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相当硬气

蔡妹子 2024-11-18 15:50:47

标题:清朝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27个字"却相当硬气

引言:

在1911年的一个春日,上海码头,一位身着长衫的青年正准备登船远行。他手中紧握着一本褐色的大清护照,上面赫然写着27个刚劲有力的文字。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份护照承载着一个积贫积弱的古老帝国最后的尊严。当时的清政府虽然已经在列强的炮火中节节败退,可是在这本护照上,依然倔强地写下了一段令后人动容的话语。这段话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在国力衰退的年代,清政府还要在护照上写下如此硬气的文字?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护照的演变历程

世人皆知今日中国人出国要带护照,却不知在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过所"这种特殊的通关文书了。在唐朝开元年间,著名的僧人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每一次出发前都要携带朝廷颁发的"过所",这便是最早的护照雏形。

"过所"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在古代,"所"是设在关隘要道的检查站,过往行人必须持有官府发放的文书才能通过,这便是"过所"得名的由来。唐朝时期的"过所"上不仅记载了持有人的姓名、年龄、籍贯,还要详细注明此人的相貌特征,甚至连脸上有几颗痣都要写得清清楚楚。

到了宋朝,"过所"制度更加完善,朝廷专门设立"公验"机构负责签发通关文书。当时的"公验"分为"红验"和"白验"两种,"红验"是用红纸印制的,专门发给达官显贵;"白验"则是用白纸印制的,发给普通百姓。这不正是今天外交护照和普通护照的雏形吗?

元朝时期,由于疆域辽阔,往来商旅络绎不绝,朝廷发明了"鱼符"制度。所谓"鱼符",就是将一块金属牌子剖成两半,一半由官府保管,一半交给商人。等商人过关时,将两半牌子对合,若能严丝合缝,就证明身份无误。这种独特的验证方式,可以说是古代防伪技术的一大创举。

到了明朝,由于海禁政策的实施,朝廷对出海贸易管控严格,专门设立"市舶司"负责签发"往番执照"。这种执照不仅要记载商船的吨位、货物种类,还要注明船主和水手的详细信息。历史记载,郑和七下西洋时,随行人员人手一本"往番执照",这些执照上的官印威严庄重,连远在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国王见了都要肃然起敬。

当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创立了"路票"制度。每年前往西藏朝圣的喇嘛,都必须持有印有"大清皇帝玉玺"的路票。这种路票不仅是通行证,更是大清朝廷权威的象征。

直到1845年,随着中外交往日益频繁,英文"Passport"第一次被翻译成"护照"。这一年,广东总督耆英派人将一批外国公文翻译成中文,其中就包括这个崭新的词汇。从此,"护照"一词开始在中国流传开来,并一直沿用至今。有趣的是,当时的翻译官选用"护"字而不用"保"字,就是希望这本证件能够"护佑"持有人平安。

就这样,从唐朝的"过所"到清朝的"护照",这本小小的通关文书见证了中国千年的变迁。它不仅仅是一本证件,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着无数国人出行的故事。

二、护照上27字的由来

1860年的北京城,在列强的船坚炮利之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这份条约不仅割地赔款,还允许外国人自由进出中国。为了应对这一新局面,清政府不得不开始发放正式的护照。第一批护照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1867年,清政府派遣容闳等30名幼童赴美留学。这些幼童每人都领到了一本由总理衙门签发的护照。这批护照虽然做工粗糙,却是清朝首次大规模发放的官方出国证件。护照上除了基本的身份信息,还附有总理衙门的关防,以及一段用中英文对照书写的通关文字。

1876年,清政府决定向欧美各国派遣使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总理衙门特地制定了一套新的护照样式。这种新护照采用上等皮纸印制,封面印有"大清帝国护照"六个大字,内页除了中英文对照外,还增加了法文说明。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护照的显要位置,清晰地印着一段27个字的通关文字。

这27个字是:"大清欽差官员前往各国办理公务,沿途所经过海关,请即放行,毋得稽查为要。"这段文字虽然简短,却包含了三层深意:第一,强调持照人是"钦差官员",显示其代表大清帝国的身份;第二,明确说明是"办理公务",表明此行的正式性质;第三,要求"毋得稽查",体现了清朝官员的外交豁免权。

1880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招商局,开始经营远洋航运业务。为了方便商人往来,总理衙门又制定了商务护照的样式。这种护照在27个字的基础上,增加了"大清商民"的身份说明,使得普通商人也能享有出国经商的便利。

1885年,清政府在欧美各国设立使馆后,护照的签发权开始下放。驻外使馆可以直接向在外华人补发护照,这些护照上的27个字依然保持原样,成为海外游子的身份象征。

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虽然在军事上节节败退,但在护照问题上却始终坚持维护国格。当时有外国使节建议清政府修改护照上的27个字,认为"毋得稽查"的措辞过于强硬。总理衙门大臣却坚决回绝了这一建议,表示这关系到国家尊严,绝不能改。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这种危急关头,清政府派李鸿章等人赴各国谈判。这些谈判使节手中的护照,依然印着那27个字,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古老帝国最后的倔强。

1906年,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设立外务部取代总理衙门。新的外务部沿用了原有的护照制度,继续在护照上印制这27个字。这些护照一直使用到清朝灭亡,成为那个时代最后的见证。

三、护照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清朝的护照发展史上,曾发生过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1868年,容闳带领的第一批留美幼童抵达美国旧金山时,美国海关官员第一次见到清朝护照。这些护照的做工虽然简陋,但上面盖着总理衙门的大印,让美国官员不得不认真对待。当时的《旧金山纪事报》还专门报道了这批特殊的东方来客及其独特的证件。

1871年,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在伦敦遭遇了一次尴尬。当他准备前往法国访问时,英国海关官员坚持要检查他的行李。郭嵩焘出示了印有"毋得稽查"字样的护照,但英方官员声称看不懂中文。这一事件后来惊动了总理衙门,促使清政府在护照上增加了英文翻译,这也是中国护照首次采用双语对照的开始。

1876年,清政府派遣斌椿出使欧洲各国。在途经新加坡时,英国殖民地官员试图强行检查他的行李。斌椿拿出护照,指着那27个字严词拒绝。英方官员虽然不满,但看到护照上"大清钦差"的身份说明后,最终还是放行了。这个事件在当时的华人社会引起轰动,被视为维护国家尊严的典范。

1880年代,随着华工大量出国,护照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一些华工因为无法支付高额的护照费用,转而求助于地下黑市。这些假护照虽然模仿了官方的27个字,但往往漏洞百出。1884年,在旧金山就查获了一个专门制作假护照的团伙,他们甚至连总理衙门的印章都仿制得惟妙惟肖。

1889年,张之洞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发现很多外国商人在中国沿海非法经商。他立即下令严查外国人的护照,并以清朝护照上的"毋得稽查"为例,要求外国领事馆必须出示同等效力的证明文件。这一举措虽然引起外国使节的不满,但却有效地维护了中国的主权。

1893年,孙中山第一次出国时,就使用了清朝护照。他在檀香山下船时,美国官员询问他的职业。孙中山指着护照上的"大清商民"字样,表明自己是一名商人。这本护照后来成为他多次往返于中国与海外之间的重要证件。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出逃日本。他们手中的护照都是变法前签发的,上面依然印着那27个字。这些护照不仅保护了他们的人身安全,也成为他们日后继续维系变法运动的重要凭证。

1901年,义和团运动平息后,清政府被迫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虽然这份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但在护照问题上,清政府依然坚持保留了原有的27个字。这种坚持,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大清帝国最后的尊严。

1908年,载振等五大臣出访欧美,考察宪政。他们手中的护照是由新设立的外务部签发的,但护照上的27个字一字未改。这些字句见证了清朝在风雨飘摇中寻求变革的努力,也记录了那个时代最后的辉煌。

四、清朝护照的设计特点

清朝护照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体现了当时独特的时代特征。最早的一批护照采用双开折页设计,使用上等皮纸制作,以确保经得起长途跋涉的损耗。护照的规格大约为现今A4纸的四分之三大小,这种尺寸便于携带,同时又保证了文字清晰可辨。

护照的封面采用特制的棕黄色厚纸,正中印有"大清帝国护照"六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笔画清晰。这六个字采用了清朝特有的"蝌蚪篆"字体,这种字体原本只用于皇家文书,用在护照上既显示了庄重,又体现了权威。在这六个字的下方,还印有一个精致的团龙图案,这是清朝国徽的简化版本。

护照内页的设计也颇具匠心。第一页通常是持照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籍贯、官职或身份等。这些信息都要用毛笔工整书写,并要盖上总理衙门或外务部的大印。印章使用的是特制的朱砂印泥,这种印泥耐久不褪色,至今仍能清晰可见。

在个人信息页的对面,是一张精心绘制的相貌特征图。这张图不同于今天的证件照,而是由专门的画师根据持照人的面部特征绘制的肖像素描。图中不仅要画出五官轮廓,还要标注面部特征,如"额宽"、"眼细"、"唇薄"等描述性文字。

护照的中间页面是最重要的通关文书部分。那段著名的27个字就印在这里,字体采用了规整的楷书,每个字的大小统一,间距均匀。在中文旁边,还附有对应的英文翻译。这种双语对照的设计,在当时是一个重大创新。

护照的后几页是用来记录出入境记录的。每次过关,海关官员都要在上面盖章注明日期。这些印章大小不一,有方有圆,记录着持照人的行程轨迹。有些保存完好的护照上,至今还能看到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海关印章。

为了防止伪造,清朝护照还采用了多种防伪技术。首先是特制的水印纸张,在阳光下能看到暗藏的"大清"二字。其次是独特的装订方式,用红色丝线将页面装订成册,丝线的两端都要盖上火漆印。这种火漆印使用特制的印泥,一旦破坏就无法复原。

护照的纸张也经过特殊处理。总理衙门派人研究了英国等国的护照纸张,特意定制了一种防水防霉的专用纸。这种纸张质地结实,即使在潮湿的海上航行数月也不会损坏。纸张的右上角还暗藏了一道折痕,这是另一个防伪标记。

到了19世纪末,清朝护照的印刷工艺更加精良。开始采用铜版印刷技术制作护照封面,边框装饰更加精美,还增加了暗纹底图。这种新式护照不仅更加美观,防伪性能也大大提高。同时,为了方便识别,对不同身份的人员使用不同颜色的封面:官员用红色,商人用黄色,普通百姓用蓝色。

五、清末护照的演变与消亡

1901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被迫在多个领域进行改革。护照制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下设立专门的护照科,统一管理全国的护照签发工作。护照科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护照管理制度的正式确立。

1902年,清政府在上海、天津等通商口岸设立护照分科。这些分科机构大大方便了商人和普通百姓办理出国手续。在上海,每天要签发数十本护照,其中多数是发给往来于中日之间的商人。这些护照虽然保留了传统的27字格式,但在技术细节上有了很大改进。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大量俄国侨民涌入中国。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清政府开始实行新的护照管理制度。除了传统的出国护照,还增设了入境签证和居留证。这些新证件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都保留了类似27字的官方用语,体现了行政连续性。

1906年,随着外务部的成立,护照的签发权限进行了重新划分。中央由外务部统一管理,各省则由督抚衙门负责。这一变革使得护照的签发更加规范,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各地的签发标准不一,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盗用或伪造护照的案件。

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护照条例》,对护照的申请、签发、使用等作出了详细规定。这部条例共有36条,其中特别强调了护照的法律效力。条例规定,凡持有官方护照者,无论官民,都享有法律保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护照持有人的权利。

1908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护照制度也随之改革。新版护照采用了更加现代化的设计,增加了持照人的照片,改用机器印刷。不过,那段27字的格式依然保留,只是字体改用了新式铅字印刷。这种新旧结合的设计,反映了清末社会的过渡特征。

1909年,清政府在各国设立的使领馆开始大量签发护照。这些驻外机构不仅为华侨换发新护照,还要处理护照丢失、损毁等问题。在旧金山领事馆的档案中,至今还保存着大量这类护照申请材料。

1910年,清政府进一步细化了护照管理制度。规定凡是出国三个月以上者,必须换领新式护照。这种新护照除了传统的27字外,还增加了使用期限和去往国家等具体内容。同时,为了防止护照被盗用,还在照片上加盖了骑缝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清政府最后一次修订了护照条例。新条例规定,护照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三年,过期必须更换。这也是清朝护照制度的最后一次变革。同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统治走向终结。大量持有清朝护照的官员和平民开始向各国使领馆申请换发新证件。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宣布废除清朝护照。原有的27字通关文字被新的共和国护照样式取代。至此,延续半个世纪的清朝护照制度正式结束。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海外华侨社会,清朝护照仍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

0 阅读:0

蔡妹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