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娘,西河人士,本姓姓陈,名彤。十八岁时嫁入东河村,夫家兄弟四人。因丈夫排行老二,夫家姓王,所以被村里孩子戏称王二娘。
早期的时候王二娘的公公是棉纺厂的厂长,工资很高。在自己村里有几个宅基地,除了结了婚盖了房子的,还剩下一两处宅基地,加上没结婚没盖房子,反正总数正好一人分一个,或许还余一个什么的。
后来分家的时候是用的最简单的办法——抓阄。谁抓到什么就是什么,王二娘相中了婆婆住的地方,因为当时院子里种着很多的杨树,这在当时也是一笔不少的财富,但是也不知道为啥不在别的空宅子上种上树。
王二娘看上了就得要,可是她抓阄没有抓到,就大闹。说这次抓的不算数重新抓。再一次抓阄还是一样的,是一个宅基地。再一次要求抓阄,最后一直抓阄,直到自己抓到了婆婆住的地方才算死心。可怜了那些杨树,最后的结局就是没钱了就捡着粗的杨树卖,没两年树卖完了。
王二娘的大儿子从小算是放养,家里基本上是没人管,都是婆婆在管,算是婆婆一手带大的。所以他长大工作后每次回家都是先去自己的奶奶家,给自己奶奶一百块钱,(可别嫌一百少,这一百上面是四位伟人的那种。)或者买点奶奶喜欢吃的喝的。什么好事都是先想着自己的奶奶。
至于这个婆婆有多好,从另一件事情能看出来,因为村里有这么一个孩子,在孩子出生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一个大男人不懂得喂养孩子,只能四处去有孩子的人家讨奶喝。问人家能不能帮忙喂喂,婆婆也是心善,也是接受了这个孩子,一直奶到半年之后,能吃辅食了之后就断了奶。所以这个孩子也算是婆婆给奶大的。
这个孩子后来长大工作了,逢年过节的都会回来看看,感谢婆婆当年的哺育之恩。还会给婆婆带不少的肉。那个时候吃上肉还是不像现在一样想吃了就去买,那个时候都穷,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买很多肉,包肉馅饺子,炸肉丸子,炸藕合,炸带鱼,宰鸡上供等。一般的时候也买肉,不过买的很少。
有一年自己的孙子们凑钱给自己的奶奶买了不少的肉,那个每年都来的孩子也送来了不少的肉,但是这些肉最终还是被人偷了,小偷一直没找到,后来在不经意中才从别人口中得知是王二娘偷的,但是这是没证据,也只能算是买教训了。
后来王二娘这个大儿子结婚了,结婚对象是孩子姑妈给介绍的,是姑妈夫家一个院里的闺女,一般来说结婚得有房子,早些年婆婆住的地方是四间房,西边的柴房早些年的时候下雨塌了,所以一直没有修,王二娘算是节省到家了,将那个柴房重新砌了起来,将柴房跟婆婆的西屋打通连在了一起,柴房变成了小客厅,西屋还是西屋,为了霸占这座房子,上演起了大武行,准备将婆婆轰走。
但是婆婆没答应,所以她又开始了撒泼打诨、连卷带骂,就差上手了。严重的时候摔碗摔盆,掀了锅盖砸了锅。弄的鸡飞狗跳,婆婆差点气晕过去。就这样骂了好几天,最后婆婆扛不住了,都打算要走了。王二娘在外边上班的大儿子一直没回家,也不知道他娘为他翻了天。大儿子回来之后看着新盖的西房,也没说什么,晚上就做饭给奶奶吃,也不理王二娘,奶奶,你哪也别去,你就安心的住在这,我们就住我原来的西屋就行,以后我们养你。
过年的时候,婆婆就说过年得祭拜祖先,我年纪大了,要是我跪下给祖先磕头也不一定能再爬起来,所以今年那就你们准备东西吧!说句题外话就是我们那只要老人有健在的,供祖先的祖先谱就不能分着供,所以婆婆健在,祖先谱不能每家都分着供,只能挂在婆婆住的房子中间那屋——正间屋。
由于大房男人走的早,所以供养这事情只能从二房开始,也就是王二娘家,但是老二家不愿主持这件事情,因为不落好,还受累,最后跟婆婆吵了起来,还骂了我婆婆两三天,
后来王二娘骂婆婆这个事情让自己的大儿子知道了,加上上次结婚婚房的事骂自己的奶奶,气的他回家就奔向了后院,进屋就将家里的东西能推倒的推到了,能摔的也摔了,锅也砸了,直接说道:反正你怎样对待老人的,我一样一样的还给你。不是说你不是打算不过了吗!那我就直接全给你砸了。临走就放话了:“你怎样对待我奶奶,等你老了,我就怎样对待你。”
王二娘骂他是白眼狼,
儿子怼她说:“你把我生下来,一天没养过,是奶奶把我养大的。”
再后来王二娘的儿子跟媳妇就住在了婆婆的西屋里,一住就是好几年,后来有了小侄女,婆婆帮着带孩子,直到后来在县城买了楼,才搬离这个小屋。
这些事情就是王二娘跟自己大儿子之间的恩怨,但是我觉得还应该有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才是压倒他母子之间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件事情怎么讲呢!
村里有两个光棍汉,老了老了没人养老,但是王二娘的儿子有时候回去看见两个老人没人管,心里难受,有时候两个老人大冬天的都没个像样的棉被。冻的哆哆嗦嗦,所以他就有时候救济救济。
当然是孩子心善,知道的人很少。这两个光棍汉跟孩子什么关系呢!怎么说呢!孩子的爷爷跟这两个光棍汉是同一个爷爷,孩子的爷爷跟光棍汉算是堂兄弟,孩子该叫啥,我还没弄明白,但也应该叫爷爷吧!
这两个老人去世的时候,没有后人,跟这去世的老人关系近的也不少,但是王二娘却把这个关系给争个来了,最后王二娘去了这两个老人家,守着去世的人翻箱倒柜,倒是一点也没害怕,她还以为两个一辈子因为穷没娶上媳妇的亲兄弟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最后失算了。什么也没有找到。
最后也把自己亲儿子给折腾进去了。最后非得让自己亲儿子给这两个老人披麻戴孝抗幡。这无形之中就将亲儿子给过继了,这让儿子心里难以接受。
但是为了两个老人,最后还是照做了。也许就是从那开始,孩子跟这个家渐渐疏远了,尤其是在自己奶奶去世了之后,他内心的最后一点念想就直接碎了。以往他回家还能看见自己的奶奶坐在小院里晒太阳,可是现在呢!什么都没有了,就想我曾经写过的一首诗歌里说的话:“没有你驻足的地方,我心安何处?”。
至于现在王二娘的现状,只能说是众叛亲离,现在妯娌之间不是很待见她,自己的孩子只是拿钱给她们养老,至于儿孙绕膝直接识别指望了,虽然有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但是人情方面做的还是错了,错的终究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