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大丫鬟司棋和潘又安违背礼法,表赠私物,又大胆入港。
潘又安引诱司棋,使她失身,然而在事情败露时不敢承认,不敢共同担责,灰溜溜地逃跑了。

被逐出贾府后,司棋对其母说,她已失足于潘又安,绝不会再失身于他人,表明了她非潘又安不嫁的坚定决心。
司棋的忠贞可歌可泣,令人敬佩!

司棋妈气愤异常,把她痛斥一番,对女儿的话,骂得真是非常难听!
司棋妈坚决不同意他们的婚事。
她的决定也有道理,毕竟潘又安进贾府内宅偷人,这事儿性质太恶劣,牵连许多人,和现代的自由恋爱不可同日而语!

此事,唯一没有道理的是,程高版把潘又安之死描述为殉情。
书中,连司棋都怨恨他:“为什么这样的胆小,一人做事一人当,为什么要逃?”
潘又安这样没胆量之人,肯定想苟且偷生。
可是,司棋一死,他想偷生绝对是痴心妄想!

我为什么这样说呢?
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潘又安引诱在先,司棋因他羞愤而死。
司棋父母怎会放过他,报官追责,必不可免!
官方定个诱骗少女,致其失去名节,进而导致撞墙而亡。
潘又安的牢狱之灾,不可避免!

第二:宗族惩罚。古代未婚男女偷情,这是有辱门楣、败坏门风的丑行。
在中国古代那个“礼法合一”的社会,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为了维护这个道德底线,宗族会严惩这种行为,以儆效尤。
当时最常见的惩罚措施是:浸猪笼,沉江而死。
潘又安和司棋未婚偷情,坊内人尽皆知,影响极其恶劣,他最终被宗族惩以“浸猪笼”,在所难免!

第三:潘又安买通守门的,趁着夜色,进贾府偷人。
而且偷的人是贾府二小姐贾迎春的贴身大丫鬟。
这事对贾府是奇耻大辱。
贾迎春贴身丫鬟私通外人,小姐名声也必然受损。
出了这等丑陋之事,大家唯恐避之不及,所以,薛宝钗才马上搬出大观园避嫌。

贾迎春最终只能下嫁给声名狼藉的孙绍祖,我想其中缘由:
一则,因为是贾赦为了那5000两;
二则,在这么一闹腾之下,迎春的名声被司棋事件所累,哪里能寻得更好的婆家?

不管是贾府的面子还是迎春的名声,都因为司棋事件受到牵连,而潘又安又是罪魁祸首。
贾府明里暗里都不会放过潘又安。
如果潘又安活着,官方和潘家宗族必然会对他采取最严厉的惩罚,才能给贾府满意的交代。
可以想象,潘又安被逮住后,要么被弄死;要么被折磨后再弄死;或者出狱后,被浸猪笼溺死……

其实,潘又安唯一转圜的机会就是明媒正娶司棋,两人结为夫妻,才可遮住芸芸众口。
然而,司棋父母死活不同意,司棋又羞愤撞墙而死。
一向胆小的潘又安,看着司棋的尸体,想想自己也将不得善终,于是拿出小刀,畏罪自杀!
综上所述,我认为潘又安应该是畏罪自杀,这才合理!

胡梦茵
无论是王司棋家该是潘又安家,都是贾府的家生子奴才出生,就别扯什么潘家宗族还有王家报官了,都不可能。而潘又安当初与司棋偷情也别一个劲儿的劝怪到潘又安身上,王司棋远不无辜。潘又安和王司棋是表姐弟,按理来说就是知根知底门当户对,哪怕王司棋成了迎春的贴身丫鬟,要是潘又安稍微有点出息,两人又有情,王家何必不成全。可是王家一再阻拦,必定是潘又安有不堪人言之处,至少潘又安在贾家有王善保这个邢夫人陪房得靠山外婆,他但凡有个长处也不会混的没有半点名声,王家怎么都不同意潘又安可知其能力拉胯。这般贾家靠山不说通天也是不错的潘又安,在贾家谋不成任何事,却外出没多久就拿着钱财回来,偏生还故意隐瞒没有半点衣锦还乡的意思,说他是为了和司棋的感情回来可能性不大,潘又安外面钱财来源不正走头无路又想着哄骗了司棋到手,然后再让王家出面保护他的可能性很高,没想到王家不是那么好糊弄,王司棋被逼的自杀,潘又安走投无路只好自尽这没什么问题。但是要说当初潘又安离家之前就是他勾引王司棋,却是未必,王司棋也远没有小编想的那么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