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陵江南: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

日月来了历史 2024-03-18 18:39:49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国保碑(国三)

南兰陵郡萧氏,名门望族。东晋淮阴县令萧整有子萧鎋,东晋济阴太守萧鎋有子萧副子,东晋扬州治中萧副子有子萧道赐,南朝宋治书侍御史萧道赐有子萧尚之、萧顺之、萧崇之。南朝齐步兵校尉萧尚之有子萧灵钧;丹阳尹萧顺之有子萧懿、萧敷、萧衍、萧畅、萧融、萧宏、萧秀、萧伟、萧恢、萧憺;东阳太守萧崇之有子萧昺、萧昌、萧昂、萧昱。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辟邪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辟邪

昺,发饼音,古同炳。萧昺生于元徽五年(477),9岁那年钱塘唐寓之反齐,他老爹不幸任上被杀,但他打小尊礼好学、善辩明断。任永宁县令时,“政为百城最”。永元二年(500),大堂兄萧懿为东昏毒杀,他响应三堂兄萧衍,起兵并立战功,建梁后封吴平县侯。他都督南兖、北兖、青、冀四州军事,民饥给稠粥,路死给棺材,官民敬他如神。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辟邪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辟邪

天监四年(505),堂兄萧宏奉命北伐,竟被魏将邢峦、杨大眼打得满地找牙。杨氏即“龙门十二品”中书法艺术价值最高的《辅国将军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之书家,相传其貌相之凶“可以止小儿夜哭”。魏人呼萧宏为“萧娘”,与他搭档的梁将吕僧珍则为“吕姥”。吕抱怨说,“使始兴(憺)、吴平(昺)为帅而佐之,岂有为敌人所侮如是乎”。憋屈啊!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辟邪(局部)

天监八年(509),萧昺率军大破北魏,斩首万级,尸壅汉水,甚至把魏将元志的长史杜景都给活捉了。随后出镇扬州,他决断事务,符令严整;出守边境,郢、司、霍三州一时“州内清肃,缘汉水陆千余里,抄盗绝迹”。时三堂兄萧衍已夺齐而为梁武帝,器重并礼遇他,“军国大事告与议决”。《梁书》说他“才辩识断,益政佐时,盖梁宗室令望者矣”。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辟邪(局部)

普通四年(523),萧昺卒于郢州,时年47岁,谥号“忠”。初葬于江夏(今湖北武昌),随后迁葬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栖霞之十月村。墓葬尚未发现,农田中可见神道一尊石辟邪和一根石柱。据说1956年发掘时,西侧辟邪亦曾出土,因其崩毁严重而无法修复,复埋于原处。二辟邪东西相对,相距21米许。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辟邪(局部)

东侧辟邪雄性,身长3.80米,高3.50米,体围3.98米。昂首阔口,长舌垂胸,右足前迈,望之体态肥硕而雄俊壮美。其头有鬣毛,胸前有勾云纹,腹侧两翼饰以六支翎毛,仿佛御风欲飞。据说其原从腰部断为两段,左前腿、底座亦残断,经1957年重修,其臀犹残。它以南朝第一靓仔形象,成为南京市徽的蓝本。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神道石柱

神道石柱仅存西侧,在南朝陵墓石柱中存世最为完好。经1957年维修并抬升,现通高6.50米。石柱分座、柱身和柱头三部分。其中柱身高4.20米,隐陷24道直刳棱纹。柱座高0.98米,上圆下方,有衔珠双螭。无论远望其势,还是近观其质,第一印象即苍古大气,高贵优雅,恍惚间眼际脑海仿佛掠过希腊柱式爱奥尼(Ionic)华美的身影。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神道石柱柱头辟邪

柱头为一圆盖,饰以覆莲纹,有一小辟邪中立,身长0.84米,高0.51米,作仰天长啸状,腹下腿尾间俱镂雕,显得雄健、孤独而动感十足。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神道石柱柱额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神道石柱柱额拓片(图源网络)

柱身上方接近圆盖处有长方形柱额,右起纵列反刻“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23字,一如镜像,时谓之“反左书”。如今南朝陵墓中仅二墓有其遗存,另为丹阳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神道东侧石柱。此制传为“大同中(535-546)东宫学士孔敬通所创”,其实二墓葬于大同之前,故此说存疑待考,却堪为中国书法史之绝响。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神道石柱(局部)

柱额之下有浮雕三力士,怒发冲冠,袒胸露腹,仿佛在奋力托举。其下依次两圈纹饰,上为绳辫纹,下为交龙纹。柱额貌似镶嵌于柱身上端,加之多重装饰,视觉上仿佛“爱奥尼”柱头那两个涡卷,望之全然一体,并无违和之感。

南朝梁吴平忠侯萧昺墓神道石柱

至此或有朋友问了,国保碑分明写了“萧景”,打哪儿冒出这位“萧昺”来?古人自视秉气常言“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其实封建王朝不吃这一套。“昺”意明亮,与其字“子昭”相对应。唐初姚思廉撰《梁书》,因高祖李渊他老爹名昞,二字通假,为避其讳,随手给死了百余年的萧昺改名。别说你路人甲了,歪果仁亦难幸免。因有李世民,观世音成了“观音”。及宋,意识形态需要,此大慈大悲者更是男身女相。顺便提下,那个南宋末帝叫赵昺,不幸他亡于崖山蹈海。

0 阅读:0

日月来了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