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6首饮酒诗词,仙逸中又饱含哲理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5-01-02 18:21:02

01

缑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熙宁七年,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苏轼与友人陈令举共乘一叶扁舟,游弋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享受着难得的欢聚时光。

然而,相聚总是短暂,离别在即,词人心中涌动着不舍之情,遂挥毫泼墨,写下这首题为《七夕》的送别佳作。

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将陈令举比作缑山之上的仙子王子乔,其性情高远,超凡脱俗,不似那眷恋红尘的牛郎织女。

在皎洁的月光下,他悠然吹响凤箫,轻轻一挥手,便告别尘世,踏上成仙之路。这一描绘,不仅展现了陈令举的风度翩翩,更暗示了他对世俗情感的淡泊与超脱。

转入下片,词人的笔触愈发奇幻。他想象着陈令举乘坐的船只,仿佛穿越了银河,一路伴随着天风海雨的洗礼。

这种超凡脱俗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更透露出他自身不凡的气魄与胸襟。

盈盈一水间,相聚终有期,离别亦有时,于是他以“相逢一醉是前缘”来表达对这段友谊的弥足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未知旅程的淡淡忧虑。

这首词,以七夕为背景,却并未落入俗套,去描绘牛郎织女的柔情凄景。相反,苏轼借用了晋人遇仙的典故,将送别之情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全词不仅在用事上紧扣七夕,更在格调上超越了传统的缠绵悱恻,展现出一种飘逸超旷之美。

读来只觉清晰明快,韵味悠长,宛如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离别的愁绪,让人心旷神怡。

苏轼以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一次普通的送别,演绎成了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他的词,不仅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更是对人生、对宇宙的一种深刻感悟。

在这首《七夕》中,我们看到了东坡超越世俗的情怀,也感受到了他笔下那天风海雨般的豪迈与不羁。

02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

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被外放冷遇的地位。

苏轼于公元1076年在密州任上,中秋之夜,夜月色皎洁,苏轼与友人欢饮至天明,醉意朦胧间,他挥毫泼墨,将心中对胞弟苏辙的深切思念融入字里行间。

他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这一问,不仅是对月亮起源的好奇,更是对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有着无尽感慨。

随后,“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遐想,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越现实的梦幻世界,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纠结,则巧妙地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超脱与现实的矛盾挣扎。

苏轼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将思绪拉回人间,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下片,他转而怀人,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细腻描绘了月光下的人间景象,引发了对亲人团聚的渴望与无奈。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质问,虽是对月亮的埋怨,实则是对人生离合无常的深刻感慨。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哲理阐述,则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接受。

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无数离人的心田。

这不仅是苏轼对胞弟的深情寄托,更是对所有饱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祈愿。

全词以旷达情怀收束,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从艺术角度来看,《水调歌头》构思奇拔,意境壮美,既有理趣,又有情趣,语言行云流水,情感真挚动人。

它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对美好愿望的执着追求。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秋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流传千古,历久弥新。

03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满庭芳·蜗角虚名》

微小的虚名薄利,有什么值得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有因缘,得者未必强,失者未必弱。

赶紧趁着闲散之身未老之时,抛开束缚,放纵自我,逍遥自在。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时光,我也愿大醉它三万六千场。

沉思算来,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又有什么必要一天到晚说长说短呢?

不如面对这清风皓月,以苍苔为褥席,以高云为帷帐,宁静地生活。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钟美酒,一曲优雅的《满庭芳》。

这首词,虽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精确考证,但从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与哲思,不难推测它应诞生于苏轼贬谪黄州之后的岁月,或许是在宋神宗元丰年间,一个风雨交加的午后,苏轼的心境与周遭环境悄然共鸣,遂有了这传世佳作。

《满庭芳》一词,以议论为骨,抒情为肉,巧妙地将两者融为一体,构建了一幅复杂而深邃的心灵画卷。

上阙,苏轼以讽刺与愤慨的笔触,对世人追逐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认为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得人们为之疲于奔命。

他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指出名利得失自有定数,强求不得,展现了其对于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与淡然态度。

苏轼借此抒发自己因政治风波而历经坎坷的无奈与愤懑,却也透露出一种“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的洒脱与不羁。

转入下阙,苏轼的笔触转而细腻,他开始自我反思,感叹人生短暂,忧愁风雨占据了太多时光,于是有了“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的豁达感悟。

在这一部分,苏轼通过对比外界的喧嚣与自己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清风皓月、苍苔云幕为伴,寻得了一方心灵的净土。

他笔下的江南,不仅有千钟美酒,更有那一曲《满庭芳》的悠扬,将这份超脱与自在演绎得淋漓尽致。

苏轼不仅展现了一个文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

他通过议论与抒情的交织,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巧妙融合,使得整首词既富有深度,又不失感染力。

苏轼的语言质朴而不失力度,率真而不失雅致,正如他本人,即便身处逆境,亦能保持一颗豁达乐观的心,以笔墨为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04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东武和余杭两地相望,远隔天涯云海茫茫。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定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

不用像世俗的样子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缘由。酒阑人散,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恍惚间见落泪如羊祜的却是你杨元素啊。

词的开篇,“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便勾勒出一幅辽阔而苍茫的画面,东武与余杭两地相隔,云海茫茫,仿佛天涯之远,让人不禁感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的深切。

苏轼以这两句起兴,既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又巧妙地设置了整首词的基调——那是一种超越时空的遥望与期盼。

紧接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陪公三万场”,苏轼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

他深知,背井离乡,亲朋难聚,这一切的奔波与劳累,或许只为一个功成名遂的指望。到那时,他愿与友人重逢,共饮美酒,细数过往,将缺失的岁月一一补回。

这种既包含不舍之情,又透露豁达豪迈之气的表达,让人感受到苏轼内心深处的坚韧与乐观。

而下片,“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苏轼则以劝酒的口吻,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

他深知,离别的悲伤难以言表,痛饮的背后,往往藏着更为复杂的情感。这种看似豪迈实则深藏凄然的劝酒之词,既是对友人的宽慰,也是对自己情感的释放。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凄清冷肃的送归图,灯火已残,河塘夜色,友人独行月下,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与凄凉油然而生。

而“堕泪羊公却姓杨”,则是以羊祜之典,比喻友人杨绘,表达出对友人深深的赞赏与不舍。

据史书记载,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时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府,杨绘接替其位,二人于西湖上饯别,唱和此词。

苏轼以其才华横溢,巧妙地将想象、写景、用典等手法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成为一篇即席惜别的佳作。

苏轼以深情的笔触,描绘出两地相望的苍茫与期盼,以豪迈的情怀,抒发对友人的赞赏与不舍。整首词真情勃郁,艺术手法高超,让人读来心生共鸣,回味无穷。

05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

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只有音乐可以减轻我的离愁别绪。

谢安既出山用世,本想功成名就后退隐东山。不料抱病还京,未遂初志。入西州城(在今江宁县西)时,深以为憾。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

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八月,“相从彭门百余日”的苏辙打算离开徐州,赴南都(今河南商丘)留守签判任,临行前作《水调歌头》词告别。苏轼“以其语过悲”,便写下了这首和作,对其弟加以宽慰。

词的上阕,苏轼以谢安为镜,描绘了他中年出仕的无奈与遗憾。

谢安,这位曾经隐居东海的智者,当踏上仕途时,鬓发已斑白,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中年离别亲友,那份难舍难分的情感,唯有通过音乐来抒发。

谢安心中一直怀揣着功成身退的美好愿景,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他最终抱病还京,未能如愿以偿地退隐东山,这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苏轼借此典故,意在提醒人们,要早作打算,莫让功名富贵困住了自己的雅志。

词的下阕,苏轼则转而述怀,设想与苏辙早日退隐山林,享受“退而相从之乐”。他想象着,在年华老去之时,能够辞官归隐,过上平民百姓的生活。

在归乡的千里长途中,他们可以随意逗留,尽情游乐,不必再受官场束缚。他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醉酒时,兄弟二人相互唱和,醉倒在地时,彼此搀扶。

这种种设想,情辞恳切,言由中发,充分展现了苏轼对辞官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苏轼在词中运用典故,灵活自如,既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坚定信念,又体现了对兄弟情感的深厚。

他反用刘备高楼卧睡的典故,并非真要趋同胸无大志的庸人,而是强调自己归隐素愿的坚定不移。这种用典的巧妙,使得整首词更加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苏轼对人生出处的深刻思考,更体现了他与苏辙之间深厚的兄弟之情。

早在早年,他们便有着“夜雨对床”的约定,而这首词正是对这一约定的重申。

尽管苏轼在诗词中不断表达归卧故山的雅志,但最终却未能实现。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与苏辙之间深厚的情感,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的暮春时节,彼时,苏轼正移守密州,心中那份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眼前春色交相辉映,共同孕育了这首传世佳作。

词的上半部分,苏轼以春日为背景,缓缓铺陈开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寥寥几字,便勾勒出一幅春风轻拂、柳丝轻舞的春日图景,春意虽已至暮,却仍不减其生机与活力。

随后,“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词人登临超然台,眼前是护城河内波光粼粼的春水,满城皆是绚烂绽放的春花,一片繁花似锦、春意盎然的景象。

而“烟雨暗千家”,则以一种朦胧的笔触,将这份春色笼罩在了一片迷蒙的细雨之中,更添几分诗意与朦胧。

词人的笔触并未停留于眼前的美景,而是借景抒情,将内心的情感缓缓倾泻而出。

下半部分,词人笔锋一转,由景入情,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一句,点明了时节,也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

寒食过后,本应是归乡扫墓之时,而词人却身在他乡,有家难回,这份思乡之情,便在酒醒之后化作了无尽的叹息。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词人试图以煮茶来排解这份思乡之苦,以新火烹新茶,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自我调适。

“诗酒趁年华”,更是词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的体现,他深知时光易逝,便要在有限的年华里,尽情享受诗酒之乐,忘却尘世的烦恼与束缚。

整首词,以春日景象为背景,以词人情感为线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0 阅读:22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