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怀疑《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是徐克导演的

牛柄很膳杬 2025-04-26 10:04:05

我是等到彻底免费后,才在网络上看了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下简称《侠者》),我庆幸自己没有花大价钱去挤着到影院看春节档。严重怀疑这部武侠片是大导演徐克的作品,这就是网络短剧的强硬堆积啊,6.75 亿票房和 5.2 分的豆瓣评分已经不低了!

一、叙事结构的混乱和粗暴

徐克早期的武侠电影《黄飞鸿》、《东方不败》主题鲜明、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后来,为了引领潮流,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平,他在《新龙门客栈》中大胆尝试了多条线索相互交织的手法,虽然线头多,但张弛有度,充满张力,观众认真琢磨流连忘返,快意恩仇回味无穷。《新龙门客栈》赢得满堂彩。

到了《侠者》,徐克又在叙事手法上谋求新颖,但弄巧成拙!影片开头的金蒙交战,主人公亮相,弄得观众稀里糊涂,半小时了都不知所云。这对不熟悉原著的小朋友十分不友好。虽然后来通过不断地倒叙和插叙交代清楚了背景,但叙事手法大变,将找黄蓉的过程、军营里的遭遇、阵前舌战蒙军完全短剧化,5分钟一个小主题,看着过瘾,但段落之间没有铺垫,生硬粘接,使观众顾此失彼,无法一气呵成,中途上厕所没问题,不愁回来看不懂了。

传统手法+新潮短剧,《侠者》变成了四不像。

二、人物改编生硬牵强

《黄飞鸿》里模仿“邦女郎”,添加了十三姨这个人物,英雄配佳人,赏心悦目;《东方不败》里将原著里的配角变成主角,并把性别都改了,金庸虽然不高兴,但观众爱看,老爷子也无可奈何。

到了《侠者》,徐克又开始在人物塑造上动刀了,但总体是失败的!郭靖的侠之大义仿佛是一夜之间顿悟的,没有成长蜕变的过程,只是一位单纯守护的情种;黄蓉的古灵精怪劲没了,虽然还算有谋有略,但都是信口雌黄的小儿科,主要精力都用在争风吃醋上了。男女主人公的一见钟情铺垫不够,后来两人的苦苦寻觅就显得莫名其妙、不可理喻。

难为胡军和梁家辉这些老戏骨了,全部被脸谱化,毫无生机。可怜的梁少芬,卧薪尝胆、以身取义的形象立不住,倒像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

不过,影片中的蒙军的几个主要角色塑造得不错,有血有肉,性格鲜明。怀疑有两拨人负责角色的策划和描绘。

三、平庸可笑的武打特技

《黄飞鸿》、和《东方不败》中因为有李连杰,肆意张扬的南拳硬桥硬马、拳拳到肉的逼真打斗场景,引人入胜,观众直呼过瘾;《新龙门客栈》加入了武打特技,但恰如其分、合情合理,观众欣然接受。

到了《侠者》,徐克将金庸笔下所有的传世武功都变成了特技。郭靖学艺、和欧阳锋的数次对决,竟然像科幻片一样,能量波不断,虽然眼花缭乱热热闹闹,但空洞无物。洪七公的打狗棒法变成了 “耍花枪”,欧阳锋的蛤蟆功更像马戏团的滑稽表演。

最倒霉的是,《侠者》和《哪吒》同档!两者特技相较,那就是小学生碰上了研究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没有了武侠片的基础特征,比不过美国科幻大片,比不过国内神话动画,市场不输才怪!

四、主演选择失败

我不否认流量小生肖战的表演水平,但肖战的举手投足和眉宇之间透着浓浓文艺青年的味道!肖战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徐克生生把他拽入江湖,迎合流量之心昭然若揭。徐克只能让肖战增重,在形体上接近一代大侠,但肖战骨子里的气质是无法改变的,悲愤至极、大义凛然的情绪只能靠皱眉和瞪眼来演绎。片尾的上价值苍白无力。

不否认肖战的努力,但他的确不是江湖中人!纯属赶鸭子上架。

或许横店群演的胃口过高,钱少就开始对付了,《侠者》里南宋百姓的群演稀里糊涂,杂乱无章。另外,影片BUG不少,开头的金蒙大战,尸横遍野,但镜头视角一换,大路上干干净净......这些细节上的疏忽在徐克以前的电影里是根本不会出现的,他对入画的一草一木都十分严苛!

徐克老了,75岁了。以前是引领市场,现在是迎合市场,但费力不讨好。以后如果还要出品,那就学学同龄人张艺谋吧。

张艺谋也有类似的失败,比如《三枪》。但他调头得特别快,现在拍出来的片子,聚焦小时空、小场面,抠细节、重悬念,也用流量明星,但注重明星和角色的贴合度......

但愿《侠者》只是徐克的一时糊涂,千万别再二、再三了!

,分享有价值的感悟

0 阅读:8
牛柄很膳杬

牛柄很膳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