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与中国网19日接连披露两条重磅消息: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正式就弹劾案向最高法院申诉,中国南部战区同日公布驱离菲军机细节。两起事件交织出南海风浪与菲国内政坛震荡的双重图景。
弹劾案正成为撕裂菲律宾政坛的导火索。2月5日众议院将弹劾文件移交参议院时,距离中期选举仅剩三个月。根据宪法规定,要罢免副总统需要参议院24席中三分之二的支持,这意味着至少需要16张赞成票。当前参议院格局显示,支持与反对莎拉的势力几乎平分秋色,6月复会后新当选的12名参议员将直接改变力量对比。
中期选举的硝烟已提前点燃。2月11日竞选活动启动当天,菲律宾国家警察局紧急向高风险地区增派安保力量。这场选举不仅涉及参众两院半数席位更迭,更被视作2028年总统大选的前哨战。路透社披露的民调显示,莎拉在潜在总统候选人中支持率持续领跑,而现任总统马科斯正试图通过中期选举巩固权力基础——参议院12个改选席位中,其阵营已推出多名重量级候选人。
菲律宾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资料图)
权力博弈的刀光剑影投射在南海争端上。就在菲国内政治角力白热化之际,2月18日菲方军机非法闯入黄岩岛领空。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大校披露,解放军海空力量全程实施跟踪监视与警告驱离。这已是今年以来中菲在南海的第三次公开对峙,每次事件时间节点都与菲国内重大政治议程高度重合。
参议院弹劾法庭的构成将成为关键变量。当前参议院中,明确支持弹劾的议员约9人,反对者8人,另有7人态度未明。若马科斯阵营能在中期选举中拿下超过4个摇摆席位,即可凑足弹劾所需的16票门槛。这种算计在竞选宣言中已露端倪——多位马科斯派候选人公开指责莎拉"滥用抗疫资金",而莎拉支持者则反击这是"政治迫害"。
南海问题的军事化操作引发连锁反应。菲律宾军方近期突然加速海岸监视系统升级,计划在5月选举前完成6个新建雷达站部署。值得关注的是,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2月初刚结束访美行程,美方承诺的3亿美元军事援助恰好覆盖雷达系统采购费用。这种时间与资金流向的巧合,让地区安全形势更显复杂。
菲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资料图)
杜特尔特家族的反击悄然展开。莎拉在2月7日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不会主动退场",其法律团队正从程序漏洞着手——质疑众议院未按规定举行公开听证。与此同时,前总统杜特尔特近期频繁现身达沃市群众集会,这个家族传统票仓正酝酿着反马科斯声浪。政治观察家注意到,莎拉支持者已在社交媒体发起#反对政治复仇#话题,24小时内获得超50万次互动。
中方的战略定力面临新考验。南部战区此次选择在菲方挑衅次日即公布处置细节,较以往反应更为迅捷。军事专家指出,C-208侦察机的活动轨迹显示其试图抵近黄岩岛潟湖入口,这种具有明显战术意图的动作已触碰红线。中国海警最新部署显示,万吨级巡逻船3306舰已常态化驻守黄岩岛海域,舰载直升机起降频率较上月增加40%。
中国黄岩岛(资料图)
选举暴力阴影加重局势不确定性。菲律宾警方数据显示,竞选启动首周已发生7起与选举相关的暴力事件,造成3名地方候选人受伤。这种紧张氛围与2019年中期选举形成鲜明对比——当年同期仅记录到2起轻微冲突。安全专家警告,政治暴力可能向南海议题外溢,特别是涉及资源开发的争议海域。
权力游戏的终局尚难预料。莎拉法律团队提出的最高法院申诉,本质是在争取时间窗口——若能在6月参议院复会前获得司法支持,弹劾程序或将陷入僵局。而马科斯阵营则押注中期选举,试图通过掌控参议院实现"双杀":既清除最大政敌,又为2028年布局。南海争端在这场政治风暴中,正从地缘博弈筹码演变为国内斗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