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话一听就立刻让人恼火。
比如说,你正在做一件事情,你已经想好了,先做A然后B,然后旁边有个人指挥上了,AAA你先做A。
你自然就会烦躁心想,我自己不会做吗,用你教我做事?
心里有火气出来,不是因为你天生暴躁不耐烦,而是对方太横加干涉,习惯性的指指点点,对方没有边界。
但你会受到他的干扰,加上事情很小,虽然情绪会出现也不在意,并且会下意识的以为是自己不耐烦。如果这种场景很多,你会直至习惯这样人的存在。
习惯不代表你没情绪,而是被埋藏到更深的层次,类似的场景再一次出发,会在无意识情形下,发泄到对你更好更包容的家人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在回家一丁点的小事就会勃然大怒,在发泄完后又会奇怪自己,这么点小事至于么。
想要不被别人干扰,就要明白每一次让你在意,恼火的话背后是什么,才能不被激出火气。
同一件事顺序不一样,给你的感受就会不一样。
毕竟一个是你主动的要去做,另一个是别人要求你去做的,自然会让产生一些令你不舒服的情绪出现。
而这些话和事情,之所以能够激起你的情绪,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屏蔽。
你还是很在意别人的话,你无法做到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程度。
所以,你的情绪会随着你在意的程度而起伏。
就像同一句话,有的人说出来,你完全没有被冒犯的不适,有的人说出来,就会突然被扎了一样炸起来。
所以关键就在于,你的内心究竟在意的是什么。
真正的想要解决问题,就一定要去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
去留意为什么这句话,一听就觉得恼火?
就比如,之前我跟办公室里的同事感觉就有壁,然后他们聊的话题,我也插不进去。
看到他们聊的热火朝天,很热闹,又想要能去参与进这样的氛围。
为此,我尝试过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去附和去认同,去主动地参与进他们的话题。
我的体验不是很好,我开口就会陷入沉默,我就会想是不是我说的不对,每次都很谨慎,没有回应就会有一点内耗。
后来我就烦了,不再想着融入,有事说事,爱咋咋地。
于是我就慢慢的减少了说话的频次,保持我自己的节奏,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
从想要参与进去,觉得不参与就很尴尬的处境,慢慢的变成了我开始享受我自己的安静,
神奇的一幕就发生了,当你不再想着融入,你就融入进去了。
感觉有璧,是把他们看的太重,当不在意之后,你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
勇敢的人先享受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如果在意,不如尝试一下,在事上修自己,找到自己的节奏,才能从容。
很多的东西一定会有一个改变的过程,可以先动起来,探索让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
你探索多了,有尝试有改变有复盘,自然而然就能做到自动屏蔽一些人事物,因为你真正的觉得不重要。
当你变得不在意之后,自然就无法影响到你。
自动屏蔽是保有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最好的方式。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面对自己在意的事情,你越是争取,你越是会被影响。
因为它会严重影响到你,别人说你一句,你越是反驳,你就会从a事情变成b事情,你会消耗变得更多,而且a事情也没有被解决,还会加重心理的负累。
你看一个人不顺眼,就越想赢过他,但是你把心力用来他的身上,你就很难做真正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不如自动屏蔽,对于不中听的话不理,对于讨厌的人无视,对负面的情绪不去回应。
就像你身上长了一个痒疙瘩,如果你能忍住几秒不去挠它,这个疙瘩就不会再痒了。
如果你按耐不住,一痒你就去挠,只会越挠越痒,越痒越想挠,最终的结果就是皮开肉绽。
当然自动屏蔽不是放弃,而是你对外界反应的优化。
外界会给你很多的反馈,有正向的有负面的,且负面的反馈对一个人的影响比正向的要强烈的多。
别人的一句鼓励或者赞美你可能会高兴那么一会儿,要是一句批评一句骂声,你会耿在心上,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后还会突然想起,一阵儿心塞。
仔细想想,那些话重要吗,说的是真实吗,有必要理会吗?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说出口的话一定是符合自己的利益才说的。
不是你不好,而是他需要说这些话,有些东西看似是对你说,只不过刚好是你。
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对自己更为有利的事情上,没钱搞钱,有钱养生。
别让无谓的人和事,挤占你的心力。
自从我开始更文之后,基本上不闲聊了,也不去生气,因为我发现时间不够用,太不够用了。
闲聊和生气太浪费时间了,同样的时间我可以写东西,可以看书。
当在你心里占的比重不一样的时候,自然而然会进行优化。自我主动选择最有利的那一个。
究其根本,所有能影响你的,都是你在意的,想要让自己做到不在意,那就看这件事根本值不值得你在意。
当你能够觉知,自然就能保持平和,内核稳定,就不会被很多的不必要的人和事所干扰。