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嫁给蒋玉菡,为什么说是噩梦开始,而不是幸福降临?

云中漫聊趣事 2025-02-11 17:30:32

红楼梦程高续本后40回,把袭人和蒋玉菡的结局写得非常完美。

宝玉中举出走后,心地善良的王夫人和知书明理的薛宝钗,也不让袭人守在宝玉房里。

她们给袭人精心挑了一门好亲事,把她嫁给了蒋玉菡。

然而,袭人依旧念着宝玉,听到要出嫁,每日以泪洗面。

所以,王夫人和宝钗婆媳两人多次和袭人谈心,帮她疏解。还特地备了一份厚重的嫁妆送她。

至于新郎蒋玉菡,续本把他描绘成是一个玉树临风,事业有成,又颇有家资的成功人士。

原文描述说,蒋玉菡住在城南,现在有房有地,又有铺面。年纪略大了几岁,但没有娶过,况且人物儿长得是百里挑一。当下在府里掌戏班。家里足衣足食。

大婚当日,蒋家办事极认真,所有步骤都按着正配的来。丫头、仆妇都称袭人为“奶奶”。

那夜,袭人起初哭着不肯俯就,直到看见那条宝玉交换的松花绿汗巾,方知是命中姻缘。

之后,两人夫唱妇随,袭人从此又是一番天地。

其实,袭人的命运绝非如此!

袭人嫁给蒋玉菡后,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而不是幸福的降临!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知道,曹公的红楼梦是“千古一哭,万艳同悲”。

曹公笔下的女性,最终皆是薄命,尤其是那些上了薄命司的女性。

唯一不同的是,她们各自薄命的方式不尽相同:有些是守寡一生,有些是心碎而死,有些是远嫁他乡,有些是出家为尼,有些是被虐惨死......

袭人是上了“又副册十二钗”的,她和晴雯,鸳鸯,金钏这些姐妹同册。

可我们知道这三位都是不得善终的,所以可以推测,袭人的结局必然不会好到哪里。

所有的幸福,仅仅是昙花一现而已。

第二,红楼梦原著第三十四回,写道:这时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一时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

我们知道,当时金钏已投井而死,为什么曹雪芹把一个活人和一个死人并列而写?

蒋玉菡逃出忠顺王府,然后又被抓回去,对于这样一个逃奴,忠顺王对他的处罚必然不轻。极有可能打断他的腿或者毁了他的嗓子,让他不死也残。

曹公写作擅长隐喻,这里隐喻了蒋玉菡被抓后生不如死的悲惨生活。

然而,程高续本里,却把蒋玉菡描绘成成功人士,值得商榷!

第三,蒋玉菡的身份是优伶,也就是戏子。

这个身份在当时是极其低微的,它属于下九流。

而且在下九流里排倒数第三,仅比乞丐高一位,比娼妓还要低四位。

袭人嫁给他,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风光!实际上,她也沦为下九流了。

更为重要的是,蒋玉菡之所以能得到忠顺王的宠爱,唱戏只是表面。

事实上,在原著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蒋玉菡应该是忠顺王家养的娈童。

娈童由于长期的不健康培养,极有可能失去了生育能力;况且,袭人由于宝玉的那一记窝心脚,也可能落下了无法生育的病根。

所以,袭人和蒋玉菡婚后,极有可能没有子嗣。

第四,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宝玉,薛蟠,冯紫英一起喝酒。

蒋玉菡的酒令是“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

曹公在这里通过隐喻揭示了袭人的命运和结局,暗示了她会经历贫穷“无钱去打桂花油”和最后被抛弃“丈夫一去不复归”的结局。

结合狱神庙之后,袭人和蒋玉菡出于感恩,救济并供养了落魄的贾宝玉。

我们可以推测,宝玉应该在蒋玉菡家住了一段时间。由于宝玉在贾府锦衣玉食,而他又是袭人曾经的主子和恩人。

袭人和蒋玉菡必定倾其所有,来满足和招待宝玉。

可是,他们的钱财毕竟有限,不多久便见底了。最后,袭人连桂花油都没钱去打了。

宝玉呢,他毕竟会看破红尘,跟癞头和尚和跛脚道人去大荒山无稽崖的。

而蒋玉菡,他本来就是宝玉的好友,在同住的这段时间里,两人深入交流,秉烛夜谈。

他很有可能被宝玉感化,随宝玉一去不返。

太虚幻境里袭人判词图画中的那“一床破席”。

其实,曹公是用象征手法,暗指了袭人最终是,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生活困苦,艰难度日。

所以说,袭人嫁给蒋玉菡,看似幸福降临,实则是噩梦的开始!

0 阅读:528

评论列表

缘来缘去

缘来缘去

1
2025-02-22 16:18

在古代,一个不洁了的女人,还是侍女,能真心对她好的,还真没几个

云中漫聊趣事

云中漫聊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