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中,韩国于 2021 年被联合国认定为发达国家,去年其人均 GDP 更是基本追平日本,看似风光无限,踏上了好日子的康庄大道。然而,韩国作为发达国家的成色却饱受争议,其中一个极为突出的软肋,便是那令人咋舌的生活成本,而吃饭问题更是如同一颗尖锐的刺,深深刺痛着韩国民众的心,甚至连中产阶层都直呼难以承受。
01你能想象吗?去年曝出的中韩大米走私案,让世界震惊地发现,两国米价竟相差 3 倍之多。在韩国购物网站上,每公斤大米价格约 3200 韩元,折合人民币接近 17 元,本土小麦面粉更是高达每公斤 7000 韩元以上。
如此高昂的价格,让韩国民众只能在餐桌上小心翼翼,省吃俭用成为无奈之举。从粮食走私到大学食堂被调侃 “吃草料”,再到军队军营饭如同泔水,韩国人日常饮食的贫乏与昂贵,引发了民众的怨声载道。
反观隔壁的山东辽宁,主粮价格仅为韩国的 3 至 8 分之一,烧烤更是能让人大快朵颐。在此,真心建议韩国友人不妨在周末来威海沈阳,好好改善一下生活。
韩国的吃饭问题着实诡异。一方面,韩国在各行各业深度依赖全球贸易,可唯独在农业领域却大搞闭关锁国。
其大米价格是中国、泰国、越南等国的三四倍,却坚决不进口,硬是让本国百姓吃着全亚洲最贵的饭。按常理说,粮食价格高昂,种田积极性理应高涨,可韩国的三农问题却严峻到超乎想象。农民四处抗议,农村衰败凋零,粮食自给率持续下降。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要探寻真相,得先看看韩国的种田基础。
韩国总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人口 5200 万,平原山地比例约为二八开。与国内省级行政区相比,它与浙江最为相似,但其平地面积甚至比浙江还少。
浙江杭嘉湖、宁绍、金衢等平原加起来有 2 万多平方公里,而韩国仅有 1.8 万,人均耕地不到半亩,仅为中国的 1/3,少得可怜。
并且,韩国的平原如同浙江一样,已高度城市化。浙江的粮食自给率在我国处于最低一档,为 24%,韩国更是低至不到 20%,其中大豆自给率仅 7.5%,小麦和玉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唯有大米能基本自给自足,所谓的 20%,实际上主要就是大米的贡献。
由于韩国所处纬度相对靠北,大米只能一年一熟。尽管农民已拼尽全力,可总体上韩国人对进口粮食的依赖程度依旧很高。
那吃饭贵是因为进口太贵吗?恰恰相反,是进口粮食太便宜了。韩国面粉价格每公斤 4000 至上万韩元不等,最便宜的也相当于 20 元人民币,而进口面粉 1000 韩元才 5 块 2,并且这 20 元还是政府补贴后的结果。
近年来,韩国政府对农民种小麦每公顷补贴 50 万韩元,加价收购再低价卖出。经过多年补贴,韩国小麦自给率曾飙升至最高 2%,但补贴力度一旦减弱,便又跌回原点,价格依然是进口的 4 倍,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小麦如此不给力,大米情况也不乐观。
韩国大米批发价每公斤接近 2500 韩元,约 13 元人民币,是东南亚大米价格的 3 倍,前几年甚至是泰国大米的 7 倍。到了 2023 年,韩国零售米价更是冲上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日本。此外,韩国的牛肉、土豆、香蕉、苹果、橙子等价格也常常位居世界前列。
显而易见,韩国的小农经济即便高度现代化,在外国廉价农产品面前也毫无价格优势可言。
一旦放开进口,粮价必然暴跌,虽能解决吃饭贵的问题,但本国农业将遭受灭顶之灾。所以,韩国为了维持本土农业产量,不得不竖起贸易壁垒。对内进行高额补贴,对外设置重重关卡,对已经失守的农产品类别,实行许可制并征收高关税,税率甚至能高达 100% 以上;对于尚未失守的大米基本盘,无论外国货多么便宜,都坚决拒之门外。
总之,正因为国产太贵,进口太便宜,为了守住本国农业,索性将所有农产品价格都拉高到国产的水平。
02当然,这一切都需要韩国民众默默承受。为了让民众心甘情愿买单,韩国大力宣扬 “身土不二” 理念,意思是土生土长的韩国人就应当吃本地米、本土牛,用本国手机开本国车,试图以此强化民众对本土产品的忠诚度。
韩国对粮食自给率如此执着,不惜一切代价坚守,源于其长久以来深深的危机感。自建国以来,韩国粮食就从未实现自给自足。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援助的粮食大量涌入,缓解了饥荒,却也打压了粮价,使韩国社会逐渐形成依赖进口的习惯。
在汉江奇迹的 70 年代,凭借贸易壁垒,粮食自给率勉强维持在 70%。但当时韩国人口仅 3000 多万,如今已增长到 5000 多万,而耕地面积却不会增加。
于是,到了八九十年代,为了加入 WTO 以及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需求,韩国开放了一部分粮食市场,结果却是灾难性的。
首先放开的小麦、大麦、玉米、大豆、肉类等市场,来自北美、澳洲、巴西、阿根廷的廉价农产品如潮水般涌入,不仅取代了韩国本就不多的本土产量,还摧毁了相关供应链。生产、采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全面崩溃,本土企业最后都沦为外国卖家的代理商。
韩国农民深感生活无以为继,纷纷以激烈手段反对市场开放,震惊世界的墨西哥坎昆抗议韩农反世贸骚乱以及持续数年的反韩美自贸协定运动便是例证。
可惜,这些反抗在市场经济的强大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无力,本土产品在外国货面前节节败退。若没有贸易保护主义,如今那 19.4% 的粮食自给率恐怕早已跌至个位数。但保护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看似稳定的数字背后,韩国农村已呈现出崩溃的趋势。
旧时代的朝鲜半岛曾是典型的东亚农业社会,地形破碎,小农户精耕细作,维持着一个个超稳态社会。但如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着农业的溃败,农民纷纷逃离农村。
据韩国统计厅调查,韩国农业人口仅 217 万,占总人口的 4%,而在 70 年代这一比例高达 50%。
03作为发达国家,靠少量职业化农民种田本属正常,可韩国这 200 多万农业人口中,一半都是 65 岁以上的老人。要知道,韩国已步入高度老龄化社会,农村的老龄化率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2.9 倍。近期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如今仍在种地的韩国人平均年龄已达 69 岁,谁也不知道他们还能在这片土地上坚守多久。
即便农村劳动力如此匮乏,面对巨大的城乡差距和黯淡的未来,年轻人依然义无反顾地奔向城市,毕竟政府也无法强行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
社会的运转终究离不开人,人口流失长达几十年,农村在各方面不但没有进步,反而不断倒退,只剩下一批孤独的留守老人。
这种情况被韩国学者形容为 “农村灭亡”,长此以往,极有可能引发 “农业死亡”。韩国政府也曾试图解决这一难题,从朴正熙时代的新乡村运动到近几年的一村一社运动,既补贴农业又扶持农村,但无一例外均以失败告终。
这些运动普遍缺乏连贯性,总统换届便人亡政息,而且投入力度远远不及中国的村村通、十个全覆盖以及大规模的转移支付。
中国也面临农村消亡的问题,但远没有韩国这般严重。有人认为有必要保留农村,即便它无法为年轻人提供出路,但至少可作为一条退路;也有人觉得农村作为退路不过是一种幻想,无非是将进城的压力推迟到下一代。
对于韩国而言,从上到下其实都已做出抉择,那就是牺牲农业以换取工业的崛起,使韩国成功跻身世界第 13 大经济体。可如今发达了,是否还要维持农业自给率?是否仍要用高昂的粮价来维系半死不活的农村?
在全球分工的大背景下,以韩国的国家体量,很难做到鱼与熊掌兼得。但农业关乎生死存亡,人可以不玩手机,却不能不吃饭。
韩国能确保未来不被粮食问题卡脖子吗?能保证海上贸易永远畅通无阻吗?更何况韩国是世界上除以色列外唯一处于战争状态的发达国家,粮食最低保障即便再贵也得咬牙买下。
情况便是如此,韩国这种全球罕见的纠结于吃饭问题的现象,细究起来似乎也有了几分无奈的合理性。
文本来源 @地球知识局 的视频内容
无昵称
南朝鲜 南朝鲜 南朝鲜 咋就教不会你呢
说谢谢 回复 12-20 14:39
而且没有主权的不能称为国,那是南朝鲜地区
hades
韩国人人表演型人格,不要看它们说了什么,要看做了什么。它们承诺的都挺好,一做事就暴露了小丑的本质! 韩国就是伪装成国家的精神病院!韩国人的恶毒是刻在骨子里的,因为韩国的大环境就是韩国人不恶毒就活不下去! 韩国人的特点就是一级压一级,每一级都通过霸凌下一级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别国家也有,但像韩国这么普遍的真的罕见!韩国人被美军和美国人霸凌忍气吞声,只敢以发达国家自居,希望从东南亚和中国身上找优越感,找到落后的地方就疯狂嘲笑,一旦看到先进的地方就各种诋毁,嫉妒的歇斯底里语无伦次,不是一个棒子是这样,而是大多数棒子都这样,可搞笑了…
JJV
我们也要注意了
张华
准备世纪战争,中国必须储备300亿吨铁矿、20亿吨铜矿以及各类稀有金属和粮食,军工厂下乡,分散大城市与城市群,稳定农村,提高农产品价格,让农民娶得起老婆。
三更一勾帘下斜
韩国可耕种土地面积2700万亩左右,200万户农民,户均13亩。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耕种比例应该不高,13亩地的收入(即使大米每斤9块钱,一季大米)一年也就1-2万,以韩国的生活成本水平,一般农民生活不会很好。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面对农村人口占比很高,人均收入低(农业产出低,人口基数大,人均收入小)的问题。关键在于①人口城镇化,依靠人口密集,社会分工更精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分流农村富裕人口。(或者时间解决问题,过个三四十年,老一辈干不动或者走了)。②把耕地粗分两类,基本农田种粮食,经济农田种经济作物。基本农田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农民以田入股”或者“统一出租”,因为种粮食基本上是公益性生产(谷贱伤农,米贵伤民),可以考虑组建国营粮食农场。)
用户15xxx41
农村——国家、民族生存的基础!
用户88xxx67
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精耕细作的天价农作物,还不是为了要农政集团的选票!
清风
小国寡民
悠然
地少人多的无奈之举,我国也必须保护耕地保护自家的粮食生产安全。
夜雨秋灯
那张饭菜照片,足以馋死一大半南朝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