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两地情|赵廷河

陪读时间 2024-12-12 09:05:18

高密的历史文化悠久。古往今来,地灵人杰的高密这方热土,养育出无数名宦鸿儒、诗宗文伯、忠臣良将,一直为周边地区的文人墨客所青睐。2024年11月30日,胶州市文化考察团暨《青海湖》(下半月)编辑部专家学者莅临高密参观考察,指导工作。这次来的胶州文化考察团成员有:胶州市文学联谊会会长兼《青海湖》(下半月)编辑部特约主编兰晋梅、副主编刘淑清、编辑孙邦珍、兰洪琴,青岛市优秀督学、胶州市三里河教体中心督导主任战绪忠等专家、学者和青岛金牌带货村书记——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十五里夼新村党委书记刘邦清及同行刘邦锋等一行7人,带着对高密的向往之情和美好期待,来到高密,如其说是参观考察,倒不如说是传经送宝。(图源:作者提供,下同)

柏城镇属高密临港经济区,有着融入青岛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随着胶东经济圈的不断发展壮大,柏城镇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特别是前冢子头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显著、晏子文化纵深传承推广、柏城村“两馆”建设利用、白羊山文化艺术节陆续成功举办、牡丹花卉特色旅游产业升级等,在山东半岛乃至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柏城村现有耕地380亩,720户,2508人,两委干部3名,党员84名。相传,明崇祯年间,王氏三兄弟自县城迁此定居,当时该地松柏茂密,气势如城,遂定名“柏城”。据《高密县志》载,建国前,在村大街东首建有“文昌阁”一座,阁内供奉着魁星点状元。考察团一行人员在柏城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尤伟的陪同下,来到柏城村文化大院。首先,听取了柏城村第一书记黄亦成关于柏城村稳定发展概况、文化建设情况以及下步工作展望。其次,他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柏城村史馆、《村民月讯》馆和农家书屋。陪同考察的柏城中学正高级退休教师刘德润德才兼备,品行高洁。他为柏城村史馆的设计、资料收集整理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自告奋勇地担当起了柏城村史馆的义务解说员。不管是村里的历史名人、风土人情,还是传奇佳话、趣闻轶事,他都讲得声情并茂,引人入胜,让一行人员对柏城村产生了美好印记。考察团人员分别在柏城村村史馆的留言簿上签名,并一起在村史馆前合影留念。新落成的《村民月讯》馆,是该村一大特色文化品牌。《村民月讯》是村两委为本村居民办的一份赠阅性报纸。她是村庄历史的记录者,村庄文明的见证者,村庄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村庄振兴成果的歌颂者。幸福洋溢在村民的笑脸上,喜悦挂在群众的眉梢上。柏城村,在历史长河中穿越了几百年,文化积淀丰厚,传承历史钩沉,村报应运而生。在人民公社时期,伴随着农时季节,为抓革命、促生产,搞好交流,办过《三夏会战》《三秋战报》,不定期办过《情况反映》。

时间追溯到2000年,改革开放大潮兴起,人们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改变,走出田地,有的到镇村企业当工打工挣钱,有的自筹资金创办民营企业、超市、饭店等商贸业。2000年秋,柏城村党总支在村委办公室召开《村民月讯》创刊筹备会议,王钦安、王曙晓、王玉明三位同志参加。会议讨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村两委作出决定,创办全省首家《村民月讯》,补齐信息短板,搭建民主舞台,让群众足不出户,读小报,明大事,知方向。于是,会议决定由退休教师王钦安同志任月讯主编(2019年2月病故),村党总支书记单际田同志任月讯主审(2008年卸任),通过了《村民月讯》的办报宗旨、版面设置及舆论效果。经过共同努力,于2001年1月10日,由柏城村党总支、村委会主办的一份散发着泥土芬芳、油墨飘香的16开四版的小报,在柏城村悄然诞生并免费由两委干部送到每家每户,由此,成为全村人的幸福“挚友”。23年弹指一挥间,人事浮沉、斗转星移。《村民月讯》坚持每月一期,雷打不动,保持了历久弥新的生命张力。23年来,《村民月讯》为柏城村经济社会发展,用笔墨作了不少标记和符号,办刊人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用心用情用功记录新时代,书写了村民的责任担当和精神风貌。到目前,该村《村民月讯》已办刊284期,装订合订本23册。柏城村第一书记黄亦成满怀信心地说:“下步,我们会把这份‘小报’一直办下去,继续发挥《村民月讯》上连党心、下连民意的功能,守住贴近生活、服务村民的初心,让她始终成为村两委与村民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考察团一行对柏城村的文化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十五里夼新村党委书记刘邦清还主动加了柏城村第一书记黄亦成的微信,他们互相握手,愿缔结友好村居,共同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考察团一行来到山东大学高密前冢子头考古基地。在考古队实习队员的引领和宣讲下,参观了前冢子头遗址博物馆、前冢子头遗址考古现场。胶河岸边的前冢子头遗址发掘出铜、铁、陶、玉、石、骨、蚌等重要标本900余件,从而见证了高密悠久的历史。据前冢子头村志记载:“在(柏城)镇政府驻地东南7.5公里处。明初,周氏立村,因北有晏王冢,故名。”前冢子头村南400米处有一片隆起的高地,当地群众称其为“南台地”,这就是高密前冢子头遗址。该遗址地处胶莱平原腹地,西距胶河约3公里,东距墨水河约2.6公里。遗址核心区约4.7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前冢子头遗址是“考古中国”项目中体现海岱地区从岳石文化到周代“由夷变夏”过程的重要节点,具有极高的考古学价值。该遗址遗迹遗物种类丰富、数量多,尤其是龙山文化时代三重环壕及战国时期780平方米圆形台基的发现,充分显示了该遗址在胶河流域的重要地位。

2022年考古发现前冢子头遗址距今5000年至2000年的完整文化层,涵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两周、秦汉等不同历史时期。该遗址还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环壕与城垣,以及东周时期两座疑似礼仪性建筑的台基、汉代贵族使用的六博棋具等,说明该遗址等级较高,或曾作为区域中心聚落,甚至可能是史前文化至夏商时期的古国。至尧舜时代,高密是大禹的封国,其时,高密已开化为文明之地。迨至商、周,高密更是发展为胶东半岛的交通大邑,经济文化十分发达。1922年2月,前冢子头村设立胶县公立第一小学。1929年,大刘家疃完小搬至该村。2002年在该村新建校舍,更名为柏城镇育才小学。2023年2月,柏城镇育才小学撤并,改造为“山东大学考古实习基地(高密)”。2023年3月9日上午,山东大学前冢子头遗址考古队在工地现场举行开工仪式。高密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前冢子头遗址试挖掘取得了突破性考古成果,首次将高密历史上溯到距今5000年前,意义非常重大。从山东大学前冢子头遗址考古队对外发布的信息了解到,前冢子头遗址2023年考古发掘工作是“考古中国——海岱地区夏商西周考古研究”的一部分。本年度的发掘工作主要是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山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年代序列,并探讨山东半岛融入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过程与途径。2024年,前冢子头遗址第三次勘探又有更重要的新发现,有待本次考古发掘进一步验证。不久,山东大学前冢子头遗址考古队将会为世人打开一扇通往古文明的“历史之门”。考察团一行听了考古队实习队员们的认真详实宣讲,参观了前冢子头遗址博物馆、前冢子头遗址考古现场,对高密深厚的历史底蕴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考察团一行来到胶河社区参观晏子文化馆。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号平,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市)人,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子的言行与文章被后人汇编成《晏子春秋》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晏子是高密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任何思想文化和人物的出现,都与该地的地域环境条件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关于晏子故里,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意思是说,晏子这个人,是莱地夷维人。对此,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晏子传》对“莱之夷维”有这样几段历史追溯:“在商、周以前的时代,居住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将聚居栖息在今山东及与山东邻近的江苏、安徽一带的东方部落居民称为东夷人。

东夷人是华夏人对东方诸土著居民的泛称,包括东夷族的诸多部落和方国。考古发掘证明,自旧石器时代开始,东夷人就在东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栖居,繁衍生息,创造了古老灿烂的东夷文化。到新石器时代初期,东夷已经成为古代中华文明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太昊、少昊、蚩尤、舜都是东夷族中涌现出来的著名部落酋长和军事首领。到夏、商时,东夷族的部落、方国和支族达100多个。其中的夷维部落,位于今高密市城区一带,在夏、商时是一个临近莱国的东夷部落方国。后来,夷维被势力日益强大的莱国所吞并,成为莱国的一个城邑,因此也称‘莱之夷维’ ”。考之史籍,可以发现,夷维之名先是西汉时演变为夷安,后来又在北齐年间演变为今之高密。前冢子头遗址西南部原有古城,高密民间自古传说与晏子有关,旁有朱家庄,历来被称为朱晏城。史书记载,隋文帝时此地曾作为胶西县县治,隋末大乱,城毁。“在俺村前除了有考古遗址外,附近还有晏子庙、晏子祠、晏子碑、晏王冢等有关晏子的历史遗存。”前冢子头村村干部曹立宽介绍说。高密孕育出了晏子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是与高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灿烂的地域文化分不开的。据考古发现,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东夷文化、海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至尧舜时代,高密是大禹的封国,其时,高密已开化为文明之地。迨至商、周,高密更是发展为胶东半岛的交通大邑,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因此,我想,高密孕育出晏子这样的历史人物应该说有其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因素。据胶州考察团成员刘淑清说,她的外婆家就是胶河社区李家营村。小时候,母亲经常带她来外婆家住。看得出,她对晏子故里有着别样深情。考察团一行对晏子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宰相产生了无限敬仰之情。对晏子文化馆用晏子故事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下午,考察团一行到注沟社区逄戈庄参观了清爱文化园。逄戈庄村张博明主任是这里的金牌讲解员。他凭着本地熟悉和过硬的功夫,向一行人员娓娓道来,并作了深入细致地讲解:刘氏家族以“清爱”为安身立命之家风,居官则清政爱民,为民则多行善事,广洒仁爱。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高密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中二甲第二名进士,大学士刘统勋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其父之风。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在清朝的267年间,逄戈庄刘氏家族自七世刘棨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官拜四川布政使起,至十一世刘喜海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代理浙江巡抚任上罢官为止,前后五世历140年。其间,刘统勋、刘墉父子两朝拜相,半个清朝的时光,公卿封疆迭出,成为全国政坛有名的官宦世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朝历代百年望族都是十分罕见的,几乎所有的官宦世家都逃不出起、兴、衰、败的轨迹。逄戈庄刘氏家族在两个世纪内同样经历了兴起和盛衰,只是家族式微后的刘家衰而不败。而且三百多年来,始终没有大奸大恶之徒而多勤俭善良之辈。究其原因,刘氏家族有一套好的家风,即勤俭、耕读、不贪财,代代流传。这种软实力使刘氏家族辈辈受益,在朝可为贤臣良相,在野即是诚信良民。张主任的讲解,让考察团一行人员对刘墉家族清廉爱民政风、家风由衷敬佩。

冬日暖阳,天高地阔。有人说,在冬天的怀抱中,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充满了深意。胶州考察团一行人员来高密经过一天短暂的参观考察,对高密丰厚的历史文化提出开放交流、文旅融合等方面中肯的建议,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推介作用。胶州市文学联谊会会长兼《青海湖》(下半月)编辑部特约主编兰晋梅说:“我感觉,胶河就像一根长长的扁担,一头挑着高密,一头挑着胶州,胶州跟高密是好兄弟,关系紧密情深谊长。”我想,他们的到来就像一股东风吹来,让我的周身充满了春的愉悦和人间温情。胶高一家亲,情牵两地人。只要我们心中揣着诗和远方,就会掀开胶高文化和友谊新的篇章。

作者简介

赵廷河,男,1965年2月出生,山东高密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会员。作品见《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纪检监察报》《新世纪文学选刊》《青年文学家》等报刊,入选20余种选本。《天寒又见梅花开》《黎明静心听鸟语》等散文被选为中学语文考题。2020年出版散文集《梅岭翠竹》,荣获第八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图书一等奖”。2021年个人词条被列入中国作家库。2024年1月,被《华人文学》杂志社聘任为签约作家。

0 阅读:2

陪读时间

简介:品味文字之美,静享生活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