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婚不再是别人眼中的异类,你还会选择结婚吗?

春沨 2020-11-25 12:11:34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双11让人们记起,除了购物还有一些单身人士需要"关爱"。总觉得在那之后,有关于单身的相关统计数据,就突然多了起来。

#我国单身成年人口2.4亿#,#日本年轻女性不婚恋人数20年增1.5倍#,#韩国超309万名女性独居#,#年轻人为什么不愿生孩子#等话题,先后登上热搜。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总觉得是女性不想结婚,因为婚姻对女性有着太多的不公平,所以当她们经济越发独立的时候,便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

直到最近的相关统计数据出现,大家才慢慢地意识到:当今社会,不想结婚的男性,也不在少数。

虽然很多人经常吐槽男女思维不一样,对于婚姻的需求和婚后的生活设想也不一样,但是在不婚这件事情上,无论男女,观点出奇一致。

大家都认为婚姻生活两个人在一起,总会有许多摩擦。为了解决矛盾,也总是会有要相互包容、忍让的时候,当然有时可能还要委屈求全。

可单身就不一样了,单身只需要考虑自己是否开心。只要觉得不开心,有些事情就完全有理由选择不做,谁也干涉不了。

因此,很多人选择是否步入婚姻殿堂的标准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是否比一个的时候过的精彩。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却没有单身时潇洒、快乐,那为什么要选择结婚呢?

我们父母那一代,很多人管结婚叫"搭伙过日子"。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在逼你相亲的时候,一个你看着很倒胃口的人,他们却会告诉你,这个人好。

因为在他们眼中,跟谁结婚其实都一样,只要对方收入可观、工作稳定,没有不良嗜好,那就是婚姻良配。

他们觉得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必须,甚至都不相信世间会有爱情。

他们让你结婚,只不过希望在你以后的生活中,有一个人在你生病的时候,能给你倒杯温水、煮碗粥,就够了。

记得十年前实习的时候,办公室一姐姐很漂亮,追她的人也真是多到可以排到法国那种,可是她总是挑到不好的男人,没交往多久就分手了。

分手后,也总是能"无缝连接"找到新的男朋友。很多同事都好心劝她,看准了再交往,不要总傻乎乎的让自己受伤。

她却说了一句让大家不知道该心疼还是该可怜她的话:你们都是本地人,回家就有亲人。可我下班回到租的房子里,连个电视都没有,我太孤独了,就是想找一个能陪我说话的人。

短短十年的时间,时代变了 ,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虽然这个姐姐现在依然单身,可是她却很久没有交男朋友了。

她现在很享受单身的时光,她说:现在当你回家孤独的时候,可以追剧、可以上网课、可以跟朋友父母视频、甚至可以找AI虚拟朋友唠嗑。

当你生病想喝热水的时候,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当你想要喝粥的时候,只要手机下单,并且付款备注好,外卖小哥甚至连感冒药都可以一起给你送来。

那些在长辈眼中,非要有另一个人才能帮你完成的事情,现在数据时代,都有专人可以帮你完成。这样的生活显得另一半,就没有那么必须了。

如今的年轻人似乎更享受单身,并且更擅长单身。如果没有什么让你觉得结婚很值得的原因,谁愿意跳进那些鸡零狗碎之中呢?

在我们父母那一代,其实也有很多人想选择一辈子不结婚。但是要背负的闲言碎语实在太多了。所以大部分人,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然而我们这一代人却不同,虽然听说你大龄未婚,还是会有阿姨"好意"催婚,但很少有人会恶意揣测说你有病。

随着年轻人单身生活越发舒适,而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经济压力逐渐变大,选择不结婚的人也许会越来越多。

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摆在年轻人面前:在社会有极度包容,自己又很舒服自在的前提下,结婚还有必要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跟大家讲一个,在我的家庭里,真实发生的事情 。

大概两三年前,一天傍晚,天色刚开始感觉黑下来的时候,我坐在客厅刷手机,妈妈在卧室,然后我就听见了她不停敲自己胳膊的声音。

虽然至今我也不知道这个方法是否科学,但我知道那是她从网上学来的,在她觉得心脏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做这个动作缓解。

因为之前妈妈有过几次相似的不舒服的情况,后来发现都是胀气引起的。所以那一次,我也初步判断是胀气,开始并没有太担心。

但是看妈妈敲了半个小时,依旧没有好转,并且看着她越来越难受,我就开始有点担心了。

因为当时还觉得是胀气引起的,于是我就让妈妈换衣服,说带她去楼下公园溜达溜达。

下楼没走几步,看妈妈很难受的样子,我就开始害怕,万一不是胀气怎么办,然后我就跟妈妈说,我们往社区医院方向溜达吧。

当时想着,如果妈妈太难受,就先去社区医院简单看一下,如果检查有问题,就赶紧去医院。

走到了社区医院门口,妈妈难受的状况依然没有缓解,为了让我俩都安心,我说那就去社区医院做个心电图吧。

结果到了社区医院,值班人员告知没有做心电图的设备。我也怕妈妈万一这次不是胀气,被我耽误了,我就说算了,咱俩直接打车去医院吧。

也真的是很感谢移动支付,在我们只准备在楼下简单遛个弯,身上没有一分钱现金,只拿着手机出门的时候,能够顺利打车,并且在医院挂上号。

当妈妈的第一次心电图做出来的时候,医生说了一段话,其中的一个词特别刺激我的神经,那就是:心梗!

医生说要立即安排住院,还要做好手术的准备。听说我们只是随便挂了号,医生就说一定要拿医保卡,然后重新挂号,准备住院……

鬼知道我当时怎么想的就把妈妈自己留在了医院,那时候脑子里只有一个字,就是:快!快点回家取医保卡,赶紧回来。

因为当时爸爸在外地旅游,怕他在外面听到这个消息,再因为担心,他再出现什么危险,我就没有联系他。

当我一个人坐在出租车上回家,并嘱咐司机尽量快一点的时候,所有我能想到的最坏的结果,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我是一个不喜欢在公共场合、陌生人面前,表露自己情绪和生活的人。因为我受不了大家投来注视和揣测的目光。

平时在地铁上,连电话都不愿意接的我,当时一个人就坐在出租车上掉眼泪。我想,反正司机是在医院接的我,他也不会讨嫌的问我发生了什么。

在回家的路上,我真的不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但我知道如果想哭就赶紧哭,因为我必须在这个往返的途中,极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因为当我再回到医院见到妈妈的时候,我可能就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我要保证妈妈见到我的时候,我还像个没事人一样。

我需要找人倾诉,我需要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办,于是,我就给朋友发了信息。

那一刻,你就会知道,在你最脆弱、无助的时候,有那么一个人,哪怕只跟你说一句:会没事的。需要我给我打电话,我马上到。在你心里,也是会有莫大安慰的。

那句话好像真的充满了力量,并给了你心里暗示,让你觉得真的会没事的。假设真的有万一,至少还有个可以帮你的人。

似乎那句没事的,真的会给人带来勇气。我知道自己开车不会比出租车快,于是我就跟司机说,能不能在楼下等我五分钟,然后再把我送回医院。

要知道,我是那种在公交车上如果坐过站,也不会对师傅我要下车的人。我就是不喜欢跟陌生人提要求以及有过多的对话。

但在那一刻,我似乎也是拿出平时没有的勇气,就豁出去了。因为我知道,那一刻只有我——我只有我自己,而妈妈也只有我。

当车停下来的时候,我用最快的速度上楼跑到家里,门一开的瞬间,我就觉得双腿没了力气。

可是我还是想着要快点,因为妈妈还在医院等我,我不知道医院里当时是什么情况,但我知道妈妈一个人在医院也许比我还要无助。

现在我也回想不起来当时是怎么在腿完全没有力气,胳膊还抖的情况下,把妈妈的医保卡揣到包里的。

我只记得当时拼命让自己冷静,怕在慌乱中出错。然后仔细想想还需要带什么,并确定医保卡装好,不会中途掉落。

然后我又在家转了一圈,做好当晚不回家的准备,检查好门窗和煤气,就锁门跑下了楼。

从走廊的窗口看出去,发现那辆出租车还在,并且开着让人感觉温暖的灯光,那一瞬间,就忽然觉得踏实了很多。感觉好像从这一刻开始,一切真的开始变得好起来了。

之前在跟我朋友小萌吃饭的时候,小萌劝我赶紧结婚,就跟我说,虽然现在咱父母都健康,可父母终究会有老的那一天。

等他们突然病倒了,你自己得有多无助,你一个人要怎么办?那个时候,你身边哪怕有一个肩膀让你靠一下,你都会觉得幸福。

我说,我知道那种感觉,毕竟我经历过。

可这个经历,是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不会有的。因为大家的父母都年轻,不会有突发疾病。

即便父母突然要去医院,也都是有另一位家长挡在自己面前去处理这些问题的。像我这样自己慌乱面对这样问题的人,并不多。

不过,我是幸运的,当我回到医院的时候,一切真的好起来了。我看到妈妈在大厅等我,医生说做了第二遍心电图,发现没事了。

然后我又带着妈妈去抽血,再做化验,结果还是正常。虽然在医院折腾到半夜,但是我们还是在当晚回家并安心的睡了。不知道是折腾累了,还是放心了,那天睡的特别安稳。

每每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小萌那段话:如果当时情况是不好的,你又是自己一个人,你要怎么面对这一切?

虽然我不赞同老一辈搭伙过日子的说法,可我却认同他们老伴的叫法。有时不用非得等到老,年轻的时候,他也是你的伴儿。

当你工作疲累、非常不顺心的时候,回到家迎接你的不一定都是满天飞的锅碗瓢盆,也有可能是他放好的洗澡水和一个无言的拥抱;

当你因为工作、生活压力过大的时候,不一定是都不知道去哪里哭的处境,也有可能是你在他的怀里,把眼泪和鼻涕都蹭到了他新买的T恤上;

当你因为太困不想带娃的时候,不一定就是非你不可的情况,也有可能是他左手抱娃而右胳膊趴着熟睡的你……

在你精神世界坍塌的时候,你会觉得,他能帮你撑起全世界。有时他真的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有他在,你便会觉得安心。

所以这就是有些夫妻为什么吵架嘴上说着烦你、讨厌你,却还是非你不可的原因。这份感情,更多的是对彼此的关心和依赖。

人生,总会有许多的起起伏伏;自己,永远没有想象的强大;日子,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你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需要一双手、一个肩膀。在无助时,可以不用假装坚强,不是挺好的吗?

——END——

春沨尽量每天更新

文字/晨涵插图/网络   校对、排版/沙沙

0 阅读:4
春沨

春沨

一个有温度的自媒体,在这里你不必假装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