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女战士投江就义,事迹成佳话,用生命救下的师长却成了叛徒
1938年深秋,乌斯浑河畔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壮举。八位抗日女战士,在面对日伪军的重重包围时,宁死不屈,高唱着《国际歌》投江就义。她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整支部队的安全突围。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被她们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师长,却在之后有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变化。这位曾经英勇善战的抗日将领,为何会走上一条令人不齿的道路?八位女战士用生命换来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结局?
一、八位巾帼英雄的革命历程
在东北抗联的历史上,"八女投江"的故事广为流传。这八位女战士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经历,却因为共同的信念走到了一起。
队伍中的核心人物冷云,原名郑香芝。1915年,她出生在黑龙江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刚满16岁的她看到日军在家乡烧杀抢掠,便立志投身革命。那一年,她改名郑志民,表明自己要为民请命的决心。
1934年春天,郑志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当地从事地下工作。两年后,她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第五军,为了保护家人免受日军迫害,她选择了"冷云"这个化名。在部队里,她很快成为了政治指导员。
与冷云一同战斗的胡秀芝,年仅20岁就担任了妇女班的班长。她1918年出生在吉林省的一个贫苦人家,家里世代务农。1936年,她的父亲被日军杀害,这促使她决定加入抗联队伍。在部队里,她表现出色,多次参与战斗,立下战功。
安顺福的经历则更为悲惨。1915年生于延吉一个朝鲜族家庭,她的父亲和弟弟都死于日本人之手。在加入抗联之前,她在当地一家被服厂工作。后来,她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抗联被服厂的厂长,负责为战士们制作军装。
年纪最小的是王惠民,1925年出生,父亲是一名抗联战士。1937年,年仅12岁的她追随父亲的脚步加入了抗联。虽然年纪小,但她总是抢着干最危险的工作。
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和李凤善都是在1937年前后加入的抗联。她们都出身贫苦,都经历过亲人被日军杀害的痛苦。在部队里,她们轮流担任管理员、被服员和班长等职务。
这支女子队伍在1937年底组建完成。她们不仅要执行战斗任务,还要负责照顾伤员、缝制军装、运送物资。在艰苦的环境中,她们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1938年初,日军在东北地区加强了"讨伐"力度,抗联第二路军遭到重重包围。为了打破日军的封锁,部队决定实施西征计划。这八位女战士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次行动。
当时,冷云刚生下孩子两个月。为了参加西征,她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给一位朝鲜族老乡抚养。其他几位女战士也都放下了家中的牵挂,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的征程。
在西征途中,她们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躲避日伪军的追捕。但是这支女子队伍从未掉队,反而经常帮助体力不支的战友。她们用自己的坚韧,赢得了全军上下的敬重。
二、生死抉择时刻
1938年10月的东北,寒风已经开始肆虐。第5军1师在经过数月的西征后,部队人数从最初的数百人锐减到仅剩百余人。这支疲惫的队伍终于在10月19日傍晚到达了林口县刁翎柞木岗山的老道沟。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日伪军在这一带布下了天罗地网,到处都是巡逻的敌人。师长关书范带领残部躲在老道沟的密林中,准备等到天亮后渡过乌斯浑河。这条河平时水流平缓,但当时正值深秋多雨季节,河水暴涨,水流湍急。
夜幕降临后,气温骤降。战士们身上穿的还是夏天的单衣,已经破烂不堪。为了取暖,他们不得不冒险点起了几处小火堆。这个决定最终导致了命运的转折。
入夜后,驻扎在刁翎的日伪军守备队发现了林中的火光。他们立即集结了一千多人的队伍,分成几路悄悄包抄过来。当时,第5军1师正准备分批渡河。
20日凌晨,天刚蒙蒙亮,河水的水位稍有下降。关书范命令金世锋参谋带领冷云等8名女战士先行渡河,为大部队探路。就在这8人刚刚到达对岸时,密集的枪声突然响起。
日伪军对尚未渡河的部队发动了猛烈进攻。1师指战员迅速分散隐蔽,向西边的柞木岗子密林撤退。敌人的火力十分猛烈,子弹像雨点一样扫射过来。
此时,冷云和其他七位女战士已经安全到达对岸。她们看到主力部队遭到攻击,立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敌人后方发起进攻,给大部队争取撤退时间。
八个女战士分散在河岸边,同时朝着敌群开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日伪军一时慌了手脚,以为是伏兵。他们暂时停止了对主力部队的追击,转而集中火力对付河对岸的"伏兵"。
这个战术奏效了。关书范带领剩余战士趁机突围,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但是,八位女战士也因此陷入了绝境。她们三面受敌,背后就是湍急的河流。
日伪军在发现对方只有八个女战士后,先是喊话要她们投降。回应他们的只有一轮轮密集的子弹。战斗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八位女战士的弹药逐渐耗尽。黄桂清和郭桂琴已经负伤,最年轻的王惠民也中弹倒地。
当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时,冷云带领战友们退到了河边。她们留下最后三枚手榴弹,在扔出后立即转身走向河水最深的地方。八人手挽着手,一边唱着《国际歌》,一边坚定地走向河心。
敌人仍在不断开火,八位女战士一个接一个倒下,鲜血染红了河水。但直到最后一刻,她们都没有向敌人屈服,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战歌。
就这样,这场发生在乌斯浑河畔的战斗,以八位女战士的牺牲为代价,成功地掩护了第5军1师主力安全突围。她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友们的生存机会,创造了一个永远无法被遗忘的传奇。
三、鲜为人知的细节
关于八女投江的故事,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被当地的老人们口口相传。这些细节不仅记录了八位女战士的最后时刻,更展现了她们相互扶持的深厚情谊。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八位女战士并肩作战,互相照应。当黄桂清中弹受伤后,安顺福立即脱下自己的外衣为她包扎伤口。而郭桂琴虽然自己也负了伤,却仍在为战友们分发最后的子弹。
最小的战士王惠民,虽然年仅13岁,却表现出了超乎年龄的勇敢。在战斗中,她负责为战友们传递弹药。当时她的衣服已经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但她始终坚持完成任务。直到最后时刻,她还在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
当地一位姓李的老人曾经讲述,他的父亲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那天早上,他正在河边砍柴,看到八位女战士在岸边与敌人周旋。其中一位年长些的战士(后来知道是冷云)一直在指挥战斗,她不停地变换位置,吸引敌人的火力。
战斗结束后,日伪军离开时甚至不允许当地百姓收殓这些英烈的遗体。但是在当晚,附近的村民们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将遗体从河中捞出,安葬在河岸边的一块高地上。
更令人动容的是,当时有一位朝鲜族老太太认出了安顺福。原来在安顺福加入抗联之前,曾在她家借宿过一晚。老太太偷偷在晚上来到埋葬地,为安顺福献上了一束野花,还在坟前撒了一把白米,这是朝鲜族人祭奠亲人的传统。
在八位女战士中,胡秀芝和杨贵珍的感情最深。她们不仅是战友,更是结拜姐妹。在最后时刻,两人手挽着手一起走向河心。当地人说,即使在河水中,她们的手也始终没有分开。
李凤善虽然是八人中最安静的一个,但她的勇敢丝毫不逊于其他人。在战斗中,她负责警戒敌人的动向。当看到敌人试图从侧翼包抄时,是她及时发出警报,让战友们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战斗发生后的第二天,一位老乡在河边找到了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照片和信件,那是八位女战士的遗物。其中有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的冷云还抱着她刚出生的女儿。这些遗物后来被秘密保存下来,直到解放后才重见天日。
这些细节虽然不会改变历史的走向,但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八位女战士的音容笑貌,以及她们在生命最后时刻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这些由当地百姓保存下来的回忆,让我们得以透过时光的阻隔,更加清晰地看到这段历史。
乌斯浑河边的老人们说,每年秋天,当河水上涨的时候,河面上总会漂来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人们都说,这是八位女战士的在天之灵,还在守护着这片她们用生命捍卫的土地。
四、关书范的叛变之路
八位女战士的壮烈牺牲,换来了第5军1师师长关书范和部分战士的成功突围。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曾经的抗日将领会在之后走上一条让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道路。
1938年11月,在经历了乌斯浑河一战后,关书范带领剩余部队躲进了深山。这位年仅26岁的师长开始频繁向战士们宣传"曲线救国"的理论。他说:"现在的形势已经变了,日本人的力量太强大,我们不能硬拼,要学会变通。"
12月的一天,关书范突然不见了。几天后,他竟然穿着日本军官的服装出现在部队面前。原来,他已经私自与日军特务机关进行了秘密接触。在谈判中,他不仅出卖了多处抗联的秘密营地,还表示愿意率领整个第5军投降。
关书范的这一行为立即在抗联内部引起震动。当时正在密营的周保中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一致决定:开除关书范的党籍,撤销其一切职务,并下达通缉令。
然而关书范似乎已经铁了心要走这条不归路。1939年1月15日,他再次主动与日军特务头目会面,详细交代了第5军的部署情况。作为交换,日军承诺给他封官许愿。
就在第二天,关书范竟然大摇大摆地带着两个日本特务,开着军用卡车回到了第5军驻地。他打算说服更多的战士投降,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开除党籍,成为了通缉对象。
当地一位老战士回忆说,那天关书范穿着崭新的日本军服,腰间还别着一把新配的武士刀。他刚走进营地,就被早已埋伏好的战士们当场抓获。
在被捕后的审讯中,关书范交代了自己叛变的全过程。原来早在1938年10月底,他就开始与日军秘密接触。在投降谈判中,他不仅出卖了多处抗联据点,还提供了大量关于抗联部队的情报。
周保中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即下令处决关书范。1939年1月17日,这位曾经的抗日英雄被押到刁翎地区,在当地群众的注视下执行了枪决。
关书范的叛变,给抗联造成了严重损失。但由于他的罪行被及时发现,许多秘密营地得以转移,避免了更大的伤亡。当时有战士说,如果八位女战士在天有灵,一定会对这个被她们用生命救下的师长感到无比失望。
事实上,关书范并非个案。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也有其他一些人经受不住考验而叛变投敌。但关书范的背叛尤其令人震惊,因为他曾是一位英勇的抗日将领,更因为八位女战士曾用生命保护了他。
这段历史深刻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叛变往往不是一日之寒。从最初动摇军心,到后来与敌人接触,再到最后彻底投敌,这其中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关书范的结局,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警示。
五、历史对八女投江的评价
"八女投江"事件发生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故事只在当地百姓中口耳相传。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这段历史才逐渐为更多人所知。
1952年,当时的东北军区决定对这段历史进行详细调查。调查组深入乌斯浑河畔,走访了当年亲历这一事件的群众。一位名叫张德山的老人提供了重要线索,他不仅目睹了整个战斗过程,还参与了收殓烈士遗体的工作。
1955年,为了纪念这八位英雄女战士,当地政府在牡丹江市建立了首个纪念设施。这是一座由青石砌成的纪念碑,碑文由著名作家萧军撰写。碑文不仅记录了八女投江的经过,还特别提到了她们在生命最后时刻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
1957年,中国电影制片厂开始筹拍电影《巾帼英雄》。剧组专门邀请了当年在场的目击者担任历史顾问。这部电影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1962年,牡丹江市在乌斯浑河畔建起了"八女投江纪念馆"。纪念馆收藏了八位女战士的遗物,其中包括冷云的日记本、胡秀芝的布鞋、王惠民的照片等珍贵实物。这些实物见证了她们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1978年,著名作家刘白羽走访了八位女战士的家乡,采访了她们的亲属。在随后发表的长篇报告文学中,他记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冷云的女儿一直被那位朝鲜族老乡抚养长大,直到1960年才与亲人相认。
1982年,在"八女投江"事件发生44年后,一座气势恢宏的群雕在牡丹江市江滨公园落成。八位女战士的塑像栩栩如生,她们手挽着手,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远方。这座群雕后来成为了牡丹江市的标志性建筑。
1995年,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当地教育部门将"八女投江"的故事编入了中学教材。每年都有众多学生来到纪念馆参观学习,聆听这段历史。
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八位女战士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们的褒奖,也体现了国家对这段历史的高度重视。
2015年,一部新编歌剧《八女投江》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部作品以全新的艺术形式讲述了这个故事,让更多观众了解到了这段历史。
如今,每年的清明节和"八女投江"纪念日,都有大量群众自发前来纪念馆祭奠。人们献上鲜花,表达对这八位女英雄的敬意。在乌斯浑河畔,她们的故事仍在继续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向英雄的八位女烈士致敬!你们是民族的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