讲文史

鲜衣怒马讲文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