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发布过《1965年,毛主席诚心诚意地请彭德怀复出,彭德怀为何还会再遭厄运》一文,文中提到了毛主席在1965年9月23日正式邀请彭德怀复出的详细经过
那一天,毛主席在中南海住地和彭德怀长谈了五个多小时,诚恳地告诉彭德怀,说现阶段要建设大三线,准备迎接战争的爆发,鉴于西南战略后方最为重要,邀请彭德怀去西南区工作。
彭德怀从中南海回到家,像小孩子一样,又蹦又跳,兴奋地对家人说:“我们谈通啦。”
两个月之后,即1965年11月28日,他启程离开北京,去成都担任了三线建设副总指挥。
这里,再来简单说一下三线建设的来龙去脉。
现在,很有一些“公知”鼓吹美帝的“高尚”,事实上,美帝坏透了,狼子野心,一直是亡我之心不死。
朝鲜战争之初,其第七舰队公然入侵我台湾海峡。
这,就足以让人恶心了。
朝战之后,又挟迫我周边国家缔结成反华联盟,遍建军事基地,从我国东、南部构筑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形的包围圈,对我虎视眈眈。
偏偏,1956年之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我国的北部和西部又受到了来自苏联方面的威胁。
情形对我是如此不利,六十年代,美帝贼子不断在台湾海峡举行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甚至制定了绝密报告——《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的基础》。
1964年8月的北部湾事件中,美帝在对越南进行轰炸时,有意把战火延烧到了中国南部地区。
毛主席忧心如焚,在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声明稿上明确批示说:“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
随后,他在8月17日、20日两次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
两次在会议上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集中力量建设三线!
这所谓的三线,指的是由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三道线。
建设三线的弊端,谁都看得出来——把一大批现代化工业撤离城市、撤离交通要道,肯定会浪费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会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这都是美帝造的孽,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很有一些“事后诸葛亮”,指责说当年就不应该搞三线建设,说三线建设是自己吓唬自己,是过度紧张的产物。
但是,战争的爆发,都不是以被侵略方的意志所决定的。
就像彭总说的,野兽的天性是要吃人的,它要在什么时候张口吃人,主要取决于它的胃口。
而以毛主席的观点来说,只能通过战争的手段才能制止战争的发生,这,也是《孙子兵法》里面提倡的“以战止战”的思想,委曲求全,只能鼓励起敌人更大的征服欲。
1965年9月23日和彭德怀谈话后,1965年10月10日,毛主席在颐年堂同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他问大家:“关于备战的问题,思想都通了吗?”
有人答:“都通了,比较统一了。”
毛主席不放心地说:“比较统一吗?我在去年8月6日起,天天讲战争,到了今天,战争还没有来,有人说我这是周幽王起烽火。要我说,这烽火得起呀,这周幽王我得做。我要不起烽火,战争来了怎么办?”
会议谈到“小三线建设”问题时,毛主席强调说:
“要备战,各省要把小三线建设好。不要怕敌人不来,不要怕兵变,不要怕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