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19-2021施行日期:2022年4月1日,至今已实施两年多,但设计中仍然出现较多频次对以下2条规范表达不准确或遗漏,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意在今后设计中避免发生此类违反国家强制性条文问题。
规范条款一
3. 1. 8 无障碍坐便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6 在坐便器附近应设置救助呼叫装置,并应满足坐在坐便器上和跌倒在地面的人均能够使用。
6 条文解释:如厕时更容易产生跌倒危险,所以在本规范第3. 1. 4条关于救助呼叫装置的原则性要求的基础上,本款强调了应在坐便器附近设置救助呼叫装置。可通过安装不同高度的救助呼叫按钮,或设置救助呼叫拉绳,满足坐在坐便器上和跌倒在地面的人均能够使用救助呼叫装置。
在民用公建项目中设置无障碍坐便器出现频次较多,各个楼层都有可能设置无障碍卫生间。从此条正文及条文解释都不难看出这里强调的是“满足坐在坐便器上和跌倒在地面的人均能够使用救助呼叫装置”。文中并没提到具体安装高度具体要求,究竟如何设置此救助呼叫装置的安装高度呢?参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第17.2.8条:公共求助呼叫信号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障碍卫生间应设置公共求助呼叫信号装置。
4 公共求助呼叫信号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障碍卫生间当采用求助按钮方式时,求助按钮应设于厕位或洗手位伸手可及处;求助按钮宜按高、低位分别设置,高位按钮底边距地0.8m~1.0m,低位按钮底边距地0.4m~0.5m;
同时第17.2.8条条文解释:无障碍卫生间等场所的呼叫器不宜采用拉线式,拉线式呼叫器紧急情况下极易损坏且不易恢复,导致无法进行再次呼叫。综合考虑,个人认为,为满足坐在坐便器上和跌倒在地面的人均能够使用救助呼叫装置应该高位低位均应设置求助按钮,如图所示,满足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19-2021第3.1.8条6款。

图1 无障碍卫生间救助呼叫装置设置示例
规范条款二
3.4.3 主要人员活动空间应设置救助呼叫装置。
3.4.3条文解释:主要人员活动空间指的是人员会比较长时间停留的空间,包括起居室(厅)、卧室、卫生间、厨房等。
这条是3.4 节对无障碍客房和无障碍住房、居室的要求。重点是无障碍居室如何做到,设计人容易忽视在工业及民用项目中存在的宿舍建筑,此类宿舍建筑有时设有无障碍宿舍。现实生活中残疾人、老年人及符合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也设置了无障碍居室,在此类项目设计中,经常出现仅在居室内的卫生间设置救助呼叫装置,或是全然无任何考虑。推荐做法如下图:

图2 无障碍宿舍救助呼叫装置设置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