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准备将他从纵队司令调后方,却没实现,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

吧唧吧唧聊 2024-12-03 13:15:04

1947年5月,刚经历三下江南作战后,敌我态势也逐渐发生改变,东总首长准备发起大规模攻势。在发起大作战之前,准备对1纵主将进行调整,让李天佑担任1纵司令,万毅调松江军区司令或齐齐哈尔步兵学校校长。

这样的调整,在万毅看来是突然的,也是敏感的。

事实上,万毅也知道上级调他离开1纵的原因。1纵除3师以外,1师、2师都是老部队,尤其是1师曾经是红3军团的老底子,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都非常能打,到东北战场上秀水河子战斗、三下江南作战都发挥非常出色。

一支军队能不能打,看指挥员的军事水平如何,我军将领打仗不拘一格,习惯性以弱打强,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部等,战术是根据战场形势而定。万毅是1944年才来到我军工作,对指挥大部队作战经验不多,过去指挥2个团,让他指挥4个团都觉得压力大。

抵达东北后,部队扩编,经历一些战斗历练,也开始指挥更大规模部队打仗。有时候在指挥上还是显得不应手,该打歼灭战打成击溃战。虽然说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但镰刀湾战斗,完全可以歼灭敌人,结果出现纰漏。

1纵1师长期受到总部直接领导,加上梁兴初就是一员战将,部队战斗作风硬朗。总部对1纵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或许万毅不清楚上级的用意,城市攻坚战是绕不开的,这都是硬仗、恶仗,指挥员一定要有经验,有魄力。

从经验来说,万毅没有参加过大规模城市攻坚作战,部队就更需要一位善战的指挥员。

当时的李天佑担任松江军区司令,他到东北后一直在后方剿匪,上级调他去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打仗硬,擅长攻坚作战。土地革命时期就被称为“攻坚小老虎”,因此也负伤很多次,都是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的。抗战初期平型关战斗,争夺老爷庙是这次战斗的关键,拿下这个制高点,就可以居高临下,把敌人消灭。

此后,因为在战争伤病导致他身体不适,而去苏联疗养,又经历滞留在乌兰巴托。1944年回到延安。抗战胜利后,本来奔赴山东军区,后跟随去东北。

第二点,1师是红3军团部队,到陕北后改编为红1军团4师,他担任师长,是这支部队的老首长,能打仗威望高。

第三点,东总首长对能打仗的指挥员更为赏识,把能打仗的将领安排到重要位置,目的也是为了更好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万毅当时心头只有一个念头,留在前线,职务可以变动,但必须留在前线。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要为解放家乡做贡献。

他不仅是纵队司令,还是中央候补委员,在当时纵队首长中,也只有他一个人是。那时候能当选候补委员就非常不了的,粟裕、陈赓、黄克诚、谭政等后来大将也才是候补委员。

也因为他的执拗,才让他留在一线,改为政委。如果是其他干部,或许早就服从命令,或许也就没有后来担任5纵司令、特种兵纵队司令经历了。

他被改为后方,又改为政委,身边的人也都知道,他是跟着李天佑学习打仗的,并不做政委工作。接下来两人一起指挥三战四平、秋季攻势、四战四平。四平收复后,他调去5纵当司令了。

0 阅读:0
吧唧吧唧聊

吧唧吧唧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